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扩大报社的影响力,把报社的发展触角向基层延伸,近几年来,一些地市级报纸开始向下面所属的县市区派遣驻地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驻地记者一般都是年轻记者,有的干脆是刚进报社的外地新记者,把他们放到一个陌生的小城开展工作,难度不言而喻。面对这些难题,一些驻地记者失去信心选择了离开。本文就年轻记者如何快速适应地方报道形势,快速度过成长期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驻地记者是新闻单位派驻各地的新闻采集者。就省级党报而言,驻地记者担负着及时充分宣传报道好驻地大事的重任,担负着驻地党委和报社的双重重托。驻地记者是报社的本报记者。对地方的报道是省级党报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省级党报是省委机关报,如果没有或者很少有对各市的报道,就会失去覆盖力,失去省级报纸的意义,指导性当然也无从谈起。事实上,许多省级党报的本省事件,来自各市的报道都占据半壁江山。从这个意义上讲,驻地记者和跑线记者一样,都是新闻报道一线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3.
舆论监督难,驻地记者要搞好舆论监督更难。 难在何处?驻地记者不同于报社总部派出来的记者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的甚至可以与被批评对象“老死不相往来”。驻地记者长期生活在地方上,搞批评报道下但会遇到来自各种关系的说情,而且在批评报道见报后,一些被批评者由此翻脸不认人,甚至断绝来往。驻地记者的  相似文献   

4.
驻地记者远离总部,处于报社新闻指挥中枢的神经末梢,感觉有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但驻地记者也有天然优势,身在基层、离新闻发生的第一战场最近,接触的是滚烫的第一手材料。作为省级党报,新华日报记者部旗帜鲜明地提出以业务为中心  相似文献   

5.
所谓的驻地记者,是指媒体常驻某地的新闻专业人员。驻站记者具有"双重身份":人员由报社派出,由报社管理,是名副其实的"本报记者",又常年派驻在基层,许多采访都要依靠当地的党委和政府支持和帮助,在工作环境、采写方式、通联协调等方面都与总部记者有较大不同。驻地记者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将新闻做"软"做"活",进而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实践证明,一名优秀的驻站记者,要具有"单兵作战"能力,能独立完成新闻采写任务,及时提供大量鲜活新闻。同时,还要快人一步、深入采访,利用平时积累的资料、掌握的情况,积极开掘、延伸新闻源,探求背后更多的新闻价值,达到报道效果的最大化。这也要求,驻站记者不仅要具备积极开拓创新型的思维方式,构建完善的信息源,还要具备较强的新闻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先后有两次赴安吉县当驻站记者的经历,至今当驻站记者已有6年多了。我认为驻站记者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关健是如何扬长避短。优势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贴近基层;劣势是远离报社总部,长期呆在一个地方,往往站得不高,视野不够开阔。如何把驻地新闻转化为全局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闻,需要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全局意识。要善于跳出驻地看全局我认为,要做一名合格的驻站记者,必  相似文献   

7.
驻地记者与编辑部记者相比,离新闻发生源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人缘优势,往往能在第一时间拼抢地方新闻。但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和信息渠道的极大改善,驻地记者"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有所弱化,不少当地发生的重大新闻,往往编辑部的记者也能做到"早知道",他们"一竿子插到底",获得抢发新闻的先机;有的重大题材,也由编辑部派出记者采访,驻地记者仅为配角而己。那么,在新的形势下,驻地记者怎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在浙江日报台州记者站当了4年驻地记者,我的体会是,驻地记者要有所作为,搞好报道,关键是要适应新的形势,切实做好"足"和"腰"两字文章。  相似文献   

8.
记者站是报社的派出机构,是编辑部的前沿观察哨,是编辑部联系干部、群众的纽带。每天,记者站将驻地的各种重要新信息、新人物事迹、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传回报社;记者站也经常接受编辑部的指令,采写新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编辑部及时了解基层的新动向,以便准确把握宣传的导向,有针对性地把驻地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经验及时见诸报端,鼓舞干部群众的斗志,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进。同时,记者站的记者每天生活在群众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着报社的形象,关系到报社的声誉和威望…  相似文献   

9.
朱谦 《今传媒》2006,(4):47-48
典型事件报道历来是记者追逐的目标,它是事件性报道中的特殊种类,因事件本身的突发性、行进性和典型性而受到受众的特别关注。作为报社派驻一地的驻站记者,是报社在当地的耳目,应该特别关注发生在驻地的大大小小的典型事件,如果这些事件适合本报报道,应该及时撰稿发稿,不使遗漏  相似文献   

