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学生对课本中一些枯燥的理论学习不感兴趣 ,而对化学实验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 ,我着重在实验课上下功夫。化学课有很多实验要学生自己做 ,有一些是老师演示的实验 ,我把一些比较容易做且现象十分明显的演示实验交给学生做。如 :在讲到氧气制法的时候 ,需要进行三个演示实验 :①给纯净的氯酸钾加热 ,较长时间后放出氧气 ;②给二氧化锰加热 ,长时间加热均不能得到氧气 ;③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在较低温度下就能迅速放出氧气。如果按教科书的安排 ,三个实验要做很长时间 ,同学们在长时间看这三个实验时…  相似文献   

2.
现用初三化学教材中,演示“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作用”的实验时,用三支试管做实验,其中用两支试管分别给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加热,以带火星木条证明未放出氧气以后,将二氧化锰倒入氯酸钾,再用带火星木条证明放出了大量氧气,这样做不免费时费力。若将试管予以改进,便可将后两个实验“合二为一”。只用一支试管,操作简便,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3.
1 直观演示 ,在观察中诱发创造性思维化学演示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充分体现了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显著特点。其演示实验既直观形象 ,又鲜明生动 ,以极强的吸引力和操作示范性成为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形式。例如在帮助学生建立催化剂概念时 ,教师演示 :在一试管的口部和底处分别放少量的二氧化锰、氯酸钾 ,然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是否着火和燃烧 ,要求学生回答 :为什么先给二氧化锰加热 ,用带火星木条试验不着火 ;而给氯酸钾加热至熔化、沸腾 ,把木条放进管内 ,其火星…  相似文献   

4.
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丰富和加深了认识,再用它指导实践。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这个认识规律,它可以使学生容易懂,学得会,记得牢。以下谈几点个人的做法和认识。一、要做好演示实验。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实践。通过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直接看到化学现象,有利于说明问题或树立概念,这是讲好化学课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初中化学里讲加热氯酸钾(KClO_3)制取氧气(O_2)时,使用二氧化锰(MnO_2)做催化剂。关于加热KClO_3可以分  相似文献   

5.
初中化学中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课堂演示实验用氯酸钾加二氧化锰加热分解的方法,其目的除重点讲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种方法外,还以此引出催化剂的概念,作用等内容。本文重点讨论氯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反应中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度及实验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演示实验占用时间长及效果不直观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反应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仪器石棉网 ( 3张 )二、药品氯酸钾 二氧化锰 木条 火柴三、装置见附图。附图 实验装置四、实验步骤如附图 ,在A石棉网上放少量氯酸钾 ,在B石棉网上放少量二氧化锰 ,在C石棉网上放少量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接触三张石棉网的药品。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MnO2△ 2KCl+3O2 ↑五、实验现象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氯酸钾 ,有火星闪烁 ,但木条不复燃 ;接触二氧化锰 ,木条无变化 ;接触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火星闪烁剧烈 ,木条复燃。六、说明传统的方法是先加热氯酸钾 ,而且须等到氯…  相似文献   

8.
如何利用学校仅有的实验条件向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1 当实验第一次出现时 ,尽可能地让学生看得清楚 ,感受得真切。1 1 对于现象在瞬时就消失了的演示实验 ,要重复做几次。现象一现象二现象三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氢气在空气中爆炸 淡蓝色的火团 放出大量的热  以上这三个实验中的现象 ,无论是耀眼的强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还是淡蓝色的火团等 ,…  相似文献   

9.
现行初中化学课本第二章共选入十个演示实验,其中关于氢气的制取和性质的演示就有八个。可见做好这些演示对于加强“双基”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科学态度以及提高学习兴趣等方面意义重大。笔者仅就“氢气吹肥皂泡”、“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点燃爆炸”的实验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一、抓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采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 .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则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其反应原理用文字表示如下 :氯酸钾 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 +氧气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在牢记反应原理的同时 ,要记住氯酸钾、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三种药品的颜色 .二、抓收集检验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取决于该气体的性质 .凡难溶于水的气体 ,通常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 ,故可用排水法收集 ;又因为氧气密度…  相似文献   

