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以紫薯为主要原料,研究澄清型紫薯汁的加工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及验证实验,确定澄清型紫薯汁生产的工艺为:紫薯干片制备工艺参数为薯片厚度3mm,干制温度80℃,干制时间7h;澄清型紫薯汁生产配方为白砂糖4%,葡萄糖3%,海藻糖3%,柠檬酸0.1%,羧甲基纤维素钠0.1/%,食盐0.05%,山梨酸钾0.03%,红薯香精0.01%,紫薯干片5%。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大米为原料,采用打浆、糖化、液化、发酵等工艺制备大米发酵饮料。以L-乳酸含量及感官评分为指标,研究发酵剂接种量、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大米发酵饮料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为:发酵剂接种量4%、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4%、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7h。  相似文献   

3.
“饮料生产技术”是食品生物工艺专业(食品加工工艺方向)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门化方向课程,本文以其中的“水的软化”为例,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课程设计,把教学内容分解设计成职业活动中的任务,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鲜芒果制备果肉饮料的工艺路线,通过实验得出了最佳的工艺配方是:芒果浆20%,黄原胶0.1%-0.15%,白砂糖10%;加工条件是:护色热烫85℃,1-2min,刹菌70℃,1hr。并对该饮料的外观和粘度等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复方川芎止痛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小鼠扭体实验的镇痛百分率为指标,比较了复方川芎止痛胶囊煎煮、渗漉与回流工艺。并采用正交设计L9(34)优选分析回流提取工艺中的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乙醇量与乙醇浓度等参数。结果:复方川芎止痛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是乙醇浓度80%,用量8倍,回流2次,每次1h。  相似文献   

6.
研究Fe/C微电解、Fenton氧化反应、微电解-Fenton工艺对油田压裂废水预处理效果,通过对COD_(cr)去除率进行优选,确定了微电解-Fenton最佳工艺条件为在p_2H_2=3,Fe/C为1:1,H_2O_2投加量为5 ml/L,Fe~(2+)投加量1000 mg/L,反应时间为150min,COD_(cr)去除率可达58.9%,色度去除率达到93.3%。  相似文献   

7.
郭小霞 《科技风》2012,(10):45-46
本实验以干酪副产物——乳清为原材料,加入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三种菌进行发酵,添加调味料后调制成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发酵饮料.对原料进行处理后,以 DPPH·清除率为指标,对干酪乳杆菌浓度、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乳清浓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再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抗氧化活性最高的发酵乳清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得到最佳发酵条件:干酪乳杆菌浓度为4%,发酵时间为8h,乳清底物浓度为10%,发酵温度为41℃.获得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发酵乳清饮料,其口感、色泽和组织状态好,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甘草等5种常见干药材软化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采用15%氢氟酸、5%甘油溶液、15%甘油溶液和20%甘油溶液,分别软化12h、24h,后进行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和染色,最后用树胶封片,与市面上销售的永久石蜡切片进行比对。结果:黄芪根用冰乙酸-乙醇溶液软化24h;甘草根用15%甘油溶液或20%甘油溶液软化24h;肉桂用15%氢氟酸软化24h,苦杏仁用15%甘油溶液软化12h;15%氢氟酸软化12h;小茴香用15%氢氟酸、5%甘油溶液软化12h。  相似文献   

9.
以玫瑰花和糯米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方法确定最佳工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曲量为5%,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48h,玫瑰花汁液的加入量为30%,糯米酒的加入量为30%,蔗糖的加入量为7%,柠檬酸的加入量为0.1%。  相似文献   

10.
以长宁某页岩气田作业现场的压裂返排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水质特征、治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絮凝沉降-氧化降解"预处理工艺。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性能优良的明矾絮凝剂、高铁酸钾氧化剂,得出最佳实验条件:在pH值为10,絮凝剂明矾投加量为1000mg/L的条件下,快速搅拌3min,慢速搅拌15min;然后以絮凝沉降处理后的出水作为氧化降解的入水,同时在高铁酸钾投加量为1200mg/L,pH值为5,氧化处理1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对页岩气压裂返排液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液主要污染指标COD_(Cr)降低了83.24%,TOC降低了92.20%,TN降低了36.01%,色度降低了93.75%,从而为达标排放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玉米须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玉米须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筛选了提取工艺。结果:玉米须经除杂,酌予碎断,置提取罐中,加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为1.5小时,每次加醇量为药材的20倍量,合并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250C)的清膏,干燥,即得。结论:该方法指标明确,操作合理,便于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黑龙江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玉米的深加工利用是提高其产值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酶解玉米淀粉生料发酵生产酒精,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玉米淀粉发酵酒精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水比1∶4、糖化酶加量为160u·g-1、发酵温度为34℃,干酵母加量为0.75%、pH为4.5、发酵时间6d,发酵酒精度为13.9%vol。  相似文献   

