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是上海人,老家在浦东高桥镇,但出生在东北沈阳。我的父亲是北洋大学采矿系毕业的,在东北工作了十几年。后来东北"九一八"事变,日本军占领了东北,把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都赶了出来,我的父亲也被驱逐回来。为什么驱逐呢?因为煤矿里经常发生事故,事故之  相似文献   

2.
侯震 《兰台世界》2020,(3):125-127
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是中国共产党在吉东领导组建的抗日武装。中共吉东党组织以反日同盟军为基础,联合并团结吉东地区义勇军,结合吉东地区各抗日武装的形势,成立反日联合军第五军。面对穷凶极恶的日伪"讨伐",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固守绥宁根据地的同时,派出两支部队分进合击,扩大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同时,壮大了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的实力。  相似文献   

3.
周海 《兰台世界》2013,(16):132-133
<正>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南满根据地军民在战略相持阶段进行了四保临江战役。此时的辽南部队,坚持游击战,有效地消灭、牵制国民党军,有力地配合了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进行,从战略上打破了东北国民党军先占南满,然后夺取北满的"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战略企图改变了东北  相似文献   

4.
解放战争初期,鉴于我军进入东北的顺利形势,中共中央一度采取了控制东北、独占东北的方针,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将我东北民主联军主力6万余人集中于辽西地区,准备在此与敌"一战解决问题",阻止国民党军进军东北.  相似文献   

5.
<正>早在张作霖时期,奉系军阀内部就存在多种矛盾。随着东北军统治集团的形成,以张学良为核心的革新派和以杨宇霆为首的守旧派之间矛盾日趋尖锐。东北易帜后,张学良痛感杨常不除,东三省"非徒无建设之望,且将有变乱之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用炮火轰开了中国东北大门,国土沦丧、损失惨剧,东北人民置身水火、苦痛不堪,更让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千古罪名.主政东北、握有重兵、守土有责的张学良为何在九一八事变中却作出了"不抵抗"的选择,而这一政策又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本文就此进行简浅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七七事变爆发后,整编过的东北军开赴抗日前线.为巩固东北军部队,争取其成为团结抗战的坚强友军,中国共产党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其中中共东北军57军112师地下工委领导下的第一期新兵队,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军中创造性地开展统战工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成秀娟 《兰台世界》2007,(13):65-67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国民党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由于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满,在西安临潼华清池软禁蒋介石,并扣押蒋系军政要员10余人,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相似文献   

9.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军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一夜之间几乎兵不血刃占领沈阳,四个多月东北120余万平方公里国土沦丧,三千万东北同胞开始了长达14年的亡国奴生涯.而造成这一屈辱的"不抵抗"政策,主要与当时的两位领导者有关,即东北地方的领导者张学良,中央的领导者蒋介石.对于两者与"不抵抗"主义的关系,目前存在两种误区:一种认为,张学良"忍痛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蒙上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成为蒋介石的"替罪羊";另一种则认为,不抵抗的责任在张学良,他在当时具有抵抗的自主权.而张学良晚年在接受采访时也不断强调,"不抵抗"的命令是自己下的,与蒋介石无关.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本文即依据现有材料,对张学良与蒋介石的"不抵抗"作以比较,以期对他们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历史责任作以区分.  相似文献   

10.
李宇 《中国档案》2021,(4):88-89
民国记忆民国时期,有一"翩翩浊世佳公子",他有着多重的"身份",既是一位纨绔子弟,是可以和张学良比肩的东北三大公子之一;也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曾驾驶飞机飞越国境进行侦查,曾任东北军少将航空司令。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毁家兴学,用自己的全部私产,建立了一所私立的公益性大学。他就是冯庸。  相似文献   

