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晶 《科技风》2023,(16):8-10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核心,也是中高职一体化教育衔接的技术难点,近年来,关于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不计其数,针对园艺专业课程衔接的文献也是数不胜数,然而这些文献中理论层面探讨居多,而可行性实施方面偏少,尤其是在涉及某一门具体的专业课程时,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几乎寥寥无几。本文就以中高职共同开设的“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为例,在中高职一体化的背景下,通过企业调研、教师访谈等方式,开展岗位需求分析和课程目标定位分析,最终确定中高职“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内容框架,这不但对中高职“植物组织培养”课程衔接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还对中高职其他专业共同开设课程的有效衔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物流专业的中高职衔接2012年才开始实施。在物流专业课程衔接方面出现了课程重复性高、课程层次梯度不明显、课程标准随意设置等问题,文章分析了问题及成因,以便制定合理的物流专业课程衔接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和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如何解决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问题是创新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内容,通过调研、文献分析等方式研究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措施,以期为中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对中高职教育来说,课程衔接是维系教育质量的关键。做好课程衔接不仅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的纵向发展,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现本文从中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衔接必要性探讨出发,分析目前计算机专业中高职课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提出笔者的一些个人建议希望能够解决现存的衔接问题,为我国培养与输送更多专业、对口的计算机人才。  相似文献   

5.
李佳樾 《科技风》2023,(9):153-156
社会工作专业中高职衔接是当下社会专业人才高质量培养的重点工作。该专业中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此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现有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在中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衔接研究的未来研究上,应该加大对中职学校课程设置的关注、构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衔接标准、探索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一体化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职机电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继春 《大众科技》2012,(8):222-223,221
围绕高职机电维修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开展深入的研究,在调查和分析当前机电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在教学课程设置,课程体系中课程的相互关联,前后衔接等问题,提出适合当前社会发展和机电技术发展趋势的高职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一个面向社会需求,以提高学生技能的高职机电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高波  李敏  于星胜 《科教文汇》2014,(29):136-137
本文对我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调研分析,指出了我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在国家职业框架体系尚未建立;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理念,中高职课程衔接,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整体设计,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构建中高职衔接体系的关键,有利于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文章探讨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必要性,并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措施,以期培养更多的合格计算机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9.
宋静波 《科学中国人》2014,(4S):101-102
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如何实现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点。本文以?小小急救员?为例,分析中高职教育在职业岗位类型、工作任务与职业主要能力构成的区别,明确中职教育中对前置课程的要求,设计课程知识、技能学习内容,实践证明?小小急救员?课程内容安排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齐斌  朱永强 《科技风》2013,(14):182
本文从工程数学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角度,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探讨了高职工程数学课程、与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知识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是专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下级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而其中物理课程是在一年级就开设的一门基本课程,它是许多专业课程的基础学科,与多种专业课可以衔接,有利于高职物理课程的开展,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本文论述高职物理课程是否是专业课必要学科,是否可以为专业课服务,解决与专业课衔接存在的问题。针对专业提出必须完成的物理实验,在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考察方式与教师职责上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郑迪松 《科教文汇》2011,(28):80-81
本文通过对中职、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比较分析,发现专业理论课程有较大的重复、文化基础课程有脱节、高职教育没有很好地兼顾两类生源差异、各高职学院与中职相比,课程设置差异更大、中职升学考试对课程设置的影响较大、学制衔接模式较为单一,且不稳定等问题。为改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英国通过资格与学分框架(QCF)实现了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澳大利亚通过TAFE课程的开发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美国通过职业生涯与技术教育课程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他们在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开发制度、科学的课程开发依据和系统的课程开发流程、注重职业教育课程的职业导向性以及强调文化课与专业课衔接、教育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衔接的诸多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4.
谭文培 《科教文汇》2014,(21):104-105
英国通过资格与学分框架(QCF)实现了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澳大利亚通过TAFE课程的开发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美国通过职业生涯与技术教育课程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他们在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开发制度、科学的课程开发依据和系统的课程开发流程、注重职业教育课程的职业导向性以及强调文化课与专业课衔接、教育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衔接的诸多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3模式)中高职衔接课程内容设置安排和对部分实施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的院校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黑龙江省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意义,并对某些课程衔接的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统筹性规划,并提出创新课程衔接模式的途径,以提高不同层次中高职职业教育教学水平以满足其对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后,遇到了专业教师不足、成功人士授课收效甚微、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衔接不够等问题。因此,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探讨,提出了相关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郭玉敏 《科协论坛》2007,(3):155-155
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问题,设计出一套三年制和二年制即能衔接又能独立的高职课程设置方案。同时对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践与探讨,有利于中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学生成为技能型会计人才。现阶段,我国会计专业中高职院校的课程衔接存在培养目标不明、课程内容重复、重要课程衔接不足等问题,需要中高职院校联合教育部采取明确培养目标、统一课程标准、设计层次结构、完善实践课程等措施,实现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9.
职业能力导向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3+2”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已成为当今职业教育发展中一个重要问题,致使各校实际执行的课程存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上的重复32%以上的现象。而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中职课程至高职课程的衔接,但现在,从教育部到地方教育局都未对如何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做出全国性的指导大纲。本文初步研究了“3+2”的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实现中高职课程的顺利衔接。  相似文献   

20.
课程是职业教育的实施载体,文章以《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构建为切入点,按照高职教育的规律和要求进行改革,探讨了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开发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效果,以进一步提升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