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实验装置图实验装置见图 1,图 2。图 1 实验装置    图 2 放大部分二、实验用品塑料瓶 (矿泉水瓶或可乐瓶 )、小试管、橡皮筋、尖嘴玻璃管、短玻璃导管、烧瓶、橡胶管、橡皮塞 (双孔两个 )。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酚酞溶液、水。三、气体的收集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在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氢氧化钠溶于浓氨水中放出热量 ,加速了浓氨水的挥发 ,迅速放出氨气。四、实验操作及现象1.将小试管用橡皮筋固定在尖嘴玻璃管上 ,塑料瓶中加入适量水 ,滴入酚酞 ,振荡。2 .照图 1安装好实验装置 ,双手握紧烧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3.小试管…  相似文献   

2.
初中化学P48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虽然设计比较简单 ,但操作起来麻烦 (需将试管拿出 )。另外体积比不是很明显。我适当加以改进 ,效果较好。   1 课本图要将试管倒立拿出 ,才能鉴别气体。改进后不需将试管拿出。直接用试管夹将玻璃管固定 ,就在水槽中鉴别气体 ,操作简单。2 改进图中的玻璃管用破损的试管制成 ,变废为宝。3 用玻璃管比用试管测量气体体积比更准确 ,且易于同学们观察。4 拔掉橡皮塞后①处点火 ,②处用带火星木条。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的改进$武汉市黄陂区横店中学化学组!430301@郁建文…  相似文献   

3.
李于丹 《云南教育》2003,(11):27-28
一、氢气的性质1.初中化学55页检验氢气纯度,按教科书图3-12的方法收集氢气,试管里的水排不完,当把装满氢气的试管从水中取出,移近酒精灯火焰时,水会流下,有时如何操作不好,会使酒精灯火焰熄灭,另一方面氢气比空气轻,试管倾斜,试管里会逸出少量氢气,有时点不燃氢气。如图一所示。改进方法:经过多次实验证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试管口平行移近火焰点燃氢气,这时如果试管里有水,不会使酒精灯火熄火焰熄灭,试管里氢气容易点燃。如图二所示。2.初中课本208页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5g锌粒和约占试管容积13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与多少氧化铜…  相似文献   

4.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本 ,安排了一些关于压强、温度变化的实验 ,为了使学生便于观察 ,笔者经过反复实验后 ,设计了下列装置如图1所示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 测量变温1 1 在大试管中注入少量水 ,U型管中注入品红溶液 ,用橡胶管连接好。1 2 用滴管沿试管内壁慢慢滴入浓硫酸 ,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同时打开弹簧夹。现象 :U型管右端迅速上升 ,左端下图 1降 ,停止实验后 ,左右水柱慢慢恢复相等。2 测量变压2 1 在吸滤瓶中放入少量固体氢氧化钠 ,U管中注入品红溶液。用橡胶管连接好 ,并用弹簧夹夹紧。2 2 用导气管向吸滤瓶中吹入…  相似文献   

5.
关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初中化学教材(82年2月第一版)119页实验3-12中介绍为“往玻璃管里放入氧化铜粉末,加热,然后通入一氧化碳”,实验装置图为: 我们就实验过程及尾气的吸收作了如下改进,改进装置图见图2。鉴于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和气体的爆炸极限  相似文献   

6.
1.氢气发生器材料:广口瓶(200—300毫升),破底的试管(口径2厘米),瓶塞(木质),试管塞(木质,穿插有导气管),铜丝一团(如鸽蛋大,从电线中抽取),橡胶管,橡胶管夹(铁丝弯成)。安装法:在瓶塞中心垂直挖一个可插入试管的洞,把试管从这洞穿进瓶去,试管的底部和瓶底相距1-1.5厘米,试管底部的小破洞用铜丝堵牢、试管口塞上塞子,塞子上穿插导气管,连结着橡胶管,用铁夹把橡胶管夹紧,整个装置不能漏气。(见图1)  相似文献   