11.
为祸惨烈的中原战火整整燃烧了半年之久,中国的半壁江山遍野哀鸿,生灵涂炭.张学良从民众利益出发,出动十万东北军,决定"和平接收".师行所至,纪律严明,"俟晋军撤退一地,则前进一地",闾阎不受惊扰,没有经过硝烟就平息了这场战火.张学良"巧"电发出后,国民政府首先来电奖励,济南的韩复榘、南昌鲁滌平、青岛胡若愚、南京马福祥、柳河熊式辉、长沙何健、上海市政府、山东省政府、江西执委会等纷纷致电表示响应,蒋之对立派闫冯各将领也联名发电表示"能有利于国,无不乐从".张学良顺乎民意,解救人民于水火,免除杂项捐税,实现了东北军入关前"不放一枪一弹"的诺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有一支部队被称为"万岁军",它就是陆军第三十八军。第三十八军及其前身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在国内战争中可谓战绩赫赫,但获得"万岁军"的美誉、成为公认的全军王牌主力则是在抗美援朝战场,这其中有着怎样的英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正"九一八"事变后,由部分原东北军、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了76万日军,消灭敌人18万,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鲜为人知的是,  相似文献   

14.
<正>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占地3万多平方米,其中黑山阻击战纪念馆为300平方米,主要展出的是有关黑山阻击战的图片及实物。东北野战军"黑山部队"于黑山东北及西北英勇阻击蒋匪"廖耀湘攻击兵团",自一九四八年十月廿三日至廿五日,在敌机敌炮猛烈轰击下,一连战斗三昼夜,击退廖匪耀湘亲自指挥的新一军新六军七十一军,整二零七师第三旅等部的轮番猛攻,使敌无法寸进,保证了我各兄弟部队赶  相似文献   

15.
东北讲武堂不仅为奉军及东北军培养了一批中、高级军事指挥人才,加速了东北陆、海、空军的近代化步伐,同时加快了东北军事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16.
1907年12月22日,赵东寰出生于法库。赵东寰的家祖籍辽阳,因家境贫寒,为了谋生,全家曾经先后搬迁到彰武、法库,最后定居法库县城。赵东寰全家共有兄妹7人,5男2女,赵东寰排行老三。为了养家糊口,赵东寰小学毕业后就离开法库,到沈阳市皮鞋制造厂当学徒。1926年他考入东北军学兵队,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1928年他又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学堂第十期学习,193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北军第十九旅四十二团任见习准尉,随军先后驻防营口、田庄台、盘山一带。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侵占了东北。赵东寰随东北军撤往辽西、热河,经凌源撤到河北省干沟…  相似文献   

17.
一战四平     
1946年初春,隆隆的炮声震撼着千里冰封的吉林大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初改称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向盘踞在四平的国民党军发起进攻,打响了解放四平的战斗。在东北解放战争史中,东北民主联军同国民党军在  相似文献   

18.
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参谋长、第三路军西北指挥部指挥冯治纲,1908年出生在吉林省公主岭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后举家移居黑龙江省汤原县宅中乡耿贵屯(今胜利乡荣丰村)居住。日寇侵略东北后,冯治纲拿起刀枪,组织“文武”队奋起抗日,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汤原反日游击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先后任中队长、军参谋长等重要职务,指挥过许多著名战役,杀得日伪军闻风丧胆。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由于张学良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误","不想扩大事件",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丢失了东北,锦州保卫战张学良指挥东北军也没能阻止日寇西侵的铁蹄.热河战起,身怀国难家仇的张学良决心背水一战,率东北将士誓死抗击日寇,保卫热河,以雪大耻.尽管热河保卫战在12天里即告夭折,成为辽西抗战的翻版,但张学良在民族危亡时刻表现出的勇于担当的精神和民族气节,时至今日,仍让我们感受到张学良将军浓浓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20.
1932年国际联盟委派李顿调查团来中国调查九一八事变真相时,中国九人爱国小组搜集的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重要证据,为李顿调查团最后认定日本关东军的侵略事实及"满洲国"是日本的傀儡政权提供了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