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提起作文,不少学生一听就害怕,许多教师也很头痛。反思作文教学,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使然。当然有一部分也是因为教师忽视了作文起步的教学。因此只有扎实进行作文起步教学,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反思多年来的作文教学,我们应该意识到将很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生习作方法的指导、学生习作兴趣的激发等方面,恰恰忽视了教师情感对学生快乐习作的作用。所谓"作文教学中的情感"是指学生对作文学习和作文练习所持的态度、看法。情感对学习有动力或阻力作用。基于上述思考,笔者认为"作文教学中情感因素对学生习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学中通过师生情感的良好调  相似文献   

3.
聋校高中的作文教学一直是难点,学生因为听力的缺失,对抽象思维的理解比较薄弱,而如何提升聋生的想象力,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突破口,本文就从如何培养聋生的想象力角度展开合理的论述,尊重差异,个性发展,提升聋生的想象力从而提升习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周秀菊 《科教文汇》2013,(20):165-166
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一点一滴地去渗透引导,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贯穿整个习作教学过程,我们应相信"持久的兴趣"最终会变成一种爱好,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一种成就。兴趣是解决习作头痛病的良药。我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一、观察中,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二、情境中,唤醒学生习作兴趣。三、续写中,调动学生习作兴趣。四、成功中,强化学生习作兴趣。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着高昂的情绪,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写作的方法。正是因为教学内容和形式贴近孩子生活,才真正提高了作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学生怕写作文、难写作文一直是困扰小学作文教学的难题之一。要破解这一难题,习作教学必须走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写,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作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喜闻乐见的习作形式,在体验感受中,激活思维,产生表达的欲望,从而进入一种"乐写—勤写—善写"的良性循环,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就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如果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激发起了学生表达欲,就一定能突破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瓶颈,就会极大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黄继英 《内江科技》2016,(4):157+111
正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约占语文总课时的六分之一,教师、学生对习作也非常重视,但纵观传统的习作教学现状,有许多不合理的因素制约着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1小学生作文现状及研究的必要性。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无中生有、拔高立意、套话连篇、牵强联想、言过其实、照搬照抄、掐头换面等现象。甚至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记住几篇作文,作为  相似文献   

9.
李苏琴 《知识窗》2012,(2X):24-25
<正>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要帮助学生找到习作素材的来源,并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的素材,通过有效阅读积累习作的语言,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方法。一、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习作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往往伴随着浓郁的个人情绪,觉得有趣,他们就表现得积极、主动;反之,就消极、被动。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咬定"趣"字不放松,在"趣"中激发灵感。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下,学生害怕作文,一听说老师布置作文作业就喊头疼。而日记训练灵活方便,最易为小学生所接受、喜欢,最易将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利用"系列式"日记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减轻学生习作的心里负担。通过"系列确立、写法指导"解决习作中"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通过一定策略的评改激励,激发学生主动习作的乐趣,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习作教学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学习者本身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又具有差异性,认知起点不确定,习作教学如果离开了学生写作的实际,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笔者建议采取"先写后教,以写定教"的方式进行习作教学,从而给学生自由写作的空间,展现真实的作文状况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因此作为习作教学的教师,应该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过于成人化,远离学生生活,禁固学生个性的做法,而要借助"人文性"武器,让习作走近学生的生活,让习作教学实现师生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对习作教学充满情趣。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入手,以"引起兴趣——激发兴趣——发展兴趣"为程序,使学生将作文化苦为乐,逐步使作文教学出现良性循环,使作文教学走进一个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5.
博客在作文教学中的研究使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其一些显著的特征,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某些缺陷。本文阐述了博客的含义、教育特性及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结合实践,提出了利用博客优化习作教学,并从兴趣、生活、互动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评价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作文水平进行提高几乎是所有语文教师所头疼的问题,许多教师都会给学生进行大量的作文习作训练,然而这种训练往往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使得学生的习作兴趣尽失。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兴趣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能力,还能改变提升学生的写作状况和写作水平,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习作兴趣进行激发,从而对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水平进行提升。本文围绕着如何激起学生的习作兴趣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王雪华 《知识窗》2010,(3X):27-27
<正>作文教学须重视学生个人的体验和真实表达,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而总体上来说,现在小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题材单一、内容空洞、缺乏主见、语言贫乏的现象,独具匠心、个性强的习作日渐稀有。参加工作以来,基于作文教学的现状,我在借鉴前辈教师经验的同时,也开始了自己的独自探索。  相似文献   

18.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让学生爱上习作,教师必须要结合习作内容及学生年龄特点,按响"趣味"这个按钮,让趣味弥漫课堂,让习作充满魅力,让学生爱上习作。  相似文献   

19.
王岩庆 《科教文汇》2009,(34):121-121
本文对小学习作教学主要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习作方法进行了论述,以便学生一步步走出习作难的困境,找到轻松愉快的习作之路。  相似文献   

20.
汤靓亮 《科教文汇》2011,(17):99-100
笔者在儿童习作教学中,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指导下,匡正了教师的儿童习作观,建构了儿童习作教学的策略体系,让儿童在习作的广阔天地里张扬个性,收获美满童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