10.
记者站建设是报社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传媒市场竞争规模不断升级的今天,记者站管理力度的大小,驻地记者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报道产品的绩效,也影响着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某仓库驻守在沂蒙山革命老区。别看该仓库驻地偏僻,条件艰苦,可连续3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一批批报道骨干脱颖而出。自lop年以来,从这里调走、复转的20余名报道骨干中先后有8人提干,0人在地方企事业宣传岗位上大显身手,5人任地方报社的编辑、记者。说起这些,仓库官兵们说,这是库领导倾心育人的结果啊!A仓库主任成供强不但迷才心切,有人更是苦心。他认为,“土记者”光“土培养”不行,还要来点高层次的,不然进步幅度不大。为了提高业余报道员们的写作水平,去年8月,成主任主动与驻地报社联系,先后选送10余名有写作特…  相似文献   

12.
现在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受到地域、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分散在各地的通讯员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驻地记者的职能,这些通讯员所提供的新闻稿件,是媒体的另一重要新闻资源.它不仅使媒体的新闻触角伸得更远,报道的内容更丰富,还能避免报纸的同质化竞争.同时,通讯员为报社供稿,相对而言成本要大大低于报社的正式记者.因此,很多的报社特别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重视通讯员的来稿.  相似文献   

13.
大学毕业后,我跨入新闻队伍,供职于河北日报社驻唐山市记者站,当记者、副站长、站长。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开始当记者,我不得要领,整天东奔西跑,忙忙碌碌。说起来滔滔不绝,采访本记得密密麻麻,弄来的材料一大堆,就是写不好新闻稿件。有时写了,有花天果,很是犯愁。自从学着写言论,好像有了转机,路子越走越宽了,稿子的数量和质量明显上升。仅10年的统计,我就发表言论稿200多篇、新闻稿1200多篇,言论和新闻双丰收。报社规定,驻地记者每人每年的定额任务是40篇新闻、4篇内参,我每年超定额近两倍,在报社驻站记者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4.
驻站记者身处新闻采访的最前线,担负着将驻地新闻及时采写出来的重要任务,是传媒单位的尖兵和前哨。作为一名前沿战士,要出色地完成报道任务,必须站在全局高度,写出符合报社要求的新闻,这就要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张传江、柯青报道:39320部队除每年派部分报道员到报社、电台实地学习外,还不失时机地邀请驻地报社记者编辑到部队开设培训班,进行系统地传授写作理论;每当有军报记者编辑下部队采访,更成了他们组织报道员面对面向军报编辑、记者学习的难得机会。今年以来,该部已举办报道员培训班五期,培训人员达100多人次。39320部队多渠道培训报道员@张传江 @柯青  相似文献   

16.
杨志勇 《今传媒》2007,(4):49-49
怎样搞好记者站工作一直是困扰各家报社管理的难题,也是许多报社驻地记者站工作始终在不断探索的常新课题.笔者以为,要搞好当前的记者站工作,关键是要明确自身角色,摆正"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的话:全媒体时代是一个新闻传播手段众多、新闻资讯爆炸、新闻竞争激烈的时代.记者,尤其是驻地记者如何提高自身能力,做好驻地采访工作,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本期"茶座",约请到了人民日报分社和新华社分社的两位资深驻地记者,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8.
(2002年2月1日)这次人民日报国内记者站工作会议,十分重要,对于做好全年国内记者工作乃至全社工作,关系很大。会议传达了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和报社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并部署了今年的国内记者工作,通报了有关情况。几位驻地记者的大会发言很好,交流了做好驻地记者工作的经验体会。会议开得很好,达到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总结经验,明确任务,表彰先进,团结鼓劲的目的。下面,我受编委会委托,讲几点意见:一、关于2001年国内记者工作刚刚过去的一年,大事喜事多,热点难点多,新闻宣传既有难得的机遇,也遇到空前的挑…  相似文献   

19.
记者频频曝光自己的辞职信,揭露所谓报社运营的"内幕",控诉自己遭受的不公和报社生态的现状。是什么原因让报社记者有如此不满?"不满"的背后隐藏的是记者们何种目的?该文运用马斯洛理论,通过分析前《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南方周末》、《中国时报》和《安报》记者的辞职信,揭露辞职背后的隐情。  相似文献   

20.
撵道员会加培训。3月中旬,部队驻地举办新闻培训班,请有经验的新闻干事和报社高级记者授课,通知部队可以参加。可一直到开课的前一天,才有两名新报道员报名。“难得的学习机会,为啥不参加了?”政治处郭主任很纳闷。原来,几个老报道员觉得搞报道一两年了,听不听课无所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