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国外对因特网上信息计量方法和分析的研究概况 ,主要包括引文分析 ,对现有几种计量方法的评价 ,网络影响因子计算方法以及文献计量定律适合于现有模型等。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网络信息计量学”(Webometrics,或译为“网络计量学”)诞生10周年。1997年,丹麦学者T.C阿曼德(T.C.Almind)等人在《万维网上的信息计量分析:网络信息计量学的方法探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Webometrics这一术语,并认为“信息计量学的各种方法完全可以用于万维网上的信息计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主题分析的方式,梳理了近10年国内图情领域的网络舆情研究,发现使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等方法对网络舆情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已比较成熟,而从内容层面探讨图情学科如何应用网络舆情提供服务方面的理论支撑薄弱,图情领域针对网络舆情的研究目的、理论支撑、技术方法乃至应用价值尚存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基于计量方法的学科信息门户资源采选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信息门户建设中的资源采选是保证服务质量的首要环节,针对目前资源采选中定性标准和方法的不足,该文提出建立基于计量方法的学科信息门户采选机制,拟从网络计量、网络引文分析等定量方法的角度完善学科信息门户的资源采选机制。  相似文献   

5.
网络计量学:互联网上的文献计量学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网络计量学是文献计量学的拓展。这篇论文介绍了网络计量学在互联网上信息分析与测量的标准方法。论述利用Web开发技术,在网上进行计量设计、计量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以国内7大类共275个图书情报学网站为研究样本,依据"相关网页数量"、"总入链数"、"网络影响因子"等定量指标,采用布拉德福定律方法、百分比补偿法和网络影响因子方法等信息计量方法,对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核心网站进行测定,并对不同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网络影响因子等网络信息计量指标完全可以应用到网络信息资源评价当中。  相似文献   

7.
网络事件案例库建设与案例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网络舆论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但当前对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和预警、控制机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络事件往往是网络舆情形成的关键诱因,其传播和讨论对推动网络舆情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半自动方法自动采集大量网络事件案例相关信息,包括网络事件的发展、传播过程和相关网络文献,建立网络事件案例库,开发了对案例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统计、聚类和信息计量等分析工具,并实现了分析结果的可视化.以网路事件案例库为支撑,本文分析网络舆论的传播要素和传播规律,探讨了网络事件的监控预警和引导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用户查寻行为的计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网络环境下用户的各类查寻行为,如用户查寻的次数、用户查寻词的数量、用户翻看查寻结果情况、布尔检索式的使用以及修改初始查寻式等方面的计量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不同用户查寻行为的研究模式、方法及其应用。同时,对未来用户查寻行为计量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知识传播网络结构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梳理分析了网络结构计量的相关学科理论:图论、复杂网络、社会网络、信息计量,认为图论等相关数学知识是研究网络结构计量的基础.然后,将不同学科的研究还原到最原始的图,按照"点→边→子图→图"的分析思路建立了包含个体级、局部级、全局级三层指标的网络结构计量框架,进而结合互联网知识传播的特点构建了互联网知识传播网络结构计量指标体系.最后,借助于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针对小木虫论坛数据进行了互联网知识传播网络结构计量实证分析,提炼总结了现实互联网知识传播可能表现出的一些规律、现象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共词网络是科学知识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总结了针对学科的共词网络研究的方法、程序和图谱绘制流程,采集了1900~2012年图书馆与情报学领域国际期刊的数据,将其中的高频关键词利用学科共词网络图谱展示出来。在剖析网络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得到7个子网络,其主题分别对应于知识管理、图书馆、信息检索、信息技术、文献计量、信息政策、电子商务等,7个图书馆与情报学领域的热点主题基本都是图书馆与情报学目前研究的热点主题。本文还设计了主题-主题共现矩阵,使用了以主题本身为节点的主题层级的网络图谱揭示了这七个主题之间的关联,分析了七大热点主题的核心关键词词频随着时间变化的演化图谱,最后着重对学科共词网络的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数据与数据之间通过富含语义链接的方式形成了有价值的数据网络,在以语义网为核心的网络架构中,网络资源的语义化结构、细粒度描述、数据关联等特性对数据加工及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组织的处理对象及外延发生着变化,信息组织工具不断丰富且功能趋于统一。本文依据信息组织的不同功能和处理流程可以将其细分为资源层、元数据记录层、词表层,分别对各个层次的特点、变化及其未来发展进行分析,认为从文本中准确提取出反映语义含义的特征项是当前信息组织的关键问题,元数据集、知识组织系统成为词表的主要构成,知识组织系统呈现出描述对象概念化、语义关系多样化、描述语言形式化、数据开放关联性四大特点。图3。参考文献23。  相似文献   

