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近代图书馆是在西方图书馆思想和中国古代藏书楼物质的双重基础上诞生的。它与旧式藏书楼有着根本区别。近代图书馆馆刊,是为了适应新式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发展之需出现的,在宣传先进图书馆思想、研究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业务、揭示馆藏、交流经验,促进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已将中国近代重要的图书馆刊编为《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出版。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中国,商务印书馆对文化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主要整理了商务印书馆在近代中国体育出版方面的巨大贡献,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体育出版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也客观地见证了在近代体育出版中,大众传媒的传播理念、形式和内涵。  相似文献   

3.
查灿长 《新闻界》2006,(6):106-107
早在16世纪中叶,澳门就曾因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国际商埠而闻名于世,它也曾作为中国近代东西方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而被载入史册......同时,澳门亦曾由于它是“中国土地上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和“中国境内最早的近代报刊”的发刊地①而在中国传播史与报业史上据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中国,如何认识这种域外文化成为中国士大夫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薛福成是晚清中国的著名维新思想家和外交官。《薛福成日记》中多处记载了他对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中国,如何认识这种域外文化成为中国士大夫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薛福成是晚清中国的著名维新思想家和外交官.《薛福成日记》中多处记载了他对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惠萍 《编辑之友》2010,(1):100-102
近代来华传教士在中国创办报刊、书局的同时,也将西方的出版理念和模式带到了中国,直接影响和刺激了中文报刊的产生。中国近代出版业由于报刊和书局的出现逐渐演变成具有现代意义的出版事业。所谓事业,就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作为印刷术的发源地,曾有着深厚而又辉煌的雕印出版传统。晚清以降,随着西方近代印刷技术的引进,中国出版业开始走向近代化转型,逐渐形成新的出版业态和文化状貌,至民国而渐成大观,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民营出版机构和出版家群体,他们在文化组织、知识生产  相似文献   

8.
简析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图书馆在古代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衰落、近代西方图书馆文化理念的输入、维新派公共藏书思想及图书馆实践活动的促使下产生;在近代出版业、近代公共藏书楼的创办和国粹思潮的影响下形成;在新文化运动、新图书馆运动的影响和图书馆法规制定的推动下,由私有垄断文化向阶级专享文化、服务大众文化转变,同时各类型图书馆大规模创建、图书馆数量剧增、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图书馆学著述硕果累累、图书馆学教育兴起.  相似文献   

9.
张利荣 《档案》2008,(1):45-46
近代中国警察制度是近代中国社会漫长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之一。它既是中国封建法制传统的延续,又是西方近代警政体系的移植,是近代中国社会艰难转型中所引进的西方法制系统中颇显成效的一部分。社会转型时期,治安往往会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甚至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正常发展。古今中外,莫非如是。因此,研究近代中国的警政建设,包括研究相对落后区域的警政建设历程,探究其得失利弊,不仅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还对正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现今社会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学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给予很大的关注,有关专、论集、史料辑、部门行业史出版了很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的鸿篇巨制《中国近代经济史》更具有代表性。该研究室将中国近代经济史划分成不同阶段进行研究和述,已获得的成果有《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上、下册)和《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上、中、下册),由人民出版社分别于1989年和2000年出版。《中国近代经济史1928—1937》和《中国近代经济史1938—1949》在继续研究和述中,将陆续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1.
出版与近代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版是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近代新式出版对于近代文明的建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社会发展和国民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近代资本主义商业文明的兴起,为近代出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列强入侵无疑是近代出版的外在压力,出版救国则成为近代出版的内在动力。研究中国近代出版是在探索中国近代文明再造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列举有力事实,阐述铜版印刷术在中国古代产生的过程,证实在中国近代,铜版印刷术仍在广泛应用和不断改进与发展,从而说明了铜版印刷术在中国近代图书出版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以及铜版书的珍贵。  相似文献   

13.
现代的特殊教育是西方近代文明发展的产物。中国古代虽有一定的特殊教育实践和相关的特殊教育思想,但并没有直接演变出现代的特殊教育。现代模式的中国特殊教育始于近代,是伴随着殖民者的后尘进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传入的。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特殊教育事业是出于其传播宗教的考量,也受到殖民特权的庇佑,但对于西方传教士在特殊教育观念的传播、兴办特殊教育的实践以及特殊教育师资的储备等方面所做的贡献应给予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张进 《兰台世界》2015,(4):109-110
为了改变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的现状,公共卫生博士俞凤宾主动担当起卫生科学知识传播的重任。俞凤宾编撰、出版了为数众多的卫生科学著作,为卫生科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图书馆精神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稌年 《图书与情报》2005,(1):36-37,41
中国近代图书馆精神是对藏书楼精神的继承和扬弃,是对西方近代图书馆精神的吸纳与表达,这一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得以升华。文中以典型人物与事例,对这一精神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风云际会,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和民主思想共存。学者梁启超,涉猎政治、历史、文学等各个领域,对法学也颇有研究,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法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法律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在中国民族危机、社会政治危机日益严重的历史条件下,鲜明地提出了法治思想。一、梁启超的法治思想梁启超作为法学家,对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发展史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最为突出一点就是在19-20世纪之交,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力量初步发展,民族危机、社会政治危机日益严重,西方法律文化广泛传…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社会先进知识分子在寻求富国强民的历史进程中,沿着翻译出版西方“器物”类书籍、政法制度类书籍,以及文学文化类书籍的路线,一步步实现着中国近代社会的现代性启蒙.本文系统梳理了翻译出版对现代性所起的关键作用,并论述了对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社会是社会文化重要的转型时期。西方传教士开创了近代以来的特殊教育,并建立起一整套符合现代教育科学的学校体系。民国初期以后,特殊教育逐步由传教士兴办转型为国人自办,日益朝着本土化与世俗化的方向发展。本文试图以中国近代特殊教育为对象,分析近代特殊教育在我国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的发生与发展,揭示其过程,并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9.
晚清时期是小说出版的繁盛时期,在中国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一书统计.  相似文献   

20.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韩丛耀和他的研究团队历经4年时间撰写的6卷本《中国近代图像新闻史:1840~1919》,2011年12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拥有285万字的巨作,对近代中国重要的图像新闻刊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近代中国80年的图像新闻出版历程做了详尽的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