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别物质时 ,一些同学常被不加试剂类的习题“将”上“一军” .其实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思想方法 ,找出被鉴别物质的“个性” ,解题时是完全可以化难为易的 .本文拟通过对这类习题中两个不同个案的解析 ,帮助同学们构建解题的正确思路 .例 1 不另加试剂 ,鉴别出MgSO4、NaOH、BaCl2 、CuSO4、K2 SO4五种溶液的先后顺序是 . 解析 五种溶液中 ,只有CuSO4溶液呈蓝色 ,其余均无色 ,可鉴别出CuSO4.若用CuSO4溶液去确认BaCl2 溶液并不困难 ,但无法再用BaCl2 溶液去逐一鉴别出MgSO4和K2 SO4两溶液 …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教学中体会到 ,在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本的 [实验 1 -1 6]中 ,将氯水改为氯的四氯化碳(或苯 )溶液 ,省去注入汽油 (或四氯化碳 )一步 ,更为合适一些。理由如下 :a .新制的饱和氯水的成分是氯单质、盐酸、次氯酸。在课本中已明确介绍次氯酸有强氧化性。那么解说、分析氯水与溴化钠和碘化钾的反应 ,势必要在氯单质、次氯酸何者与之反应上费番口舌。事实上 :Cl2 2NaBr =2NaCl Br2Cl2 2KI=2KCl I22NaBr HClO HCl=2NaCl Br2 H2 O2KI HClO HCl=2KCl I2 H2 O都是可能发生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1 实验改进目的形象地说明Cu2 和C1-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 ,作定向移动。C1-向阳极移动 ,在阳极上失去电子 ,生成氯气 ,Cu2 向阴极移动 ,在阴极上得到电子而析出铜。2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电解氯化铜实验1,2 阴阳极碳棒 3 12 5mL烧杯 4 10 %CuSO4 溶液 5 2 0 %NaCl溶液 6 带孔的固定隔板 7 浸透琼脂的滤纸8 带孔的活动隔板 9 阳极室带孔的塑料盖板3 实验过程a .琼脂隔墙的制作①制琼脂 :0 .5g琼脂用 15mL水泡胀后 ,加热制成溶液 ,再加入 0 .5gKNO3 溶解 ,以增强导电性 ,冷却到粘绸状。②将滤纸…  相似文献   

4.
七彩灯     
七彩灯四川省江油师范学校胥光勇(621709)根据焰色反应原理,筛选能溶于酒精的金属盐,制成多种焰色的酒精灯。一.制作和使用1.把适量的KI、NaI、CuCl2、Cu(NO3)2、SrCl2、CaCl2固体(化学纯)分别溶解于六只盛有工业酒精的烧杯里...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盐的组成元素中一定不含氢元素(B)任何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数一定相等(C)能导电的溶液中一定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D)凡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2 0 0 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题)2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 ,正确的是 (   ) .(A)HCl=H+ 1 +Cl- 1      (B)Na2 CO3=2Na+ +CO2 - 3(C)Ca(OH) 2 =Ca+ +2OH- (D)CuCl2 =Cu2 + +Cl2 - 2 (2 0 0 1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题)3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且质量相等的盐酸完全反应后 ,所得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相似文献   

6.
1 实验装置图如下 :A 针头及输液管 B 软木塞 (下端带湿的红色布条 )C 特制烧瓶 D 分液漏斗 E、F 15 0ml广口瓶G 浓NaOH溶液 H 烧杯 L 安培瓶胶塞2 实验步骤2 1 课前准备2 1 1 向特制烧瓶中加入KClO3 一满药匙 ;2 1 2 向分液漏斗中注入浓盐酸 ;2 1 3 向F、H中注入浓NaOH溶液 ;2 1 4 按图示连接仪器。2 2 课堂演示2 2 1 取一块红湿纱布 ,用在大头钉固定在软木塞B的下端 ,并塞好塞子 ;2 2 2 开启K1,开启K2 ,使HCl与KClO3 混和。再关闭K1、K2 ;2 2 3 当Cl2 充满特制的…  相似文献   

7.
Na_2O_2与CO_2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辽宁普兰店市三十八中(116200)贺万斌教师进修学校候英杰实验装置:A.稀盐酸B.Na2O2层C.CaCl2层D.CaCO3层E.棉花具体做法;将一支有破洞的试管底部垫上少许棉花,在棉花上部放入少量团体CaC?..  相似文献   