11.
按照初中化学课本的演示步骤,采用实验[1-6],实验[1-7],实验[1-8]三个实验验证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作用,继而归纳出催化剂的概念,操作复杂,花费时间长,观察现象不连续,对比不直观鲜明,而且还有副反应发生,若将上述三个实验同时演示,改用CuO作催化剂,可避免或减少这些缺点.  相似文献   

12.
一、明确实验的目的性教材里安排的每一个演示实验都有一定的教学目的。课任教师上课前一定要把握好怎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以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如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盛氧化铜的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为什么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后再加热?怎样进行加热?实验现象如何?反应停止为什么撤去酒精灯后还要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进行实验,既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现象,又能够突出实验重点,分析实验现象,讲清实验原理,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实验操作规律。二、重视实验的启发性教师演示实验不能…  相似文献   

13.
一、二氧化锰催化作用实验的改进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本《氧气的制法》一节 ,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是通过三个实验 ,分别进行三次操作才能得出的。该实验有如下弊端 :操作次数较多 ;因分步实验对反应速率的比较 ,明显度较差 ;第三次实验给氯酸钾加热到未放出氧气 ,再通过加入二氧化锰放出氧气 ,尺度难于把握 ,且该实验仅能说明二氧化锰能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放出氧气 ,而无法证明反应速率快慢这一问题。对此我设计了如下实验 (如图 1 ) ,在变形的具支试管内装入氯酸钾 ,而在里面的小试管中装入等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  相似文献   

14.
“实验室制取氧气”是中学化学实验中一个重要的实验 .掌握好它将 1为以后学习制取其他气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中要重点掌握如下四个方面 .一个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采用加热固体法来制取 .其药品有氯酸钾或高锰酸钾 .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则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其反应如下 :氯酸钾 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 +氧气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二种方法1 收集方法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 ,可用排水法收集 ;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 验满和检验方法( 1 )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 ,如…  相似文献   

15.
初中教材“氧气的制法”中,提出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介绍了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并放入少量二氧化锰来加速反应的进行.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着催化作用.教学中一般采用先单独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观察反应结果,再加热二者的混合物观察反应结果.这对于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牢固的概念很有必要。但如果实验条件控制不好会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在此我们将有关实验的条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用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常伴有白色烟雾产生,这对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是一个难以理解的现象.为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氧气的性质,实验中必须防止白色烟雾的产生.本文结合实验就白色烟雾的产生及其性质作一些初步的探讨.1.是白雾还是白烟首先,我想知...  相似文献   

17.
关于催化剂的演示实验,现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普遍是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进行演示的。例如氯酸钾分解制氧气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能很快放出氧气。这两个实验都表现出了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但是在实验中我们很难看到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用重铬酸钾做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的变化过程能比较直观地表现出来。一、实验内容1.仪器和药品试管(15×150),重铬酸钾(AR),过氧化氢(AR),天平2.实验操作(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ml蒸馏水,1ml10%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18.
a.氢气性质(比空气轻)的演示实验改进。我们用实验证明氢气比空气轻时,一般都吹肥皂泡,但若只根据书本上演示,氢气的流速控制不好,肥皂泡很难吹好,难度较大。但如按图1演示,则做起来轻松,现象明显、效果好。 b.用实验证明金属活动顺序时,常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如证明"锌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锌可以置换铁,铁可置换铜",采用锌片浸入铁盐的溶液中,再将铁片浸入铜盐的溶液中,这样做,因为锌、铁都是银白色,现象不太明显。我采用磁铁吸引锌片(不能吸引),将薄锌片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一会儿取出,干燥,再用磁铁吸引,则…  相似文献   

19.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是初中化学里一个重要实验。做好这个实验,既可巩固已学过的基本操作知识,又可为今后气体制取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欲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应抓住以下四个方面:一抓反应原理1.所用药品为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2反应原理氯酸钾在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到较低温度就能迅速放出氧气。其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锰u?I。O,)氨酸钾——氯化钾十氧气而6…加热火和mf高锰酸钾一般加热到较低温度就可以迅速分解放出氧气C其反…  相似文献   

20.
做好氢气的燃烧及氢气与空气混合爆炸实验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缺点。经过实验 ,采用塑料袋为实验器材 ,并改进操作方法 ,使实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