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陈桂义 《教师》2010,(36):84-84
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新课程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2.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改革的内容和任务。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长期以来,师生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在师生关系这一内涵中,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一、建立新型师生伦理关系当前,在学校教学中师生伦理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师生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混乱,学生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许多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人身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经常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教师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等。新…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中,需要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随着“课改”浪潮席卷全国教育界,各种崭新的教育形式、教学手段纷纷涌现,但不可忽视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师生之间的关系不那么自然、融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指出:“新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是师生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真正贯彻“课改”精神的课堂,应该营造出以新型…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背景下师生情感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优化师生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改革  相似文献   

5.
李民 《陕西教育》2008,(1):39-39
建立好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发扬民主,才能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新型师生关系,主要包括师生的伦理关系和师生的情感关系,是一种全新的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关系。那么,在新课改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首先应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这既是教育教学价值的本位回归,也是现代社会人的权利的一种体现。学生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受教育者,教师要把学生当做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如果说没有尊严的生活是屈辱的,那么,“没有尊严的学习也…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平等、和谐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我认为,新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的沃土。  相似文献   

8.
师生情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态度和感受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关系。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个性魅力的生动展现,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人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9.
魏安彬 《中学教育》2008,(10):10-11
师生伦理关系既反映着社会道德关系,又反映着教与学的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育者以强权主义伦理现实施教育,师生伦理关系是不公平的。新课程是为了人的最大发展。构建和谐的师生伦理关系必须从师生平等、民主、个体差异、教学公平、权利保障五个方面入手,把学生作为权责主体对待,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厂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实行民主化。我认为,教学民主化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以前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师生伦理关系方面的问题。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许多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  相似文献   

11.
师生角色定位及伦理关系存在许多误区,新课程改革需要对师生角色正确定位,建立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尊重学生独立人格与个性,优化师生情感,建立互动开放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张爱花 《教育革新》2009,(10):15-15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和谐关系。不仅是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新世纪教育关注人的本性要求的需要。建立民主、和谐和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必须以师生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在课堂教育和课外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心理关系。前者主要表现为社会伦理关系,是依靠社会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风尚来维持的。后者则表现为师生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依赖状态等,它主要是依靠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而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也是学校里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全面交往基础之上,它是一种平等、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为此,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力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情感互动是师生互动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互动的实质是师生主体情感的互动.分析师生互动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业务关系和伦理关系,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效.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强调教育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载体,是推行教育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从整体上看,师生关系的状况难以令人满意,师生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积极的情感关系难以建立,使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权利和义务关系方面,学生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教师或是为学生筹划、包揽一切,或是体罚、讽刺学生,都忽视了学生是具有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的特征,都不是恰当的师生关系.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致力建设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以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优化师生情感,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新型的良好的情感关系是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这是新课标里的一段话,也是站在课改前沿的老师困惑而又追求的一种关系。那么,我们该怎样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在师生之间建立一座新型的情感桥梁呢?  相似文献   

20.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从发生关系的形式而言,是有组织结构形式表现组织关系,也有以情感、认知、交往为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有认知方面的也有情感方面的.以下我们就探讨一下师生间的情感关系.一、师生情感关系的意义首先,师生间的积极情感不仅有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功能,而且是一种感召和激励.教师的积极情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是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的体现,它是教师忠于教育工作做出巨大成绩的内部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