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华 《新闻知识》2007,(11):6-7
"喉舌"论是社会主义重要的新闻理论,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在新闻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但"喉舌"论的字面寓意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而且由于历史原因,在一段时期内新闻被当作满足现实斗争需要的工具,所以现今一些新闻工作者仍习惯把新闻当作一种纯粹的工具。在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的情形下,在面对全球化浪潮和西方新闻思潮的冲击下,对"喉舌论"的这种理解显然是不完整的,我们应该对其本身的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要求和 表现,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单位也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和具体 表现。新闻单位是党的舆论机关,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新闻 舆论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每一名新闻工 作者都肩负着重大社会责任,作为党报的一名共产党员,担负 的责任更是光荣而艰巨的。我们新闻单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当好党的喉舌 "政治家办报"是经典的无产阶级新闻学思想。最早提出 这一命题的是毛泽东同志。1957年6月,他根据当时新闻界 的实际,指出新闻舆论宣传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他说: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及人民的喉舌,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宣传阵地。宣传是广播电视工作的中心,是广播电视更好地发挥喉舌功能,在日趋白热化的媒体竞争中,拓展产业领域抢占先机的制胜法宝。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积极性高涨。越来越多的人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喉舌",新闻节目是县级台最常见和最有效的载体。广播新闻是县级台赖以生存的基石,坚持新闻立台,导向强台;掌握广播新闻的各种体裁,遵循新闻规律;善于交待背景描述细节,履行社会责任,是提高县级台广播新闻专业水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张新民 《青年记者》2007,(18):69-69
做了十几年跑城建报道的记者,我体会到,要保持新闻"触角"敏感长久不衰,并能不断地抓到"活鱼",吃透"上情",把握好"下情",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关键。在我们国家,新闻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是党的喉舌。既是"喉舌"就要受到"大脑"的支配。因此,作为"喉舌",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听党的话,坚决按照党的方针政策行事,是起码的条件。而要保持新闻"触角"的敏感,并能不断地抓到"活鱼",仅仅做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听党的话是不够的,还需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学习、研究党的方针政策,领会精神实质,学会把握住时代脉搏的本领,这样的记者才会有敏感的新闻"触角"。  相似文献   

6.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这一定论不仅为新闻界所公认,也彰显了新闻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新闻实践中我体会到,当个"好喉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应该努力达到"三个境界"。  相似文献   

7.
<正>在近代中国,留学生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报春鸟"和"普罗米修斯",留学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近代医学留学运动是整体留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留学生为中国近代医学科技的开拓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本文拟对近代医学留学运动在整体运行中的历史维度略作剖析,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涉及社会的诸多方面。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本质上说,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住和作用是由新闻舆论的特性与和谐社会的特征的一致性所决定的。因此,研究新闻媒体与和谐社会各自的本质特征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对于发挥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余玉  吴琴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11):91-107+128
近代报刊“耳目喉舌”功能在早期国人译报实践中萌芽,在国人自办报刊中历经“耳目”与“喉舌”之间的“统一——偏移——强化——统一”的循环过程,从而在近代报刊实践史上呈现出独特的嬗变轨迹。具体而言,报刊“耳目喉舌”功能孕育于早期国人报刊实践,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辩证地提出报刊“耳目喉舌”论并逐渐向“喉舌”功能偏移,清末革命派报刊不断强化“喉舌”而轻“耳目”功能,民初随着新闻业从“政论本位”向“新闻本位”转向,报刊“耳目”功能重新得到重视,并逐渐向“耳目喉舌”功能回归。在报刊实践语境中辩证考察近代报刊“耳目”与“喉舌”功能的关系,探寻其独特演进轨迹和在不同历史时期畸轻畸重的现实表征,对当下新闻业有效发挥其功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喉舌论"是中国现代新闻学理论的三大支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的核心内容。它作为我国新闻传播的指导性理论早已是新闻界的共识,长期  相似文献   

11.
党报如何履行"喉舌"和"耳目"的双重功能,2004年,《荆门日报》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开辟亲民板块,作出爱民之举,成立了"新闻110工作室",抽调4名记者专门负责报道社会新闻、突发新闻,开通市民热线,提供新闻援助,把记者视线投向群众,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党报的爱民形象。  相似文献   

12.
"社会责任"对新闻传播学研究来说,是个非常熟悉的话题,但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与媒体的"社会责任"直接相联的"社会责任理论"(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ory of the press)被视为西方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重要观点之一。在我国对媒体的要求中,一直强调"党性原则",从"工具论"、"喉舌论"、"祸福论"再到"执政能力论"等等,"社会责任"的要  相似文献   

13.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一个党报记者自然要讲社会责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党报记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指导,勇敢地担负起社会责任,不辱使命。既要把鲜活的社会新闻抓上来,又不要对有些新闻进行炒作,产生负面影响。党报记者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不辱使命,完成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任务。一、站在时代高度树立大局意识  相似文献   

14.
石屹 《编辑之友》2010,(10):56-59
党报党刊和主流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程度的加快,民众的法治意识随之提高,新闻纠纷也时有发生.因此,在当代新的历史时期,法律意识被提到上新闻工作的重要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5.
邹韬奋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出版家,被誉为"人民的喉舌"。在其新闻事业上,他非常重视读者的需求,为大多数的人民群众说话,并根据读者的需要进行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16.
高金萍 《新闻记者》2007,(11):49-51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凯利(James.W.Carey)曾经说,"新闻是民主的别称——没有民主就没有新闻"。在相当一部分人眼中,新闻是民主社会发展的结果,认为"政治民主是(近代)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权利保证";新闻媒体代表的是"第四种权力",承担着警戒和守望社会的职责,发挥着信息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分析了虚假新闻出现的根源和杜绝其产生的办法。认为媒体只有密织"软硬"两道屏障,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党和政府的喉舌,百姓贴心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18.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担负着传播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服务社会与公众的光荣任务,这就决定了新闻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性,也决定了新闻从业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  相似文献   

19.
计科宪 《今传媒》2012,(12):153-154
新闻评论作为"报刊的‘眼睛’"和"报刊自己的‘喉舌’",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新闻评论者"思想的力量",具体包括思维力、选择力和判断力。新闻评论者通过自己的选择、阐释、判断,增加了新闻事实的认知价值,提供了一种有附加值的新判断。  相似文献   

20.
黄红莉 《新闻知识》2004,(11):60-60,59
市场经济催生了报业市场。在报业市场中,党报面临的是双重挑战:一方面党的“喉舌”本色不能变,如何提高党报的报道艺术,使党报更加适应新时期的读者口味,成了党报的一大难题;另一方面党报也必须接受市场竞争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