8.
一、1 D  2 B  3 C  4 B  5 D  6 B  7 B  8 D  9 D  10 B  11 D  12 C  13 C  14 B15 D  16 C  17 A  18 D  19 C  2 0 B二、2 1 B、D  2 2 A、D  2 3 C  2 4 B、C  2 5 B、D三、2 6 四  11  2 7 ( 1)物理  ( 2 )排水集气  ( 3) 3Cu +8HNO3=3Cu(NO3) 2 +2NO↑ +4H2 O2 8 ( 1)e  ( 2 )c  ( 3)a  ( 4)b  ( 5 )g  ( 6 )h  2 9 甲 :K2 CO3(或Na2 CO3) 乙 :紫色石蕊试液  30 可能是  31 ( 1)Fe2 O3 FeCl3  ( 2 )CuO Cu…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化学中 ,要求在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上掌握一些常见的重要的离子的鉴定 ,像SO2 -4 的鉴定方法。在初中是这样讲的 (试用教材、教改实验试用教材、课本 ) :“在有少量稀H2 SO4 的试管里 ,滴入几滴BaCl2 溶液和稀HNO3,观察发生的现象。 (生成不溶于稀HNO3 的白色沉淀 )H2 SO4 BaCl2 =BaSO4 ↓ 2HCl,此反应可用于检验H2 SO4或由电离时能产生SO2 -4 的化合物。”而高一课本则是 :“在分别盛有H2 SO4 、Na2 SO4 、Na2 CO3 溶液的试管里 ,各滴入少量BaCl2 溶液 ,在 3支试管里都有白色沉…  相似文献   

10.
一、变质原因分析(一)易与空气中CO2作用而变质1.可溶性氢氧化物,如NaOH、KOH、Ca(OH)2、Ba(OH)2等。2.部分碱性氧化物及过氧化物,如Na2O、K2O、Na2O2、K2O2等。3.部分水解显碱性的盐或溶液,如NaAlO2溶液、Na...  相似文献   

11.
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性质实验 ,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试根据附图 ,回答下列问题 :附图 喷泉实验1 .在图A的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 ,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   )。A .HCl和H2 O B .NH3 和H2 OC .NH3 和汽油D .CO2 和NaOH溶液2 .在图B的锥形瓶中 ,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 ,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   )。A .Cu与稀盐酸B .NaHCO3 与NaOH溶液C .CaCO3 与稀硫酸D .NH4HCO3 与稀盐酸3 .在图B的锥形瓶外放一水槽 ,锥形…  相似文献   

12.
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 ,大多是在溶液中通过离子之间的交换而实现的 .因此 ,运用离子的性质分析以下五类问题 ,往往比运用物质性质更便捷 .一、溶液导电性变化分析例 1 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Ba(OH) 2 溶液中 ,溶液导电性明显减弱的是 (   ) .(A)盐酸    (B)Na2 CO3(C)Na2 SO4 (D)H2 SO4分析 溶液导电性的强弱 ,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多少 .盐酸加入到Ba(OH) 2 溶液中 ,盐酸中的H+ 与Ba(OH ) 2 溶液中的OH- 结合成H2 O ,溶液中的OH- 减少了 ,但新增了Cl- ;Na2 CO3、Na2 SO4 加…  相似文献   

13.
题目 :有A、B、C、D四种可溶性化合物 ,它们分别由Ag+ 、Na+ 、Ba2 + 、Cu2 + 、Cl-、SO2 -4 、NO-3 、OH-八种离子中的两种组成 (每种离子只选一次 ) .将A、B、C、D四种化合物的稀溶液按以下方式混合后的现象为 (微溶物视为可溶 ) :( 1 )A +B白色沉淀( 2 )B +D白色沉淀(3)C +D蓝色沉淀根据以上事实推断A :,B :,C :,D :.( 2 0 0 2 ,天津市中考题 )分析 :该题目主要是考查常见碱和盐的溶解性 ,以及它们的溶液相互反应后的特征现象 .该题目的参考答案为 :A :AgNO3 ,B :BaCl2 ,C :NaOH ,D :…  相似文献   

14.
一、错写离子的电荷数错例 1 CuSO4 =Cu SO4 -分析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要熟记 ,不能仅注意电荷守恒 .铜离子带 2个单位正电荷 ,硫酸根离子带 2个单位负电荷 .正确式 CuSO4 =Cu2 SO4 2 -错例 2 NaCl=Na1 Cl1-分析 当阴阳离子的电荷数为“1”时 ,“1”省略不写 ,只写 、-号 .正确式 NaCl=Na Cl-二、错写电荷符号错例 3 CaCl2 =Ca 2 2Cl-1分析 离子所带电荷数的表示方法与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不同 ,书写离子符号时 ,表示电荷数目的数字应写在前面 ,表示电性的符号应写在后面 .钙离子应…  相似文献   

