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洪伟 《科教文汇》2011,(35):15-15,29
班主任的有效家访可以与学生和家长架起感情联系与心灵沟通的桥梁,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达成共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健康成长。本文结合中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实际,阐述家访的定位及有效家访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教师经常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而且曾形成制度,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不必讳言,现在有的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片面认为只有将课堂教学搞好了,别的都无关紧要,忽视了家访这项基础性工作,甚至将家访这种好传统丢得差不多了,从而形成了学校和家庭之间沟通的脱节,致使一些学生因缺少严格的监督管理,学习成绩逐渐下降,打架斗殴,到饭店吃喝,玩游戏机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少数学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家访感悟     
当我走进一个个家庭时,看的出孩子对老师家访的欣喜和紧张。我能想象孩子事后肯定挂着笑脸与同学讨论"吴老师来我家……"孩子的天性如此。在家访中,一件件意料之外的事情让我感悟颇多。  相似文献   

4.
徐红辉 《知识窗》2012,(4X):19-20
<正>家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延伸,也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但是,家访工作长期处于目的简单、形式单一、效果差的困境中,已至于如今教师家访少了,家长"校访"倒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家访是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家访让辅导员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加强沟通,拉近距离,使辅导员和家长在学生成长教育中达成共识,大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杨万里 《知识窗》2011,(2X):19-19
<正>家访曾经是许多老师必不可缺的一项工作,但是现在去家访的老师却越来越少了。究其原因,有的老师认为家访太麻烦了;有的老师认为与家长电话联系或发电子邮件,完全可以代替家访;还有的家长亲自来学校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高效辅导员家访工作的实践过程,对家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今后家访工作应采取实地走访与网络家访相结合的形式,并采用信息化平台与学生家庭建立长效联系机制。  相似文献   

8.
小学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的入门教学。面对各种个性,各类基础的学生,教师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中去,使每一个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相似文献   

9.
高校资助工作主要是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而很多具体细致的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需要家长、学校来共同完成,在现有的贫困生认定工作基础上,不断探索家访机制,充分发挥家访在高校贫困生认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家访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重要纽带,是增进家校关系、师生关系的重要桥梁,是提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家访的成败,关系到教育对象能否健康地成长,关系到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1.
花玉金 《科教文汇》2012,(11):49-51
对于学校来说,家访是十分必要的。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教师多采用(也喜欢采用)"现代化方式家访"的形式。但对于农村学校而言,信息时代的便捷式沟通——"现代化式家访"虽便捷,但从内容和效果来看在农村环境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传统形式的"登门家访"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实效性。所以,农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家访时要以亲访为主,辅以现代化手段。  相似文献   

12.
齐昆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92+296-192,29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校中"学习问题生"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学习问题生"转化工作是学生工作者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论述了家访在"学习问题生"转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试从高校为何要进行家访、如何开展家访工作以及目前高校家访工作存在的困难与建议几个方面探讨高校家访工作。  相似文献   

13.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问题是困扰教师和家长的一大难题,教师和家长把责任都推给了学生,其实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五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旨在呼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联手,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以真诚的感情去爱学生,精心塑造学生的心灵,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有人格、有个性、有希望的人去关心呵护,充满真情地去关心、理解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核心理念.教师应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并努力创造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  相似文献   

16.
胡鸿倩 《科教文汇》2012,(2):168-169
教师在上课时,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得"优"的机会。一旦发现学生能够正确表达乐曲的意思,教师立刻送给学生一个激励性的动作或肯定性的语言。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7.
张海云 《知识窗》2014,(24):78-78
每一个家长和教师都会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有的教师觉得学生不喜欢课外阅读,只知道玩;有的教师觉得学生总是爱看某一类的课外书籍,不喜欢阅读与课堂知识有关的课外读物;有的家长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都很喜欢课外阅读,而自己的孩子却不喜欢。于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成了许多家长和教师的难题。笔者结合教学经历,从“近看”“旁听”与“细思”三个方面,摭谈了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18.
辛会芳  李浩 《科教文汇》2009,(27):52-52,55
高校家访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本文分析了高校家访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出了目前高校家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对高校家访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校家访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本文分析了高校家访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出了目前高校家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对高校家访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红梅 《科教文汇》2014,(32):207-208
教育对象中有一个特殊的对象群体---单亲家庭的儿童。作为教师应该给与这些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帮助他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健康地成长。然而每一个孩子是否能健康的成长,与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给孩子带来无限的力量,能够让孩子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给外界的感觉是比较自卑,做任何事情都缺乏勇气、缺乏自信,在与人的交往中表现为不合群、孤僻、甚至抵制外界的事物,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