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网络通信和视频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及水平要求日益增长。然而在网络传输中由于数据丢包、错误放大所造成视频传输数据流的衰减失真,对视频网络传输质量具有严重影响。提出了一种建立低失真衰减的智能网络视频监控识别系统的方法,采用过滤混杂波、传输带宽优化分配、纠错、视频图象重建的低失真衰减技术达到降低视频数据流失真衰减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建立失真衰减网络模型,利用低失真衰减技术进行有效处理,能够避免由于数据丢包或错误放大造成的智能网络视频监控识别系统的失真衰减,保证智能网络视频监控识别系统的传输品质。  相似文献   

2.
陈燕 《科技通报》2015,(4):40-42
基于音视频处理的图像传输和通信算法设计是实现网络视频监控和智能识别的基础,传统的网络视频监控识别系统因视频图像的传输过程中的时延敏感编码,导致失真衰减,视频识别性能不好。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MPEG-4的网络视频监控及智能识别系统,用MUX101程控开关控制MPEG-4中的AD8021芯片进行反馈电阻控制实现视频放大,选用程控放大器VCA810,由DSP控制其控制电压达到调整放大倍数的目的,实现准确地采集网络视频数据。将RGB分量转化成亮度分量和色差分量,在使用RLE行程编码和Huffman编码来完成压缩任务,进行视频通信传输中的智能识别和监控,采用串并联复合式宽带阻抗匹配网络控制方法,提高数据采集系统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抑制失真衰减,提高视频监控中对敏感特征的识别能力。系统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进行网络视频智能监控识别,对敏感特征的检测的性能较好,能有效抑制失真衰减,提高对网络视频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网络化机载测试系统中优化PCM数据的生成过程,节约资源,结合网络化机载测试系统架构,设计一种基于网络数据解析的PCM数据生成系统。通过采用KAM4000采集器、硬件模块和网络交换机,复用测试系统数据传输链路,设计遥测参数打包、传输、参数解析及PCM帧配置方案,实现了该PCM数据生成系统。在某民用飞机网络化机载测试系统中进行遥测联试验证,结果表明,该PCM数据生成系统成功产生了PCM数据流,且遥测参数解析正常,可用于遥测监控。  相似文献   