7.
现行人教社高中化学课本中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 ,存在安全性较差、氢气的观察和检验不便等缺点。为此 ,本人探索出一种在隔绝空气下让钠与水反应的方法 ,利用煤油来控制反应速度 ,使学生能仔细观察到各种实验现象。1 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钠与水反应的装置( 1)如图所示将 6× 50mm玻璃管和长颈漏斗插入橡皮塞孔中 ,玻璃管外套上 3cm的乳胶管 ,乳胶管上再接 6× 30mm金属尖嘴管 ,乳胶管上夹上弹簧夹。( 2 ) 10 0mL大试管中加入 60mL的蒸馏水 ,滴加2滴酚酞指示剂 ,振荡混和均匀 ,再加入 4 0mL的煤油。取 3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 ,…  相似文献   

8.
实验装置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长80~100cm的玻璃管1,试管2,弹簧夹3,胶管4(为了提高实验的精度,胶管应足够细),胶塞5。实验的基本想法:当夹子打开时,试管2与外面连通,故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就是我们要测定的大气压强p_0。此时,往玻璃管中注入80~90cm的水,然后重新打开弹簧夹,于是,有少量的水流入试管中,玻璃管中的液面将下降到某一位置。这意味着,试管中空气  相似文献   

9.
高级中学课本《化学》 (必修 )第二册P44 [实验 3 1]生成的氢氧化亚铁白色絮状沉淀 ,存在时间短 ,不易观察。若对该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1 实验用品  具支试管 (两个 )、单孔橡皮塞 (两个 )、玻璃导管、三通玻璃管、橡皮管、铁夹 ;还原铁粉、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2 实验装置图 13 实验操作3 1 将还原铁粉和稀硫酸加入具支试管A ,NaOH溶液加入具支试管B ,迅速按上图连接好。3 2 打开铁夹 ,产生的氢气通过橡皮管和导气管进入具支试管B ,由具支试管B的支管口排出。3 3 待反应较缓慢时 ,关闭铁夹 ,具…  相似文献   

10.
氢气还原氧化钢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的热点考点,应很好掌握实验操作与现象。一、操作要领1.实验装置在装配反应装置时,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同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导管伸到试管底部并且要紧贴试管上方内壁。排尽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操作通氢气点黑色CUO变成红色燃酒精灯加热撤掉酒精灯固体冷却后.停止加热撤去导气管停止通氢气。以上操作步骤可简化为“一通二‘点三摄四停”;又可形象地比喻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要领还可以用下列口诀概括:取出少量氧化铜,装入…  相似文献   

11.
1 改进的目的  使实验现象明显 ,操作简便 ,有效防止氨气对环境的污染和确保实验教师的身体健康。2 实验仪器和药品  仪器 :铁架台、铁夹、酒精灯、木砖、试管、试管塞、三通管、橡胶管、止水夹、橡皮筋、玻璃导管、集气瓶、双孔橡皮塞、药匙、火柴。药品 :氯化铵、消石灰、红色石蕊试纸、蒸馏水。3 装置图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改进后的装置如下 :4 实验操作步骤4 1 按图装好仪器 ,打开①、②、③、④并将D中装入水或稀硫酸 ,E中装入水。4 2 检查气密性 :用酒精灯稍微加热试管A ,若D中有气泡产生 ,则已密封好。4 3 用橡皮筋…  相似文献   

12.
1.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简称:查) 说明: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而后用两手紧贴容器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并且松手后导管内慢慢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较好。2.从试管口向试管中装入锌粒(简称:装)说明:锌粒用镊子夹取,装入试管时做到“一横二放三慢竖”。3.由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稀硫酸或稀盐酸(简称“注)说明: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到液面以下,防止反应产生的氢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4.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简称:定)5.检验氢气的纯度(简称:验)说明: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是收集一试管氢气,试管…  相似文献   

13.
《高中化学》第一册(心修)演示实验卜3];学生实验五中金属钠与水反应,按书中的装置,操作复杂,很难检验钠与水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一氢气.本人将该实验制作成微型装置.实践证明改进后的装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不管玻璃管内的气体是否集满,均可直接进行检验销与水反应后产生的气体.这一装置尤其适合}上实验,效果很好.1.微型实验器的制作①用151×50mm的断(破)底试管·或用长100mm;直径15mm的玻璃管.钠与水反应的微型装置图②取1#胶塞,中间钻一孔,切一段长3cm、直径3~4mm的玻璃管插入胶塞的孔中,插入玻管的一端与胶塞小…  相似文献   

