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从生态学和复杂网络角度分析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不稳定性、开放性以及随机涨落等自组织特性。根据产业集群生态特性,以Logistic模型对产业集群演化进行描述,通过自组织的动力机制方程描述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自组织演化过程,找出集群创新网络自组织演化关键影响因素,构建集群创新网络自组织的演化机制,为改善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5,(6):1-4
创新集群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特征。基于跨学科理论方法,在对"集群"的内涵、全球价值链演化以及全球技术链形成等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全球视野下研究了创新集群的协同演化路径。在此基础上,从自上而下的推动力、自下而上的吸引力和自组织力等三个维度构建了创新集群协同演化的混合动力模型。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研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演化动力机制,为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决策依据。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模型,分析生物医药创新集群的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特征与标识机制、内部模型机制和积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生物医药创新集群演化机制的回声模型,运用不完全信息下的重复静态博弈分析主体互动作用,并运用涌现模型分析系统涌现机制。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是复杂适应系统,具备其所有特征;创新集群主体通过流空间网络实现交互学习并适应性调整自身行为;通过交互学习,创新集群主体产生了与其他主体合作创新的可能性,但是否真正实现合作创新取决于主体间竞争合作博弈的结果;涌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演化发展。涌现包括知识涌现和创新网络的涌现,通过涌现创新集群产生新的更优的系统功能和结构,可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当前产业新区发展转型、产业政策效率下降等问题,以中关村创业大街社区管理与演化机制为代表进行研究,对创新集群的发展评价和引导建设提供建议。文中以生物学的自组织理论为基础,从生态学、种群演化、经济与知识技术溢出等视角对中关村创业大街的经济、社会学形成原因进行研究,并对其技术创新和经济效应进行评价。研究表明自组织创新集群是基于"人与人"、"内容与内容"的连接和互动,而非单纯的经济生产,自组织创新集群系统发展的不规则性、无指向性和自适应性使其能够更好的感知市场变化并作出及时调整,因此集群丰富性更高、稳定性也更强。  相似文献   

5.
刘霞  陈建军 《科研管理》2012,33(4):28-35
组织间学习通过影响集群知识存量和能力水平而作用于集群内生增长。以浙江省128家制造业集群企业为样本,构建了组织间学习对集群成长的内部机制模型并进行了检验。发现制造业集群中的组织间学习主要促进集体效率改进,而创新效应相对不足;组织间学习效应的发挥不仅取决于集聚内生动力,同时,间接受到离散力的负向调节。进而提出加强集群企业间学习和限制集群规模协同建设的对策,对有效发挥学习效应促进集群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对解释"学习效应弱化或高估"现象提供了较强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系统演化角度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构建、发展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提升我国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将自组织演化和熵变理论引入创新生态系统,分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意义以及其自组织演化特征和条件,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熵变分析,构建熵变模型,针对不同演化阶段和路径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开放性和非平衡态是该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前提,非线性机制和随机涨落属性对推动其演化起关键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特性,是通过负熵的不断增加来抵御自身演化带来的正熵,以此来稳定整个系统。在不同演化阶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来保持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产业的有序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技术突破和业态创新逐步融合产业边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本文从历史演化角度分析产业形态,注重科学—技术—产业—社会的知识流内外逻辑"连续谱式"四元论关系的跨学科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探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活力、效率及协同价值究竟来自哪里,总结其中的一般规律和内生变量,验证牵动产业升级的"力"即制度、"流"就是人,据此提出了不同组织结构的关系熵和不同产业发展模式的策略势,演绎适合中国新常态发展的道路轴向。  相似文献   