4.
传统方法采用嵌入式匹配滤波方法进行Linux网络远程监控,无法有效掌握网络大数据和远程Linux网络监控信息传输动态特性,监控效果不好。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Linux网络远程监控设计方法。采用阻抗匹配激励机制提高嵌入式系统Linux网络远程监控信息传输和通信过程中的发射效率,采用失真衰减抑制方法,对监控信息的失真进行有效抑制,求取监控信息状态转移概率,有效克服接收信号的幅度经过放大后就会出现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发生,解决监控识别过程中的敏感编码超外差干扰影响。以远程网络监控的对数据的丢包率和对异常网络信息的准确检测率为指标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嵌入式系统Linux网络远程监控,能有效降低数据信息传输的丢包率,且对异常数据的检测概率较高,能有效识别攻击数据和不端数据,提高远程Linux网络监控信息数据识别精度,保障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5.
叶佳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8):178-179
随着人们对信息数据传输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线数据传输系统逐渐得到广泛地研究和应用。对基于DSP的嵌入式无线视频图像数据传输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完成了数据采集模块和无线数据传输通信网络模块的硬件设计,对于进一步提高利用DSP嵌入式技术开发实时无线数据传输通信系统及其应用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于大型网络架构的数据采集系统,网络数据流的传输会在很多点间进行。为了防止数据因接受器溢出而丢失,以及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这些数据包流必须得到管理和控制,文章采用过滤和多播的方式,结合使用具有IGMP(以太网分组管理协议)的多点传输,静态路由使网络数据包得到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7.
在嵌入式云信息平台设计中,需要设计物理层数据传输协议优化信息平台的数据调度和任务分配能力。传统的协议采用UDP协议构建云信息平台的中继物理层数据传输协议,产生大量的流量累积,导致物理层拥堵。提出一种基于双向中继负载均衡的嵌入式云信息平台物理层数据传输协议设计算法。构建嵌入式云信息平台的网络模型,对信息平台数据进行压缩处理,通过双向中继物理层数据传输,定义物理层数据传输的调控函数,实现对数据传输的物理层协议构建,实现数据动态分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降低数据传输延时,优化信息传输部署。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将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和GSM技术引入智能电网的远程监控,实现传统电力技术与新技术相互交叉融合的新型智能电网远程监控器的设计。该监控器由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接收系统组成,其中,数据采集系统以高集成度系统PSoC微处理器为主控制平台,由电流传感器采集信号,充分利用PSoC微处理器的片内外资源实现数据的转换和处理,通过GSM网络进行远程数据传输;数据接收系统将接收数据通过串口传送到上位机监控平台,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控和故障排查。此实验在技术上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展现出技术的创新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室内环境检测不宜布线的特点,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RFD5800无线传输模块的室内环境检测系统,完成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硬件系统由主控制模块、检测模块、显示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控制模块组成。软件主要有采集程序和传输程序,并应用模糊控制算法进行数据融合,提高传感器测量精度。通过检测,达到了实时监控室内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方法对于多元能源地下管网的电源系统监控和管理缺乏有效性,不能从根本上控制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出一种多元能源地下管网的智能电源监控系统设计,系统由监控后台、通信网络、监控前台和终端系统四个模块组成。终端系统采集多元能源地下管网系统运行中的各种数据和参数;监控前台作为通讯桥梁,负责与监控后台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监控后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终端系统发送指令。系统硬件与终端设备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连接,释放了硬件空间上的压力。试验证明文章提出的系统设计在对多元能源地下管网的监控过程中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能为其他类型地下管网的电源监控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融合网络强调利用一个网络传输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流。从IIN设计理念入手,将智能构建于现有网络基础设施之中,保证各种数据流更好地传输,让网络变得更加智能化。在网络规划设计时,利用面向服务的网络架构框架SONA,将网络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划分成不同的模块,构建可扩展的三层模型,实现智能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用于红外探头故障自检的报警器一直存在漏报、误报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无线联网智能报警器,以无线路由器、传感器及单片机组成无联网线智能报警器,将报警信息通过局域网TCP/IP传输到上位机。报警器由热释电红外线探测电路和无线联网感应模块实现其工作原理,在现有的局域网上实现安防网络的布控,减少铺设线路的费用。该报警器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协议、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无线网络监控软件实现无线网络的传输与监控,智能检测各探测器是否正常工作,并实时保存报警信息以便回放,对报警信息的类别及具体警报地点进行图形显示。经过实际应用测试,漏报、误报现象较低,有效提高报警器的安全、稳定性能,能够很好的提高红外探头故障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前,远程监控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了提高水产养殖的自动远程监控和控制水平,设计了关于鱼塘含氧量控制的远程监控系统,重点分析了无线传感器技术在现代鱼塘含氧量控制中的应用。该系统采用Nordic公司生产的nRF905无线传输模块,它主要用于增氧节点和数据监控节点之间的通信。同时,它包含一个GSM模块用于实现与业主进行通信,业主可以通过GSM模块向系统发送包含控制命令的短信,以实现对系统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14.
戴强 《中国科技信息》2007,(14):199-200
城市火灾自动报警信息网络监控系统是在现有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对报警控制器数据模块的设计,利用网络传输通信,远程实现对用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各类报警信息、故障信息的诊断,实现对城市各地火灾报警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15.
在远程视频监控中,由于通信网络条件复杂,导致视频损坏,影响视频监控的准确性,需要对视频监控进行无损控制优化。提出一种基于通信编码的视频监控无损控制优化设计方法。构建通信网络下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模型,经过纠错预测及变换编码,对最初的数据进行映射转化,来剔除时间及空间上数据多余部分,设计基于通信编码的视频传输纠错算法,实现视频传输的无损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准确实现对视频序列的量化编码,提高编码效率,有效提高了视频监控的实时性和保真性,视频信号传输时间缩短12.3%,保真度提高15.4%,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6.
由于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用电负荷急剧增加,迫切要求提高电力传输能力,而输电走廊的分布环境及地理位置是影响输电线路数据信息传输的关键因素,针对北斗卫星数据传输特性,能够在保证数据安全前提下快速、有效地处理并传输数据,提出基于北斗卫星传输的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开发了北斗通信系统软硬件及数据接口,同时建立了信息采集监控与传输系统,并在安徽电网220千伏谷南2C19线利用北斗系统进行数据信息实时传输,全面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和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基于趋化重采样的HBase大对象数据调度自整定控制算法,在数据接收端进行数据包接受、重组并解码,提高拆包、组包的效率,构建基于UDP协议的HBase大对象数据调度总体结构模型。定义趋化值与量化值之间的差值进行熵编码,在接收端先把数据包进行重组,得到HBase大对象数据的实时传输系统,实现数据调度自整定控制。仿真实验表明,采用了该自整定控制算法,HBase大对象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都有明显的提高,自整定控制方法能有效降低丢包数,避免延时与丢帧,能有效地对冗余信息和失稳波动信息进行整定处理。  相似文献   

18.
曹英 《科技风》2012,(24):89
传统的通信网络是由传输、交换和终端三大部分组成.传输是传送信息的媒体,交换是各种终端交换信息的中介体,终端是指用户使用的话机、手机、传真机和计算机等.针对旧传输网络存在的种种缺陷,现代通信行业开始创建智能化传输模式,综合提升数据传输的工作效率,以保障用户信息地准确传输.数据智能传输技术的应用表现智能收集、处理、监测和存储,文章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一套小区可燃气体监测系统,此系统将小区内每个住户采集的可燃气体数据信息,经ZigBee无线信道传输到小区可燃气体监测中心进行实时监控,如果住户家里发生燃气泄漏,则通过GPRS模块通知相应住户,进行相应应急处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发展越来越成熟,各行业数据业务量越来越大,数据中心业务量成倍增长,数据中心运维压力与日俱增,且数据中心的智能化系统众多且孤立运行,大部分操作不方便、管理界面不够直观。数据中心各运维功能等模块的统一构建、立体展示,提高信息的可读性和交互效率,数据中心3D可视化智能运维系统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数据中心信息化管理能力、提高运维管理效率势在必行,本文对数据中心3D可视化智能运维系统设计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