14.
按照人教社初中化学课本上的要求测定空气中O2 含量时 ,存在以下问题 :容器较大 ,钟罩水面以上容积 5等分存在一定误差 ;所需红磷较多 ;水位上升位置误差较大。为了简化实验操作 ,减小误差 ,我对该图 1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改进后实验装置如图1。1 改进后实验优点容器较小 ,所用药品较少 ,瓶内先装热水 ,避免外部点燃 ,误差较小 ,能直接读出量筒内水减少的体积 ,约为量筒内水的总体积的 1/ 5 ,即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 注意事项气密性检查 ,弹簧夹先夹上 ,燃烧完全后打开 ,红磷换为白磷 ,冷却后读数。广口瓶也可换为锥形瓶、大试管、平底烧…  相似文献   

15.
1问题的提出实验室里制取氢气的装置常用启普发生器: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导气管3部分组成(如图1中A所示)。图1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扭开导气管活塞后,酸液从球形漏斗中流下,浸没了锌粒和镁条(为了增强实验效果)发生反应,此时笔者才发现产生的H2从导气管放出时夹杂着酸液,但这并没有影响"氢气的燃烧"和"检验H2的纯度"等实验进行。在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经细玻璃管向试管内通入H2,片刻后加热,只听见一声响,  相似文献   

16.
1 探究对象如图 1所示装置。图 1      图 22 探究缘起对“氯水见光分解实验”(见高一化学第一册P6 8页 )改进的成功。原实验装置的不足主要体现在 :(1)氯气污染无法避免 ;(2 )氧气产生的速度极慢 ,且无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作检验。改进后的装置 (如图 2 ) :将装置 (包括粗导管 )灌满氯水 ,在粗导管口塞上橡皮塞 ,打开漏斗活塞后置于较强阳光下照射一小时左右 ,即可在粗导管中收集到约 10mL氧气 ,拔掉橡皮塞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木条复燃。基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成功 ,我引发学生们思考 :“这个装置能否适用于其它一些历时较长、反应会…  相似文献   

17.
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装置图所示。装置图2 实验操作2 1 在大试管中装好Zn粒 ,在U型管中装好还原铁粉。按图所示 ,在分液漏斗中分别装好稀硫酸、煮沸过的NaOH溶液 ,并让分液漏斗下端充满NaOH溶液。在U型管中加入煮沸过的稀硫酸至液观C。2 2 打开弹簧夹A、B。打开装稀H2 SO4的分液漏斗的活塞 ,让H2 通过整套装置 1分钟。 (可在B处尖嘴导管口点燃H2 验纯 )2 3 夹上A、B夹 ,放入适量NaOH溶液至液面D处 ,观察。2 4 拆下U型管上的双孔塞 ,观察。3 改进后的优点3 1 实验现象明显。如不拆下双孔塞 ,…  相似文献   

18.
一、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的改进及教学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为托里拆利玻璃管,B为粗、短玻璃管,C为乳胶管,D为胶塞,E为与A管等粗的短玻璃管。实验时,将图1所示的装置倾斜灌入适量水银(用细铁丝排出残留的气泡,水银灌满胶管即可),用止水夹将胶管中部卡死,改为图2所示,固定在铁架台上(可仿照调拨仪器中的水平滑动配件装置,使A、B两管均可向上或下,向左或右移动,亦可用试管夹固定),松开止水夹,即为托里拆利实验了。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加选)第二册中铝的性质实验值得我们探讨。1 铝与碱的反应在实验4—2中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发现氢气的燃烧现象不明显。原因是试管的口径大,氢气的密度小,故在试管口很难保证有较纯的氢气,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加选)第二册中铝的性质实验值得我们探讨. 1铝与碱的反应 在实验4-2中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发现氢气的燃烧现象不明显.原因是试管的口径大,氢气的密度小,故在试管口很难保证有较纯的氢气,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