12.
对综合性文献数据库大学生用户心智模型的影响因素和效应进行探索。研究采用实验法收集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数据。61名大学生参与了此项试验。研究表明:①用户心智模型影响因素方面:网龄和认知风格是造成差异的两个重要因素。就网龄而言,高网龄组的心智模型平均得分高于低网龄组,体现在内容认知、用户负面情感和用户正面情感3个维度。就认知风格而言,场独立组用户的心智模型得分显著高于场依存组,体现在用户界面功能认知维度。年龄的不同对用户心智模型及其各个维度均未产生差异。此外,虽然性别、学科、年级、使用频率、学习风格在用户心智模型整体上没有差异,但却在相应的维度上有差异。②用户心智模型效应方面:用户心智模型在用户特征与用户检索绩效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就网龄变量而言,用户心智模型起着完全中介效应;就用户认知风格变量而言,用户心智模型可能起着部分中介效应(仍有待今后进一步验证)。本研究可为大学生个性化信息素养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信网络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安全是网络应用的重要保证。本文从信息的存储、用户人网、存取权限、防火墙、数据加密五个方面介绍了网络中信息安全的技术保证,切合实际地给出了一些解决网络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全面支持用户参与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发挥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能的内在要求。以用户参与为视角的服务研究能为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带来新发现,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 通过网络调查,构建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中用户多元角色参与的分析框架,揭示其支持用户参与的服务现状;选择服务平台并制定用户参与任务,采用用户测试和半参与式观察的方法记录和分析用户完成参与任务的过程,最后进行各类问题的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结论] 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支持用户参与的服务功能不完善,存在较多易用性和可用性方面的问题,可从顶层设计、服务功能和用户体验3方面予以优化。  相似文献   

15.
王仁武  袁毅 《图书馆论坛》2011,31(4):100-102
用户访问行为信息记录在Web日志中,通过对海量Web日志进行清洗、抽取和加载来构建用户行为数据仓库,并结合文章所提出的用户访问路径概率矩阵模型进行数据挖掘,可以实现智能化的用户行为监控,可以为用户提供及时优质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准确把握社交网络用户兴趣倾向,对用户进行分类并形成高聚合的用户群,对研究社交网络信息生态以及信息推荐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构造基于多维度的用户属性描述层次模型,根据模型数据需求从新浪微博抓取用户样本数据,对相关用户背景信息、用户博文信息以及用户行为信息的多维度属性下二阶变量进行量化,构造用户向量表达式,比较单一维度与多维度下的用户分类效果,进一步给属性赋予不同的权重值进行加权分析,在取得最优聚类效果后进行方差分析,对模型进行改进。[结果/结论]基于多维度属性加权后的用户聚类效果明显高于单一维度及多维度非加权条件下的用户聚类,且用户博文内容维度对于提高用户聚类效果的有效性最大。  相似文献   

17.
价值判断是网络信息归档保存的重要环节。作为一种前端控制手段,价值判断有助于网络信息生产者提高归档意识、记录组织历史、降低维护成本;有助于信息服务提供商通过科学筛选信息提高服务水平;有助于改善信息用户体验、保障用户权利。  相似文献   

18.
通过日志挖掘研究图书馆资源发现服务用户的搜索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日志挖掘的方法对图书馆资源发现服务用户的搜索行为进行研究。搭建一个搜索日志中间平台,用于产生和记录相关日志信息;用Java编写日志处理程序,将日志信息存储于MySQL数据库中;基于日志结果,从检索方式、查询语言与查询长度、分面点击、查询词修改等方面对用户搜索行为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图书馆资源发现服务的部署、应用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针对我国科研工作者获取国外学术信息过程中涉及的隐私保护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对策与防范策略,并探讨大数据与区块链隐私保护技术及其实现隐私保护的可行策略。[方法/过程] 通过对国外学术数据库平台网站的访问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发现这些数据库平台除了在其自身网站中插入收集用户信息的脚本外,还存在使用第三方平台脚本对用户信息进行实时收集的情况,并对此结果进行分析,挖掘其关联性。[结果/结论] 通过大数据技术,科研用户访问国外学术数据库信息可为数据库商及其合作伙伴或政府机构所获取利用,致使科研用户的隐私信息发生泄露的风险,从而导致个人安全问题、财务问题,甚至国家安全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影响因素框架形成需求动机维度的22个标签,结合用户特征维度的8个标签形成大学生社交网络行为标签体系。采用社会调查方法获取标签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需求动机维度的4个分类特征因子。基于所提取的特征因子进行快速聚类,得到娱乐型、社交型、信息型和全面型4个差异化群体用户分类,并结合用户特征维度的8个标签对各类用户画像的典型特征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