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通项公式求解二项展开式中某些特殊项,是二项式定理中通项的重要应用,一般包括求特定项、常数项、有理项及系数最大、绝对值最大的项等等.  相似文献   

2.
我们可以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求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比如:常数项,有理项,矿项等),而求三项式、甚至多项式展开式的特定项就有些复杂了,这里。我们通过几组例题,探讨一下求多项式展开式中特定项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数字电子技术中的逻辑问题分完全描述与非完全描述两种。在非完全描述逻辑函数中出现了两类特殊的最小项——任意项和约束项,它们又统称为无关项。任意项、约束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设计逻辑电路时必须认真区别,但就它们对逻辑函数的影响而言,又可以不加区别。本文通过实例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注意 二次项系数a不能为0,一次项系数b和常数项c可以取任何实数.  相似文献   

5.
范莉 《现代语文》2009,(11):9-13
本文首先界定了“负极项”的概念,然后从多个角度,运用语言实例来论证了负极项是一个涉及多个层面的研究课题。对负极项的深入研究必定能加深我们对自然语言系统中的形态、语义、句法、语用、语言共性与个性等众多重大问题的认识。最后,简介和评述了现有国内外研究对负极项问题的探讨,并指出国内关于汉语负极项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二项展开式的指定项或指定项的系数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内容,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研究二项展开式的任意项及其系数求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注意 二次项系数a不能为0.一次项系数b和常数项c可以取任何实数.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比值的过程中 ,发现两类规律 ,一类是两个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比值 ,另一类是等差数列前m项和与前n项和的比值 .1 .设等差数列 {an}的首项为a1,公差为d1,等差数列 {bn}的首项为b1,公差为d2 ,它们前n项的和分别为Sn、Tn,则它们前n项和的  相似文献   

9.
在通项问题上,人们往往有一误区,认为给定了通项的前若干项,通项就被惟一地确定了,其实不然。以级数为例,给定级数通项的前任意有限项,级数均不能被惟一确定,并给出有关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0.
数列的项与通项在数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项是组成数列的元素,项是通项的具体化,项又是发现通项的第一手材料.通项反映了数列中项的共性特征,这种共性特征又常常是解数列题的根本.项是数列的个性特征,常常是解数列题的思维起点.通项与项的这种关系,在解数列题中有着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运用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动用高斯函数[x]的性质,通过类比隔项等比数列,给出了隔项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  相似文献   

12.
照应是英语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篇章结构中,照应涉及两个语言项目:照应项和被照应项。照应项和被照应项构成照应链,形成一种粘合结,有效地连接语篇,使语篇更具粘合力。照应包括人称照应、批示照应和比较照应。然而,照应如使用不严密,可导致歧义现象,对英语学习造成很大障碍。  相似文献   

13.
纵观历届高考数学试题,对二项式定理的考查有二项展开式的系数问题,特定项系数问题;也有考查两个二项展开式的积、三项展开式的特定项系数问题;另外还有一些与其他知识综合运用的问题.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所有这些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Tr+1=Cnran-rbr这一题根而层层展开的.下面结合一些典型试题对通项公式的应用作以阐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中项公式中发展而得。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教材第一册 (上 )第 1 4 0页第 2题第 4小题 :已知数列 an 、 bn 的通项公式分别为an =an+2 ,bn=bn+1 (a ,b是常数 ) ,且a>b ,求这两个数列中序号与数值均相同的项的个数 .这是求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问题 ,但这道题要求序号与数值均相同 ,通常数列的公共项问题只要求数值相同 ,并不要求序号相同 .现举两例说明数列公共项问题的基本解法 .例 1 数列 an 与 bn 的通项公式分别为an =2 n,bn =3n +2 ,它们的公共项由小到大排成的数列是 cn ,求 cn 的通项公式 .解 设am =bp,则 2 m =3 p+2 ,am+1 =2 …  相似文献   

16.
在通项问题上,人们往往有一误区,认为给定了通项的前若干项,通项就被惟一地确定了,其实不然。以级数为例,给定级数通项的前任意有限项,级数均不能被惟一确定,并给出有关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7.
传统词项逻辑推理有许多不适用于空词项,性质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和9个直言三段论有效式只有预设主项或谓项存在才成立。传统词项逻辑用自然语言进行描述,常常使人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用谓词逻辑理论将其形式化一步一步地进行演算,人们就会感到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8.
求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我们学过直接法(或公式法)、拆项分组法、裂项相消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等,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前几项猜出前n项和公式,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学了导数以后,我们还可以用求导的方法求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  相似文献   

19.
对于等式∑∞n=1xn/n=-ln(1-x),x∈[-1,1),在实数范围内应用时可以得到一些数项级数的和;而在复数范围内应用时不仅可以得到一些数项级数的和,还可以得到一些函数项级数的和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20.
文[1]对k重叠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作了探讨,通过探究,笔者将给出k重叠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