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2 毫秒
1.
作为新中国的开创人和缔造者之一,周恩来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于中国排球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排球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与当代中国的这位伟人密切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正>周恩来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一生功勋卓著、品德崇高,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事业鞠躬尽瘁,辛劳奉献,在国内和国际上均享有很高威望。周恩来对于国家和民族的体育运动事业非常重视,不但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体育思想,而且致力于将其付诸实践,尤其是在学校体育运动、群众体育运动和对外体育交流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3.
翔宇 《兰台内外》2006,(3):54-55
1974年和1975年,是周恩来辞世前最后两年。在这两年时间里,他同“四人帮”进行了坚决而又讲策略的斗争。周恩来在这两年对“四人帮”的斗争和对邓小平的支持,不仅为中国共产党最终粉碎“四人帮”奠定了基础,也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不能再搞一场“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政治运动1973年底,周恩来病情进一步发展。“四人帮”密谋要在1974年把他的身体搞垮,他们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对周恩来使用轮番轰炸的手段。他们明知周恩来重病在身,却大事小事都推给周恩来,轮  相似文献   

4.
体育报道,特别是体育竞赛报道,是最受读者欢迎的报道之一。体育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不论男女老幼,都可能有所爱好。体育竞赛,对抗性强,竞争激烈,有巨大的吸引力。人们喜爱体育运动,也必然要看体育报道,关心竞赛的胜负,关心运动员的成长,关心整个运动水平的提高。自然,体育报道不仅仅是满足读者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它还具有以下功能: 1、通过报道,宣传体育对增强人民体质,发展智力,振奋精神的作用,促使体育运动的普及和提高。这在实践中是看得很清楚的。震动全国的乒乓、排球、体操、围棋等的夺魁报道,就曾激起普遍的“乒乓热”、“排球热”、“体操热”、“围棋热”……如今连中老年人也重视身体锻炼了,这和新闻媒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不仅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而且谙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艺术规律。他在不同时期发表的文艺论著,不仅正确地指导了当时的文艺运动,而且对以后文艺实践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周恩来的一生中,结识了国内外许多文艺界朋  相似文献   

6.
李欢 《新闻世界》2014,(4):231-233
中国排球在20世纪80年代为我们带来了不少惊喜,尤其是从1981年起中国女排创造的“五连冠”佳绩成为了体育界的一段佳话,“女排精神”更成为激励几代人的历史丰碑。随着排球运动成绩的波动和其他体育项目的崛起,排球报道的数量和质量都呈现出了起伏,但对于《中国体育报》这样的专业性媒体来讲,排球仍然是其报道的重镇。在报道题材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于排球报道版面的增加和完善以及制度上的配合,《中国体育报》为培养排球专项记者提供了一片沃土。  相似文献   

7.
1月往事回顾 1976年 1月8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逝世周恩来,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 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周恩来几乎参与了中国共产党所有的重大革命活动: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党员和创建人之一;大革命时期,他领导过国民革命军的军政工作和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他还参与了南昌起义、红军长征和西安事变谈判。新中国成立, 他任开国总理。周恩来参与制定和亲自执行了新中国的重大决策, 在文革中,在身患重病、处境艰难的情况下,仍然竭尽全力地工作,直至病逝。  相似文献   

8.
在领导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长期实践中,周恩来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解决中国新闻界的实际问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新闻观点。周恩来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早在1923年3月,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写给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信中,他就提出要继续出版月刊《少年》。他在解释出版原因时说:  相似文献   

9.
李琪 《兰台世界》2013,(4):130-131
<正>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的原称是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并于1924年8月底成立,是当时全国性的体育运动领导组织,主要负责国内体育运动推广及区域性运动会的组织事宜。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是以推动全民体育、发展业余运动精神及提高国民素质等内容为宗旨的,并于1931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为中国  相似文献   

10.
王旭馗 《档案与建设》2006,(2):28-29,33
从2006年1月5日开始,为纪念周恩来逝世30周年,淮安的周恩来纪念馆举办了《永远怀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杜修贤摄影作品展》。为此事先我们专程去北京拜访了年届八句的著名摄影师杜修贤。他曾任周恩来专职摄影记者,跟随飞越五大洲四大洋,出访过30多个国家,用他炉火纯青的摄影技艺,摄取了新中国开国总理的音容笑貌、翩翩风度。20世纪60年代,凡是出现在人们视线里的周恩来的新闻图片,大多出自他之手。  相似文献   

