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作家肖复兴曾经说过“读书可以寻找一块洁净的宿营地,能安置我们的灵魂;可以寻找一方明亮清澈的夜空,让我们的梦能毫无顾忌地尽情飞翔。”可见,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会了读书,就学会了阅读人生。读书可以使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习作素材,使读书为己所用,为习作所用。要写好作文,就要好好读“书”,指导学生学会读有字书和读无字书。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由此,“读整本的书”便进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探索的领域。如何引导?开展班级读书会,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班级读书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的阅读活动,由老师指定或师生共同确定一本书,  相似文献   

3.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每个时期的思维发展特征都是不同的。对于“读书”而言,许多家长都存在困惑,由于不了解孩子处于怎样的心理发展时期,所以不知道读怎样的书,怎样的阅读方式才能适应孩子当时的思维发展特点。读书如果能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那么,教师怎样帮助学生读好一本书呢?  相似文献   

5.
叶雪冰 《教学研究》2008,(6):562-564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由此,“读整本的书“便进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探索的领域.如何引导?开展班级读书会,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班级读书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的阅读活动,由老师指定或师生共同确定一本书,共同阅读,然后在班上进行讨论和延伸活动.为让“读整本的书“落于实处,应精心设计读书会的流程,让每一次读书之旅成为奇异的心灵之旅.……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有些人一提起阅读就要让学生读名著,读经典,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高品位、高格调的作品都塞进学生脑中。问题是这种做法现实吗?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向学生推荐阅读内容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  相似文献   

7.
读自己的书     
自从书籍出现以来,读书的园地里百花纷呈、千姿百态。然而正如有人喜爱牡丹、有人钟爱兰惠、有人倾心菊花一样,各人的读书选择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光菊花也还有“西厢待月”“贵妃醉酒”等众多个品种,这就更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了。因此,有经验的读书人都知道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寻找自己喜爱的书来读,读需要的书。读自己的书,就是从自己的喜爱去读书。每个人由于性情、经历、学养的不同,形成了各人千差万别的喜爱和审美标准。因此读书就应该从自己的这一“个性”出发,才能读出自己的特色来。我自己长期以来喜爱读一些有生活意蕴…  相似文献   

8.
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读“活”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  相似文献   

9.
<正>第一次听到方有林教授的“一周一书”读书活动,我觉得这个提法特别好,读上去朗朗上口,好听好记。我甚至还和方教授冒昧提议:“您贵姓方,您的阅读推广活动或者也可名之曰‘读书有方’?”作为“一周一书”活动的亲历者,我不吝于承认自己的菲薄: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虽然“身在此山中”,但对方教授阅读推广活动背后的思考并未深思。近日,方教授《阅读力晋级:“一周一书”启示录》出版,拜读之后,我意识到了“一周一书”这个概念的不可取代性及其背后深刻的学理性因素,许多实践操作背后所依托的思想殿堂在我眼中也逐渐连成一片,呈现出清晰的图景。  相似文献   

10.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心灵需要抚慰的时候,置身书的天地无疑是一种放松与休息。读书是快乐的,让心灵在书中憩息吧,因为——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享受  相似文献   

11.
<正>在学生的精神成长史中,阅读扮演着重要角色。当下学生并不缺乏课外读物,市场上随处可见的推荐书目琳琅满目,然而不想阅读、不会阅读、浅表阅读等顽疾依然存在。如何让课外书变成学生爱不释手的手边书,教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是读什么,而是怎么读。本文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快乐读书吧”为例,浅谈指向雅读培育的整本书阅读探索。雅读培育旨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实践活动,渗透相应的阅读策略,为主动阅读“搭桥铺路”,为深度阅读“拉线画圆”,为链式阅读“穿针引线”,从而实现从课外书到手边书的精神跨越。  相似文献   

12.
古往今来赞美书的诗句很多,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等,它们都集中体现了书的美丽,同时也阐述了阅读的愉快,生活的魅力。小时候,爸爸经常教我唐诗,记得在学“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时,我就问爸爸“为  相似文献   

