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以信息传播模式和强大的传播效力,使新疆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交往方式和互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也使新疆少数民族信息传播生态发生了变化。探索有效引导微博舆论、化解跨族际交流障碍的方法具有现实意义。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微博互动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微博互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使其有效地利用媒介完善和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新疆方志不同时期的编修情况、收藏情况、重点文献进行了介绍,以求学术界对新疆方志文献有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开展新疆方志的传承、整理、保护工作,使其对新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疆形象构建,尤其是软实力——文化形象的构建,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显得尤为重要.加上“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及新疆独特的区域位置,使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天山网”2016年度一整年报道的抽样分析,发现:“天山网”汉语频道新闻中心文化新闻报道对新疆文化形象的构建不完整,存在一定偏向性;艺术展览和表演等的客观报道占比稍大,在新疆文化多元报道框架上存在部分漏洞,忽略了新疆文化的现代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清朝政府统一新疆以及对新疆的经营和开发,清代新疆文化发生了重要变迁。除政治和地理环境因素等影响之外,清代新疆文化的变迁与清代新疆经济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其中游牧经济的衰落、屯垦农业的勃兴、商业贸易的发展等经济因素对新疆文化发展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玉祥 《档案学研究》2017,31(2):111-119
巴里坤地处新疆天山北路东部地区,被誉为“新疆咽喉”。巴里坤是清代新疆地震多发区。其中,清代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三至初五巴里坤爆发了7.5级大地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宫中朱批奏折档、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宫中朱批奏折档、道光朝上谕档、军机处录副奏折等至少14份清宫藏地震档案极为翔实地记载了此次大地震的相关事宜。这在清代新疆地震史乃至清代全国地震史上堪称罕见。笔者据以上档案等概述了新疆巴里坤大地震的情况,论述了清廷采取的抚恤灾民、官员捐廉、借贷银两、捐款修城、派拨兵遣、起用废员、提拔官员等赈灾对策,进而剖析这些对策的利弊,从而使我们借鉴其合理对策且警惕其不妥对策,这对当今的防灾减灾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疆音像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了一套包装雅致精美的音像制品《纪录新疆》,这套音像制品共分三集:"人文类"两集、"自然类"一集。这套音像制品的出版,给以往音像制品主要以娱乐商业为主的新疆音像市场吹来了一股严肃的人文之风,使国内DVD音像制品的收藏爱好者和关注新疆的人们对新疆出版的音像制品开  相似文献   

7.
2010年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使新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三年来,新疆各地州、各行业、各部门都在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新疆的学术期刊,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平台优势,为新疆的经  相似文献   

8.
罗彬 《新闻爱好者》2012,(10):19-20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新闻媒介对中亚的报道越来越多,有关对中亚传播的研究也日成规模。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关于新疆对中亚传播研究的相关成果及主要观点,从媒介环境、传播路径和文化符号的选择、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与策略等方面概括了新疆对中亚传播研究的现状,探讨新疆新闻媒介对中亚传播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指出今后新疆对中亚传播应当重点关注跨文化视阈下传播内容的挖掘、传播技巧的提升、传播受众的细分以及新媒体领域的拓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罗彬 《新闻爱好者》2012,(20):19-20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新闻媒介对中亚的报道越来越多,有关对中亚传播的研究也日成规模。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关于新疆对中亚传播研究的相关成果及主要观点,从媒介环境、传播路径和文化符号的选择、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与策略等方面概括了新疆对中亚传播研究的现状,探讨新疆新闻媒介对中亚传播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指出今后新疆对中亚传播应当重点关注跨文化视阈下传播内容的挖掘、传播技巧的提升、传播受众的细分以及新媒体领域的拓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甘德英 《新闻传播》2013,(12):79-81
新疆的区域性特点使地州媒体很难走出区域外,但在区域内则往往影响最大。新疆地州报多、散、小、弱,市场化程度不高,发展较为缓慢。为此,应从独特的受众定位和报道视角、树立媒体至高的公信力、提升媒体的管理能力等途径着手,培育新疆地州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2011年7月31日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乌鲁木齐会见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一行,双方就组织实施好新疆新闻出版"东风工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张春贤首先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多年来对新疆文化建设、出版事业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新疆面积广阔、文化多元,对出版物的需求量很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推进新疆新闻出版"东风工程"项目建设、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以及繁荣新疆新闻出版事业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新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新疆重点的科研机构、高校和 创新型企业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座谈会对科技人才的讨论意见,从科技人才的发展环境、发展机制和高等教育等方 面分析了制约新疆科技人才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制约因素,从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本土科技人才的培 养、加大科技人才的投入、改进人才发展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新疆科技人才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新疆水利史是新疆社会经济史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内外史学界对此都有研究,出现了一些有深度的学术成果,特别是近年来,清代新疆水利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研究清代新疆水利史,对于了解清代新疆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都会有很大帮助。本文拟就新疆水利史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一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新疆新闻出版》2013,(3):85-89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和《报纸期刊年度核验办法》的有关要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对新疆2012年公开出版的128种报纸、212种期刊分别进行了年度核验。其中,《新疆日报》等125种报纸、《今日新疆》等212种期刊通过核验,继续公开出版。《新疆都市报》暂缓核验;《新疆广播电视报·巴州版》和《新疆广播电视报·吐鲁番版》申请休刊。  相似文献   

