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用典"为"事类",用典既具有"寄意"的作用,还可以增加文章的形式美,使之更富艺术性和感染力,而且符合当时社会审美趋势。《文心雕龙》中几乎每篇都涉及到用典,用典定篇名、用典阐述定义、用典阐发观点、构成论据以及用典总结全篇,可见用典也体现了《文心雕龙》"体大虑周"之特征。据典之法多样统一,主要表现为"言典"和"事典"。  相似文献   

2.
庾信作为"集六朝之大成,导四杰之先路"的"四六宗匠",入北前后两个时期的骈赋用典虽有共性,但在用典的数量与所占比例、意象范围及内涵、手法与句式、功用显现以及所产生的文本意蕴五个主要方面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同。这些变化是在文章功用变化、北方意象积累、北朝文风吸收、创作心态差异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用典这种修辞方式在同一作家身上也可能存在变化性,而这种变化在庾信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运用得尤为自如。  相似文献   

3.
南朝文人好使事用典,掀起了文学史上"用事为博"的第一个高潮。本文从南朝诗作用典、南朝骈文用典和藏书抄书与南朝文人用典等三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正>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诗歌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高考诗歌鉴赏中对用典的考查时常出现。具体考查形式为:一是识别用典的手法。二是指出典故的出处。三是考查用典的意图或作用。这是近年高考对用典最主要的考查形式,前两种考查需要考生对典故有一定的积累,第三种考查方式就要求在指出典故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分析,这对考生诗歌理解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辞海》对"典故"下的定义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亦即使用典故的简称,指对前人的语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的引用。它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具体而言,用典主要有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概论》尽地阐述了他的"平民教育"理论与构想,并事必躬亲、热情推行,使其成为最有希望的一种运动与事业,对于现在倡导实现教育公平也有极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一、平民教育的含义和现实意义陶行知先生说:"中国现在所推行的平民教育.是一个平民读书运动。我们要用最短的间,最少的银钱,去教一般人民读好书。做好人。""他们读了书,对于自己生计最有关系的职业,也可以  相似文献   

7.
宿舍管理员登上大学毕业典礼的发言台,讲述她10年里与这些大孩子们的故事,赢得满场掌声与微笑,学生们的笑中带有泪。我看到了大学精神的平民情怀在生长。今天,当一些大学在苦苦寻求建树其大学精神时,在一些大学自以为定位了大学精神纷纷贴上时髦的标签时,有一种人格缺失了,有一种意识淡漠了,有一种情怀抛弃了。这就是"平民"。潜意识里,这些大学精神大多最终指向于精英、一流、卓越、尖端,没有了"平民"的位置。在时代的大潮中,平民教育在大学中的分量日益轻忽了。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诗歌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善于运用典故,体现了宋诗“以才学为诗”的特色,肇江西诗派的先路。文章对王安石诗歌的典源进行了考察,并探析了其用典的阶段性特征和用典心态,进而对“荆公体”及其用典在宋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有了更确切的把握。  相似文献   

9.
<正>"用典"是一种重要的"诗法"。它使诗词内涵丰富,意蕴含蓄,表达精炼。"用典"类别多样,技巧丰富。古诗词用典的手法精彩纷呈,通过探幽发微,复活古诗词的艺术生命,能让学生深入领悟作品的魅力。用典教学不应是单纯地解释源流和含义,典故在教学中可派上多种用途,巧妙设计,典故会有助于使诗词教学趣味横生。一、典故用于教学导入古代诗词教学的导入方式很多,对一些用典突出  相似文献   

10.
颜延之的诗文创作总体上大量用典,故而历来诗话都以"用典为博"来概括其诗文创作的特点。但是通过对颜延之现存诗歌用典的考察,发现其用典的数量存在明显的多与寡的区别,这与其诗歌创作动机及创作心理有必然的联系。因此,颜延之现存的诗歌作品难以显示其用典好"博"好"密"的自觉创作特色,更多的是受制于文体特征与创作语境需要下的主观且被动的斟酌与润色,体现出颜延之文学随从身份下文学创作的局限与无奈。  相似文献   

11.
从控制走向协调,以治理代替管理,既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美国公立大学一直努力的方向,而加州大学则是将这种努力践行得较为彻底的一个成功典范.这种努力具体表现为加州大学一方面通过与政府签订协约、引入市场机制、寻求校外群体的支持等形式来弱化政府的管制色彩,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董事会、学术委员会等治理机构的协调作用,为大学自治提供一系列的缓冲与保护.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校园和城市之间逐渐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区域,即所谓的大学校园“边缘区”。以系统分析法对由边缘区地段的特殊性引发的“边缘区现象”的成因,特点及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宋正恩 《河西学院学报》2003,19(5):30-31,12
介绍了两种新的淀粉粘合剂的制备方法,该产品制法简单、稳定性好、粘度高、渗透性强、成膜性较好,有较好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言语观以仁为核心,以中庸之道为方法论,零珠碎玉般地散见于《论语》和其他论说中。孔子言语论中的得体观可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强调言语的功用与价值;二、言语必合仁、礼规范;三、言语要知人、言中;四、言语要适合语境;五、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六、名正言顺则事成;七、既提倡尚文,又主张辞达。  相似文献   

15.
马尔可夫预测法是应用概率论中马尔可夫链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各种状态的变化规律,并由此预测状态未来变化趋势的一种方法。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可以看作是一个随机的状态过程。马尔可夫链是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预测的一个较好的方法,本文利用马尔可夫链对永兴傣族乡农村劳动力流动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6.
枞阳县东部地区方言零声母包括普通话里的部分零声母、r声母和个别l声母;方言η声母是普通话的部分零声母;声母n、l在方言里有混淆不分的现象,但有些音节则区分得很清楚。本文主要就方言声母Ф、η、n和l与普通话相对应的声母进行比较,阐明方音辨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全球化发展的新动向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后期以来,教育全球化发展的新动向主要表现在: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教育的国际交流朝着教育贸易方向发展;教育国际交流的主体改变了;世界留学生的规模急剧扩大;教育的国际化使各国教育课程发生了显著变化;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教育超越学校教育的范畴;教育向社会的全方位渗透等。  相似文献   

18.
违约赔偿责任是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后果。各国立法对违约赔偿范围规定不尽相同。违约赔偿原则的适用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护非违约方的利益,保障交易安全。根据公平原则,我国的合同法对于完全赔偿权责的适用也作了若干损害赔偿限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19.
李陵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00-101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通过常规扫速测试对吸附量进行初步估计的新方法.通过循环伏安技术对腺嘌呤在玻碳电极上的吸附现象进行了研究,对电活性质粒吸附量进行了定性判断.结果表明,弱吸附吸附量的数量级一般在10-10mol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