11.
马约翰,听起来像个洋名,其实他是地道的中国福建厦门人,中国第一位体育教授.马约翰是我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他在体育理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方面都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他自己终生坚持体育锻炼,身体非常健康,年逾八十,鹤发童颜,仍生气勃勃地工作,被誉为“提倡体育运动的活榜样”;他毕生在一个岗位上孜孜不倦、勤勤恳恳地工作了52年,而且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被誉为“我国体育教育界的一面光辉旗帜”.  相似文献   

12.
信息快递     
上海人民出版社周恩来的最后十年张佐良著周恩来为国家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彪炳千古。他不仅为中国人民所敬仰,同样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十多年的专职保健医生张佐良以亲身经历,回忆撰写的这本书,虽为点点滴滴的琐事,但从中可令人深刻体会到周恩来在十年动乱期间,为国家为人民辛勤操劳,鞠躬尽瘁的崇  相似文献   

13.
(二)要搞好新闻采访写作,我以为还有一个重要的“诀窍”,就是要不断掌握和增强记者的基本功。这是决定记者工作成败和写作技巧高低的基础。以体育运动为例。不管从事哪种体育活动,是排球还是篮球,是跳高还是游泳,不同的运动项目固然有各自不同的技术和技巧,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都必须具备一副强健的体格,能在运动中发出各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总理虽已离世多年,但有关他的解密报道和缅怀文章仍层出不穷,足见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周恩来就是叱咤风云的新闻人物,尤其是几次国共谈判期间,他的名字更是频频见诸报端。从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的一批民国时期的报刊。可以看到当时的新闻界是如何报道和评价周恩来的。笔者在1946年5月出版的《文萃周刊》和《消息半周刊》上读到了两篇新闻通讯,它们的作者以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和谈为背景,报道了周恩来为实现民主和平而不懈努力的经过。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周恩来当时的形象。其中长篇访问记《谈判生涯老了周恩来》是中国记者第一次系统而详细地采访报道周恩来。现将这两篇新闻通讯转录于下,与读者分享60年前记者笔下的周恩来的风采。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与人民广播事业张英华,何扬鸣翻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史,周恩来这个伟大的名字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周恩来对人民广播事业的贡献,是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老同志的回忆和有关史料的记载,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很早就认识...  相似文献   

16.
王迎 《浙江档案》2004,(3):40-40
张若名,1902年生于河北省清苑县,1916年考入天津直隶北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与邓颖超同为第10级学员。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任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主义部部长。张若名与周恩来等同为运动领导核心——“觉悟社”骨干。12月当选为“天津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会联合会”评议委员会委员长。1920年11月7日,张若名与周恩来、郭隆真同乘邮轮“波尔多斯”号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上半年加入“中国少年共产党”。张若名、周恩来等都是中国最早的国民党旅欧总支部的重要成员。1923年,张若名与郭隆真担任里昂三丰工厂区华工方面的宣教工作,张若名还担任与…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周恩来是20世纪举世仰慕的雄才,是现代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感染力的领导人。他那无与伦比的才干和贡献,以及独具魁力的风格,无不说明他在政治上和品德方面是一位杰出的流芳千古的伟人。他领导中国革命的才干和对中国革命的贡献,赢得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特殊的尊重和永久的怀念。周恩来这种独特的才干和威望,早在他青年时期已显露锋芒。从他善于在报刊中了解社会动向,汲取知识;善于运用报刊这个武器抨击反动腐朽势力、批评不良倾向、指导革命斗争所表现的睿智,便是有力的证明。适逢周恩来诞辰100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调查方法,对上海市杨浦区部分中学的学生对于排球教学的学习兴趣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原因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主要因素有:排球教学内容以技术教学为主,忽视了排球健身性、娱乐性与游戏性等排球运动的原有属性;排球场地器材投入不足,特剐是室内排球场馆缺乏;教师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19.
纪念周恩来同志百年诞辰前夕,舟山市档案馆接到舟山社科研究所所长王中同志一个电话.说他于1946年在重庆读书时,曾以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学生代表的身份随同吴有训、李旭日、马寅初等社会名流参加过著名的"一·二五"学生运动大游行,时值周恩来同志抵重庆参加旧政协会议.  相似文献   

20.
陈刚  邬立蓉 《大观周刊》2012,(21):246-246
在现代排球运动中,后排进攻作为一种有效的进攻手段,是立体进攻战术的基础。它的出现即丰富了排球运动的战术体系,也提高了排球运动的竞技性和观赏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法,运用量、性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后排进攻战术以及应用。并以结论为依据,提出加强后排进攻技战术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为我国排球运动的训练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