13.
吃书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从小就爱读书,可是我读书的兴趣却是从吃书开始的。妈妈告诉我,我二三岁时,有一次,和妈妈一起坐在沙发上,妈妈给  相似文献   

14.
书的随想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格言无疑说出了读书的重要性。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在许多如意和不如意的日子里,书给了我面对人生的力量和勇气。读书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撷取。儿时的我酷爱读书,这里所说的书不是指课本,而是指课外书。书常常让我领略到另一个世界的风采,我的感情常常因为书中主人公的处境或喜或悲。在读《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时,我常被他那超乎寻常人的观察力和推断力所折服,他竟然能只通过华生脸上的胡子就能推断出他居所窗子情况,只通过靴子上的泥土就能判断出他去过哪儿。正是由于他的这种能…  相似文献   

15.
书的缘分     
傅平凡 《江西教育》2023,(48):14-15
<正>“每本书都要读完吗?”“是专心读一本书,还是同时读一些书?”“书读不懂,要怎么办?”在语文课上,学生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多年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阅读习惯,规定我们该读哪些书,但读书其实是一件令人放松的事,我的建议是——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书应是一件乐事。就像看电影要关注字幕、配音、清晰度,买衣服要看设计、面料、版型,看书也要仔细对比出版社、翻译家,多参考其他读者的评论,还要摸一摸书的质感,看一看书的装帧设计,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话题汗牛充栋,无以计数.但那些提纲挈领、言简意赅、充满辩证法的读书精见,总给人以开窍生慧之点化,醍醐灌顶之禅悟. “多”与“少” 俄国诗人杜勃罗留波夫,在一首自勉诗中说,要“在一天之中把这个图书馆里的书都读光”,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的确表明了他要多读书的决心.单是13岁那年,他就阅读了410种书.我国唐代诗人杜甫也有句“读书破万卷”的名言.无疑,这种笃信治学、志在高远的求知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7.
读书并非所有人共同的乐趣,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一看书就头痛”。可是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永远是人生的赏心乐事之一。即便是在如今的喧嚣红尘中,阅读仍然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一有机会就会沉醉于自己喜好的书中,梦着他们的梦,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在他们眼中书籍确实就像“艳于西子”的故人,以至于“晨昏忧乐每相亲”。在某种意义上,这些读书人确实称得上是真正的书的“痴情者”。此类“痴情者”大致有三大特征,其一,抱有“为读书而读书”的目的;其二,善于选择好书来读;其三,读后有较多的感悟。抱着为读…  相似文献   

18.
静夜读书     
白日的喧嚣在许多地方虽然还在夜晚延续着,但毕竟安静多了。尤其是当家人及邻居都进入梦乡的时候,这真是读书的黄金时间。有时候先不开灯,连烛影也不要,闭上眼睛,让思想的野马尽情奔跑在茫茫无际的天宇。黑夜,是一种美,美在迷朦,美在含蓄。像帕斯卡所说:“人类看不见笼罩的虚无,同样也看不见吞没他的无穷。”一切是有,一切是无;心有即有,心无则无,似佛道禅意。不是吗,黑夜里,隐去了过去繁杂的生活画面,默默中可伸展无限的思维,在一瞬间你可以到“太空”,又可以到眼前,天地时空任你驰骋。   坐在书桌旁靠在沙发上或…  相似文献   

19.
董煜宇 《教书育人》2006,(10):63-63
读书并非所有人共同的乐趣,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一看书就头痛”。可是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永远是人生的赏心乐事之一。即便是在如今的喧嚣红尘中,阅读仍然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有机会就会沉醉于自己喜好的书中,梦着他们的梦,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快乐着他们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读书能促进人的成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身为教师,应努力营造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积极倡导“与书为伴”“与书交友”的生活方式,把“读书是一种需要”提升为“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责任”和“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去享受阅读,享受教育,让读书来美化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