8.
创新集群的演化动力及其生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育创新集群能够有效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明晰创新集群的演化动力及其生成机制对培育创新集群具有深远影响.对已有研究做了回顾,并分析了其不足.从语义与属性特征着手剖析,提出创新集群的演化动力是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市场竞争.以此为基础,对芬兰ICT创新集群的崛起做了案例分析.卖方市场集中、产业地理集聚与技术创新聚集的耦合是创新集群演化动力机制的结构形式.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培育创新集群首先需要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理顺政府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9.
创新型产业集群在推动区域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不仅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手段和载体,而且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助推器。针对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的特征与要求,在讨论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条件的基础上,从三个视角分析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进一步从自组织和他组织动力系统两个方面提出动力要素的作用机制,包括竞合机制、协同机制、创新机制、诱导机制和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0.
基于耗散结构的光伏产业链风险演化条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8,(1):21-26
构建光伏产业链复杂网络系统,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分析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判断该系统是否满足达到耗散结构的必要条件。构造并优化光伏产业链风险熵流指标体系,构建耗散结构评判模型判定目前我国光伏行业是否处于耗散结构的状态,计算光伏产业链正负熵值,查找光伏产业链风险因子,提出建立创新机制、技术机制、产业升级动力机制、融资机制等条件机制,促进光伏产业链由无序过渡到有序,进而实现耗散结构状态,有效降低产业链风险。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网络特征的产业集群升级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产业集群升级的核心动力所在.集群企业知识网络特征,决定了企业间知识共享、协同知识创新的范围及绩效,进而影响集群的发展演化.基于文献分析之上,构建理论模型,系统探讨了集群知识网络规模、知识网络交流密度及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明确了集群知识网络特征对知识创新能力及集群升级的影响机制,为深入研究集群网络中企业知识管理行为及集群升级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产业集聚的目的是通过群体协同效应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产业集群的演化动力是竞争合作协同,通过协同演化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集群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本文通过分析产业集群协同演化的框架体系,建立产业集群协同演化动力学模型,并以中山小榄五金集群为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演化博弈理论,通过构建企业嵌入网络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在不同的成本、信任度和合作度条件下对企业的两种行为策略—"积极嵌入"和"消极回避"的动态影响过程.研究发现:第一,有限理性的条件下,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受企业博弈行为的共同影响;第二,从长期效益来看,嵌入集群协同创新网络是企业的最优策略;第三,企业嵌入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的成本、企业间的信任度和合作度影响企业是否嵌入集群协同创新网络,并与其行为策略的转变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降低成本、增加企业间的信任程度和合作程度,可以促进企业博弈实现均衡状态,从而正向推进构建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研究结论对推动企业嵌入集群协同创新网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外贸"模式下跨境电商服务业已形成集群式发展态势。与此同时,互联网应用正快速由消费领域向工业领域渗透,势必引领制造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因此,有必要对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之间的协同演化机制进行研究。本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通过界定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的CAS属性,提出两者协同演化的理论机制,运用计算实验实证分析了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协同演化过程并进行仿真预测。仿真结果显示:制造业集群先于跨境电商获得协同收益并最终趋于2.6%左右的年增长率;跨境电商在仿真节点第3年开始获得协同收益并持续增长,即两者在协同演化中实现各自与共同发展。仿真预测显示:以征税税率降低为单一变量不构成促进协同演化的影响因素,制造业集群发展达趋于稳态,可能面临在增长难题。可以通过制定如优化跨境电商政策、鼓励企业加强自身平台信息化建设实现两者之间更进一步的协同演化。  相似文献   

15.
集群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模型及其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钢  张永安 《科研管理》2010,31(1):104-115
摘要:理解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动力及其演化特征对于提升地区竞争力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建立了环境-行为模型,并运用仿真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创新主体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自身行为规则从而导致了集群创新网络的涌现,同时,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具有小世界、集聚等复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丁魁礼  钟书华 《科学学研究》2013,31(12):1899-1906
 作为简化的创新系统,创新集群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组织和制度等创新要素的互动和协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技术要素,忽略了社会理念、社会知识、文化遗产等宏观意义上的知识范畴,对于组织要素的考察也不够充分,因此,本文讨论和研究了创新集群中知识、组织和制度的共生演化,基于技术史的视域,采用复制法制,通过美国硅谷、德国合成染料创新集群两个典型创新集群的发展历程,识别和描绘了创新集群中知识、组织和制度共生演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深入对生物医药创新集群演化动力机制的探讨,推进区域性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以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集群为对象,根据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特征设计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系统动力机制、演化路径和关键变量作为可持续发展决策的杠杆作用点,基于其2012—2021年有关面板数据,对关键要素推动集群创新发展的影响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结果发现:市场需求子系统为创新集群演化提供根本性动力,其中国内市场需求影响尤为显著;技术创新能力子系统是创新集群演化的内生动力,但研发投入持续高速增长可能不利于集群发展;政府支持子系统是推动创新集群演化的外生动力,且影响显著。据此,建议深挖市场需求,加强研发管理,产学研政密切合作,进一步优化对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的财政投入结构,加速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形态演化阶段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大多基于产业集群显现阶段的特征、机制与绩效表现等方面,众多学者对产业集群形态界定的多样性正是产业集群持续演化不同阶段的"快照"。本文根据复杂系统演化的分析思路,提出了产业集群演化的阶段分析模型,揭示了产业集群演化的四个阶段形态,并指出集群政策的核心在于促使产业集群自组织向更高级的阶段形态进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持续创新角度,探讨了科技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在阐述集群持续创新系统集成要素和运作过程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学和协同理论,设计出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系统的运作模型,由此分析了集群持续创新系统的内在运作机理和耦合机制。最后,从协同论角度研究了持续创新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两维模式和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20.
李健  金占明 《科学学研究》2007,25(Z2):188-195
应用复杂性理论探索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通过对产业集群管理熵的量化,提出通过对产业集群的熵流值、边际管理熵和边际负熵的计算来预测集群的发展和最佳决策时机。通过对集群系统与环境间反馈关系的分析探讨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