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单位是通过范畴来体现的。而范畴化通常以原型为基础,并且涉及隐喻和转喻过程。通过英汉"愤怒"隐喻的原型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作为心智的表征和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工具的语言具有体验性:语言受到人类直觉和感知的很大影响,具有生理和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非范畴化是相对范畴化而言的。原型作为范畴化的典型成员,可以体现某一范畴的特征,而非范畴化的成员,则不体现原型所具有的所有的典型特征。非范畴化的语言与原型语言特征不同,在理解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因此在翻译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译。本文在变译理论指导下对非范畴化语言的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90):73-74
多义词一直是词汇学习的难点,本文对多义词现象的形成原因及扩展手段进行了介绍分析,通过原型范畴理论论证了多义词的各义项不是毫无联系的,而是具有家族相似性的。其中一个义项为词语的核心义项,通过核心义项的辐射和连锁衍生边缘义项。同时多义化的过程是通过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手段完成的。通过对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转喻认知手段的分析,得出了该认知方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即掌握词语的核心意义;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言中的原型范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原型范畴理论是基于人类认知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也称现代范畴理论。对比分析原型范畴理论和古典范畴理论的区别,可以归纳现代范畴理论的优点。通过语言中的原型范畴实例论证可知语言是人类认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的表征。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发展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去隐喻化”的过程。宏观来看,去隐喻化是词汇形成和扩充的重要途径,是语言兼具稳定性和发展性的重要动因。微观来看,去隐喻化过程中,新鲜隐喻向死隐喻的转变对词典中比喻义义项的确立起着决定性作用。隐喻需要经历萌生、规约化及词化三个阶段,最终实现去隐喻化。比喻义义项具有过渡性质,它连接了隐喻性的临时言语范畴与字面性的稳定语言范畴,为研究语言的形成与演变提供了全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非范畴化是相对范畴化而言的。原型作为范畴化的典型成员,可以体现某一范畴的特征,而非范畴化的成员,则不体现原型所具有的所有的典型特征。非范畴化的语言与原型语言特征不同,在理解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因此在翻译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译。本文在变译理论指导下对非范畴化语言的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曾容 《外国语文》2022,(2):20-30
范畴在本质上具有动态性,"动态范畴化"理论强调从动态角度对词义范畴进行历时或即时研究.词义的动态范畴化可以在语言的不同维度上得以体现.那么,词义动态范畴化的工作机制是什么呢?本文认为,隐喻、转喻与基体/侧显是词义动态范畴化的有效工作机制,并将隐喻细化为概念隐喻、范畴隐喻及语法隐喻,将转喻细化为概念转喻和语法转喻.隐喻、...  相似文献   

8.
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传统语言理论并未完全掌握其实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认知模式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新的诠释,从而为多义词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原型理论表明,范畴中都有一个原型,该范畴里的其他成员都与这个原型有着不同程度相似性和共性特征。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多义是指,语言的各个义项之间存在者某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一词多义就是在原型义项的基础上,在隐喻和转喻的作用下向外拓展词义的。本文以nose为实例,基于原型理论,通过隐喻和转喻来分析一词多义的关系,从而对我们学习英语词汇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语法隐喻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非一致性,这种非一致性是与典型的、无标记的表达方式相对而言的。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出于交际的需要或语用的目的而对语言系统做出非一致的选择,这便使得属于某一范畴的语言表达式边缘化,甚至脱离该范畴而实现非范畴化,非范畴化后的表达式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固化而直至语法化。正是从这点出发,在此对语法隐喻的本质属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语法隐喻的语法化功能,并发现"非一致的选择"、"非范畴化"和"重新分析"等既是语法隐喻手段又是语法化的机制。因此,语法隐喻具有语法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龚翼蓉 《海外英语》2011,(3):221-222,224
该文试图从范畴化角度对隐喻的生成及理解作分析,隐喻的本体范畴与喻体范畴之间的互动、新范畴的创造过程为隐喻的生成及理解以及认知和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对英语词汇教学有较强的解释力。从认知角度重点探讨原型范畴理论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英语词汇有范畴等级之分;基本范畴词是构词的基础;基本范畴词的原型意义是理解多义词的关键;基本范畴词的隐喻用法多,使用频率高。重视基本范畴词汇教学符合词汇认知规律。掌握基本范畴词汇对语言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认知机制为基础,分析对比英文"bed"和中文"床"的语义,发现该词的义项在两种语言中基本一致,是人类认知共性的反映和体现.其词义演变方式呈辐射和连锁相交叉的趋势,而且各义项以隐喻方式为主要纽带,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其原型意义通过隐喻性认知产生出了新的含义,组成了一张复杂的语义网.该基本范畴词的多项语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从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和隐喻的研究角度出发来研究新闻语篇中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不同的实例证明了范畴化和隐喻是进行新闻语篇政治性分析的行之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贾芝 《教学与管理》2012,(12):137-138
一、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思想认知语言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由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结合而成的边缘学科,处于语言研究的前沿,其研究范围包括范畴化和原型理论、隐喻概念和认知语法等。认知语言学是人们加深了对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的认知过程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英语动词进行体除了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事件”之外,还有许多特殊意义和用法。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分析英语动词进行体的多义性,进行体的各种意义构成了一个原型范畴,具有原型效应。隐喻化是进行体多义性的拓展途径,而图形背景理论则解释了进行体的过程性实质。对进行体进行认知语言学分析,有助于理清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7.
非范畴化与范畴化是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是语言变化与创新的重要途径。非范畴化以现有的语言资源表达说、写者想要表达的特定的思想内容,突显了原有概念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本文试从隐喻的角度阐释语义的多义性现象、非范畴化的连续体性质以及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从而揭示隐喻机制在语言非范畴化现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词多义既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又是一种认知现象。Rosch的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是在传统范畴观的基础上,为了更科学地定义词义的范畴而提出的一种概念构建模式。本文从原型理论视角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认知解析,并利用隐喻、转喻等认知手段,深刻地理解词的多义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以原型理论为指导,对多义词范畴原型及理据进行分析,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多义词一般是通过隐喻、转喻等引中机制和连锁、辐射等方式由原型发展而来的观点。原型理论对多义词教学的启示有:应重视基本范畴词汇教学和隐喻、转喻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的学科。范畴化理论是其基础,概念隐喻是范畴化理论的延伸。范畴化理论和概念隐喻可以解释委婉语,加深对委婉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