13.
确定黄芩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以出膏率、黄芩总黄酮和黄芩苷为指标,采用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和煎煮温度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白芍的最佳水提工艺。结果:白芍的最佳水提工艺为:每次加10倍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2.0h。结论:确定的黄芩水提工艺使黄芩苷和黄芩苷的转移率分别达到117.1674mg/g和97.80%以上,说明确定的黄芩的水提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湿热消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软材综合评分和颗粒成型率百分比为指标,考察浸膏用量、蔗糖用量、糊精用量以及95%酒精用量四个关键因素对颗粒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的最佳工艺为1倍量的浸膏(以0.1%酒精调和)、1.5倍量的蔗糖和2.5倍量的糊精制软材,再制粒、干燥和整粒;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软材平均评分为9.5分,RSD=1.94%,平均成型率为96.72%,RSD=2.57%。结论:优选的该制剂成型工艺可行、工艺稳定,可用于湿热消颗粒的扩大化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小麦为原料开发一种保健饮料。使用混合型稳定剂与柠檬酸为护色剂,确保麦苗汁保健饮料保持麦苗青翠的色泽;适量添加抗坏血酸、砂糖和香草香精,调整麦苗汁保健饮料的口味;通过感官实验,得出每样添加剂的最佳添加量。实验得出结论:使用黄原胶、海藻酸钠和β-环状糊精作为麦苗饮料的复合稳定剂时,当三者的使用量相同时,达到稳定效果较好,饮料的配方确定为:5%麦苗汁、12%砂糖、0.5%柠檬酸、0.1%抗坏血酸、0.1%香草香精和0.03%复合稳定剂,经过预处理、取汁、过滤、调配、杀菌、灌装等工艺制得具有麦苗的色泽,酸甜适当、营养丰富、具有保健功能的麦苗汁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二氧化氯/活性炭工艺来处理含有5mg/1锰离予饮用水.试验结果表明此工艺对含有高浓度锰离子的饮用水有十分理想的处理效果,比单一二氧化氯处理的效率高出了19%;在活性炭投加量为3mg/1、预氧化的时间为20min、活性炭的目数为80目、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为10mg/1时锰离子的去除率为99%.且经过回用的活性炭对锰离子的去除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合成头孢卡品酯中间体2-(2-叔丁氧基碳酰氨唑-4-基)-2-戊烯酸(a)。方法:首先,以4-氯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与硫脲反应成环,然后加(BOC)2O保护氨基,然后与丙醛在-60~-50℃反应,再加入碱解成酸,加五氯化磷成酰氯。结果:合成化合物a的总收率为59%。结论:本合成工艺提高了收率,并且操作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响应面法在优化中药提取工艺中的应用,方法:以灯芯草多糖的产率为衡量指标,在单因素的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分别对水提法中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3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水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80℃、提取时150min、水料比20:1,此条件下,灯芯草多糖的提取率为1.431%。结论:水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80℃、提取时150min、水料比20:1,此条件下,灯芯草多糖的提取率为1.431%,可以在运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阮杰 《科技风》2012,(9):74-75
本文介绍了HACCP体系的相关内容,在了解目前市场上饮料生产的基本工艺的基础上,将HACCP体系应用到饮料的生产中去,从饮料生产的各环节去分析工艺潜在的危害,对其进行危害分析,并设立相应的关键控制点。通过HACCP体系在饮料生产中的应用,可有效控制饮料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从而达到提高消费者身体素质的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浅析饮料生产中的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从而为相关饮料的生产提供一点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柴胡利胆颗粒的水提工艺,以干膏得量和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重点考察药材浸泡时间(h)、提取溶剂用量(倍)、提取时间(h)和提取次数(次)4个关键因素对该制剂在传统工艺条件下对水提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优选的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的水浸泡0.8h、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h;按处方10倍放大实验,在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下,水提干膏平均得量为332.8566g(RSD=2.66%),平均总黄酮含量为1.25mg/g,(RSD=1.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