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维度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和核心原则。从而完成"四个全面"中"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任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章主要从"以人为本"的起源和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三个板块进行阐述。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念对于指导中国的实践并没有过时。  相似文献   

2.
国家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要谛,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指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的国家学说,从十个方面勾勒它对国家学说在新时代发展的主要亮点。《决定》深化了国家学说的内涵,拓展了它的外延,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国家长治久安、永葆青春的法宝。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元理论"之一。国内外学术界在有关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性思想研究上,具有不同程度的审慎思考。对核心范畴的解析、对话语渊源的追溯、对内容构成的阐释,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性思想研究的基本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性思想的当代意义,体现在提升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话语权、推进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整体性研究、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权力观建设、促推当前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包涵了丰富的国家理论。蕴含双重维度: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趣;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对于当代国家治理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结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新境界。必须警惕国家虚无主义思潮和国内外各种反华势力的"入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着国家治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逐步形成了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离不开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两个维度: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治理思想,发展了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国家治理思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治理思想;又以习近平从地方到中央的国家工作经历为重要实践基础,并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孙随根 《天中学刊》2001,16(6):9-11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的阶段斗争、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结构等方面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重要会议,迈向新征程,需要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思想,与中国国情结合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推进国家职能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取得了系列重要成就。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思想揭示了国家政治统治和公共管理两大职能的历史变化,符合共同体治理形式以及人与共同体关系发展的历史逻辑,同时又与中国共产党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观和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实践观高度契合。中国共产党从强化国家政治职能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到突出公共管理职能建立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思想的守正,更是对其在中国社会历史转变中具体实现路径的创新,是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正确尝试。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鲜明的历史逻辑、深厚的理论逻辑和坚实的实践逻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经70余年的接续发展,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国家安全形势和治理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构成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历史逻辑。通过将当代中国安全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其中的国家安全治理理念构成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从实践中探索出的中国式国家安全治理路径构成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提出,包含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要在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指引下,深入完善我国国家安全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的法治思想不断发展,已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思想博大精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民主法制论、依法治国论、法治与德治结合论、依法执政论、和谐法治论、依宪治国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论等。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求,应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肆意歪曲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错误思潮以及满足正确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现实需要,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科学论述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和消亡,辩证分析了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的关系,合理区分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大发展阶段,是列宁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遵循和实践指南。在当代,这一学说仍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其价值要旨与党的百年奋斗经验高度契合,对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坚持党的自我革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完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48):22-23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过程中对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和归宿进行了深入探索,其中包含了马、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领域和国家间关系的历史考察。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点领域,还是现代政治学、政治社会学、社会学关注的核心领域,正确厘清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并构建国家和社会平衡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理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发展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又一重要理论标志。这一科学理论创新成果对于中国未来政治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正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半封闭、再到全面开放的深刻变革。为应对现实挑战,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同时,高度关注全球治理新形势、新内容,增强全球向度;其次,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应坚持“守正”基础上的不断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中国化进程;再次,加快构建政党治理为核心、政府治理为关键、其他类型治理为重要补充的立体治理格局。最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以法治夯实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保障变革进程稳定、有序,切实提升和扩大国家治理意识形态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把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中国走向新的发展的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把人民群众的希望作为政府的施政纲领,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营造一种有利的国际环境。内容博大精深、影响巨大。该思想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依法执政、立党为公与执政为民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总揽全局,统筹兼顾,以人民为本,注重社会建设,以和平共处、共享互赢的国家关系理念处理国家间的矛盾。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代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前进中的指导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外儒内法"到"依法治国"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途径。从"人治"走向"法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是为了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既吸纳了西方先进思想,又融合了中华文明的精华,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途径。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时代的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更是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国家发展观,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发展观。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和我党实现新的历史任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发展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又一重要理论标志。这一科学理论创新成果对于中国未来政治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核心要义,是如何更好地把我国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在国家制度建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是在吸收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制度建构的理论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在深刻认识显著优势的实践中坚定制度自信,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国家发展观,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发展观。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和我党实现新的历史任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民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民主思想体现在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上,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他们与时俱进地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