15.
元代新疆维吾尔族体育活动中,赛马、骑射、达瓦孜、荡秋千等非常流行。元代新疆蒙古族体育活动,以赛马、骑射、摔跤等为主,这些传统体育活动丰富了该时期新疆体育文化,促进了元代新疆体育文化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6.
自7.5以来新疆学术界,特别是法学界对公民意识的呼唤不绝于耳,在新疆以"公民意识"覆盖和统摄"民族意识"的任务已十分迫切。为了增强新疆各民族成员的公民意识,新疆的新媒体如何依靠自身的传播特性增强各民族成员的公民意识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笔者试图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路径,使新媒体能够在增强新疆各民族成员公民意识这一过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网络舆情具有文化多元特征,加之境外“分裂势力”通过建立网站对涉疆敏感问题造谣生事、煽风点火,使得涉疆网络舆情呈现出极为复杂的态势.深入分析涉疆网络舆情的文化性成因并找到应对策略,是涉疆网络舆情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涉疆网络舆情的文化性成因分析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准.就地缘政治而言,新疆地处中亚,西方曾有“谁控制了中亚,谁就能控制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的说法.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又使文化安全渗透到了政治、经济、宗教等传播活动之中.这就使涉疆网络舆情出现了国际背景、国内形势、新疆区情的“三维动力”机制特征.  相似文献   

18.
程晓玲 《新闻世界》2010,(7):169-170
我国目前处于转型时期,"三农"问题的提出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对于全国城乡发展的统筹规划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将信息集成和网络服务作为目标服务于农业服务于农村却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新疆地域辽阔,乡村之间距离遥远,距离城镇也较远,交通不便。同时新疆是个有47个民族的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化的不同使交流变得困难。新疆又是一个教育资源、信息产业相对弱势的地区,新疆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因素的客观存在对于新疆农村信息化建设来讲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了新疆农村的境况,提出几种可以尝试的途径,以期对新疆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起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驰  阿斯买 《新闻世界》2009,(1):100-101
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了大众传播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具体地探讨了外来文化对新疆少数民族的观念、生活方式、语言文化、饮食、节日习俗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疆是个多民族的自治区域,长期以来,民族问题被认为足敏感问题,弄不好会影响民族团结,因此,过去的新闻单位往往只作正面报道,不敢联系实际,对民族理论问题,更不敢在报纸上讨论与争鸣。十年的改革开放,新闻改革的步步深入使《新疆日报》冲破了这一禁区,在民族理论的宣传上作了大胆的尝试。改革使新疆地区的人们在经济生活、文化思想、传统观念(包括服装、礼仪等)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思想空前活跃,给新闻单位提出了众多新的问题,如改革开放少数民族会不会被同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