15.
林秋华  李宝惠 《化学教学》2000,(3):44-44,27
常温下 ,镁条不仅能在酸性盐溶液 (NH4Cl、(NH4) 2 SO4、NH4NO3)里反应 ,而且能在中性盐溶液 (NH4AC、NaCl、Na2 SO4、NaNO3) ,甚至在碱性盐溶液 (NH4HCO3、NaHCO3、Na2 CO3)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笔者曾做过如下实验 :1 .在室温下 (2 0℃ ) ,将NH4Cl、(NH4) 2 SO4、NH4NO3、NH4Ac、NaCl、Na2 SO4、NaNO3、NH4HCO3、NaHCO3、Na2 CO3配制成 1mol/L的水溶液。2 .取 1 0支试管 ,分别盛放 4mL上述 1 0种溶液 ,再取一支试管盛 4mL蒸馏水做参比 ,然…  相似文献   

16.
1 实验用品  铁钉数枚、铜片一小块、 8mol·L-HCl、煮沸过的 8mol·L-NaOH溶液。2 实验操作2 1 如图示连接好装置 ;2 2 关闭止水夹A ,打开B ,加入药品 ,反应一段时间 ,排净装置D内空气 ;2 3 打开A ,关B ,C内FeCl2 溶液在气压差下排入D中 ,有白色Fe (OH) 2 生成。3 原理3 1 加入Cu片 ,构成Fe Cu HCl原电池 ,加快反应速率 ,使H2 压强增大 ,以便FeCl2能由C至D。3 2 利用H2 排除空气 ,使生成Fe (OH) 2在无氧气环境下进行 ,从而清晰地较长时间地观察到白色Fe (OH) 2 沉淀…  相似文献   

17.
由于高一新教材 (P 3 8)要求讨论如何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对于CaCl2 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能否产生沉淀成为争论焦点。有人认为 ,酸性气体二氧化碳通入CaCl2 溶液不会产生沉淀 ,即不发生反应 :CO2 +H2 O +CaCl2 =CaCO3 ↓ +2HCl同理反应 :NaHCO3 +CaCl2 NaCl+CaCO3 ↓ +HCl亦不会发生。然而事实是将CaCl2 溶液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有白色CaCO3 沉淀生成。为什么会有沉淀产生呢 ?一、定性探讨碳酸氢钠溶液中既有水解平衡 :HCO- 3 +H2 OH2 CO3 +OH- ①又有电离平衡 :HCO…  相似文献   

18.
题目 :喷泉是一种常见自然现象 ,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 图 1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 .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 ,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 .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   )(A)HCl和H2 O(B)O2 和H2 O(C)NH3 和H2 O  (D)CO2 和NaOH溶液2 .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 ,并设计了如图 2所示装置 .( 1)在图 2的锥形瓶中 ,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 ,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A)Cu与稀盐酸(B)NaHCO3 与NaOH溶液(C)CaCO3 与稀硫酸(D)NH4HCO3 与稀盐酸( 2 )在图 2…  相似文献   

19.
一题三解法     
题目:有不纯的CuCl2,质量为13.5g,与适量AgNO3溶液反应,可生成29g沉淀。则该CuCl2中所含的杂质为下列中的(  )。A.KCl B.CaCl2 C.BaCl2 D.NaCl解析:本题若按常规思路解题,非常繁琐,甚至无从下手。如果用元素守恒法、中间值法或尝试法解,则较为方便。解一:元素守恒法根据氯元素在反应物与生成物中的质量不变。29gAgCl沉淀中含氯的质量为:29g×35.5g/mol143.5g/mol=7.17g13.5g纯CuCl2中含氯的质量为:13.5g×71g/m…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教与学》2003,(3):41-4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 3 Mg~ 2 4 Cl~ 35 5 Ca~ 4 0 Fe~5 6 Cu~ 6 4一、选择题 (共 32分 ,每小题 2分 )1.下列变化中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酒精挥发     (B)矿石粉碎(C)冰雪融化 (D)白磷自燃2 .下列物质中 ,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空气  (B)石墨  (C)水银  (D)胆矾3.下列物质中 ,属于盐的是 (   ) .(A)H2 SO4 (B)CaCO (C)NaOH (D)HgO4 .电解水的实验证明 ,水是由 (   ) .(A)氢气和氧气组成(B)氢分子和氧分子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