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采用“发现法”进行体操项目考核的尝试》一文在贵刊2001年第1期发表后,李东明老师感到很新颖,优点明显,即在教学实践中实施。通过实践,李东明老师《对“发现法”考核的质疑》一文在贵刊2001年第4期发表。本人感谢李东明老师对“发现法”考核的赞扬和肯定,并在教学实践中付诸实施。因“发现法”考核的方法尚在尝试、探讨之中,尚不完善,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李东明老师对“发现法”考核提出质疑,本人表示欢迎和感谢,并愿意和李东明老师合作,共同探讨,把“发现法”考核这一新的考核方法不断充实、完善,为教学改革献上一计。现就有关问题进行再探讨,与李东明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2.
在练习过程中,发现某同学已达到了规定的某个标准,即认定为考核成绩的方法,本文称之为"发现法"考核.  相似文献   

3.
看到贵刊2001年第1期程晋常老师的《采用“发现法”进行体操项目考核的尝试》一文后,感到很新颖,优点明显,即在教学实践中实施,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发现了问题。现提出来与程老师探讨,以便完善“发现法’考核,共同提高教学水平。一、考核的成绩真实吗体育考核是一件公正、严肃的事情,其基本点是能正确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水  相似文献   

4.
今年秋季开学之后,深圳中学首先对体育课程进行了改革,高一年级按专选分班进行体育教学.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哈佛大学教育博士陈向明老师,以及美国教育专家何道明(中文名)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作者在篮球专选班进行了"参与式"体育教学改革试验,在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没有开发过的体育教学风景区,感到无比高兴和喜悦,现将其几点收获奉献给大家.  相似文献   

5.
最近拜读了贵刊2004年第1期的<跑"长城">一文后,赵吉平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游戏,趣味性强,简单易行,我在教学中体会较深.但在实践中认为此游戏有所改进为妥,在这与赵老师及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6.
[案例1]一个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时常不听从老师指令,表现为不能站在小朋友的队伍中,到处乱跑并随地吐口水玩耍,即便有辅助老师在身边亦是如此.若越是强迫其听从老师指令,他的不良行为更为严重. [案例2]另一个二年级女生,平时默不作声.在学习广播操时,很少跟指导老师做动作.即便偶尔跟着比画几下,动作也很不协调.当发现教师有意识地关注自己做动作后,该生开始拒绝练习.在全班广播操考核时,该生旷课缺考.  相似文献   

7.
本届研讨会的15节现场课,从教师的教案书写和上课的表现看,都经过精心的准备.教案书写能够做到单元备课,重难点清晰,图文并茂,备课效果好. 1.教态方面.年轻教师的教学彰显青春活力有朝气,中年教师的课堂更显成熟稳重经验足.各地的课呈现出不同区域的教学特色,教师们规范优美的示范、清晰准确的讲解、自然大方的教态都给观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显示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如李晋楠老师的"跆拳道"、姬军老师的"投掷"课不仅教给了学生准确的技术动作,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展示出的跆拳道功底,姬老师娴熟的投掷技能和高超的剑舞都体现出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相似文献   

8.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在学校组织的一次体育教研活动中,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突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教快速跑起跑动作时,如何发令?"我随口答道:三个口令--"各就位"、"预备"、"跑".那位老师听了我的回答后,摇了摇头.正当我感到莫名其妙时,他又对我说:"你仔细看一看初一的体育课本吧".我拿过书本一看,书中在介绍快速跑起跑姿势时,不是我们想象当中的蹲踞式,而是介绍了站立式.当时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有的老师认为既然站立式起跑是长跑常用的起跑姿势,为什么要用在快速跑教学中呢?有的则认为快速跑教学中运用站立式起跑主要是培养学生快速起动的能力,在快速跑教学中出现非常正常,更何况翻开体育史,大家都知道起跑姿势的演变过程,先有站立式,后有蹲踞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说起DC老师,很多电竞爱好者会立刻联想到百年孤独、我听闻的梗,和他的二次元属性.当我们走近DC老师,发现他真的"宅",但是他宅得自我,宅得自信.聊起他心目中的宅文化,DC老师侃侃而谈. 有幸造访了DC老师的住所,笔者在听着DC老师对着自己的手办如数家珍时,看到了这位有些毒舌的解说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0.
1.1教育目标与评价手段的不一致在高校体育教学,我们对于体育课的教育目标是建立长远的终身的体育学习习惯,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而对于体育课程成绩的考核,也是进行教学质量的检测的一个方式之一,老师可以根据考核的结果来调整体育教学的方法,探索出一个真正适合高校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但是在教学中,考核的手段往往变成老师压迫学生取得体育好成绩为目的的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在听课以及阅读一些报刊和教案时常发现有许多的老师用"心理障碍"一词来形容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其表现,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当,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心理障碍"概念的不了解。以下就相关问题探讨如下:一、区分几种心理状态1.正常心理与异常(不正常)心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  相似文献   

12.
在速滑教学中,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自觉地锻炼,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双边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运用体育理论、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理论,对如何在速滑教学中采用"兴趣引导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证,认为:"兴趣引导法"能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产生正确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一个鲜活的所在,相比于量化研究,质性研究对于发现教学中一些不被察觉的问题更具优势。通过对两所高师院校6位术科教师的访谈,借助Nvivo 8.0质性分析软件,术科教学中长期被遮蔽的几个问题得以浮现,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也是区别于以往术科教学研究的重要发现。第一个发现是术科教师备课过程中形成"备课模式",即他们不会每天、每节课都去备课,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上课。备课模式体现了术科教学的"惰性依附";第二个发现是术科教学考核中存在着"注重技评、达标,忽视能力评价"以及"人为降低考核标准"等教学"失范"现象,"术科教学考核失范现象"体现了术科教学的"目的依附";第三个发现是术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无奈"感受,这些无奈来自于"教师所说的苦衷、教学瓶颈,以及由于教学进度被打乱或者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而导致教师产生的负面情绪"。"术科教学的无奈体验"又体现了术科教学的"情绪依附"。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是以往有关术科教学状况的研究未曾揭露的,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更加圆熟术科教师的现实教学与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4.
周亚琴 《体育科技》2001,22(1):45-47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专业学生在参加健美操考核时容易引起的心理紧张并可能导致学生出现"怯场"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产生的基本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并运用新的方法进行了实践性教学研究,验证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教体育"与"教人学体育"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但真正把以人为本在教学中落实到以学生为中心,在训练中以运动员为中心的行动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体育"是当我们问一位老师是教什么的时候通常得到的回答。当我们将"教体育"变为"教人学体育"时,观念就发生了变化,人变为了第一位的。从"教体育"到"教人学体育"就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种观念转变。  相似文献   

16.
<正>体育作为一门强身健体的科目,让学生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如果非要用成绩来衡量学生,考核老师,那就真的让体育教学"变味"了,变成了人见人烦的"应试课堂",就算是这样,因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天生就差,不管怎么努力,他的提高幅度也不可能获得满分,如果抽到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测试,再用学生的成绩来考核老师,你说老师能没有情绪?对  相似文献   

17.
以"体育成绩多维评价"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体育教学中重要环节的体育考评,如何顺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不断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形成,如何理解现行的体育课成绩考核所采用结构评分制和综合评定的方法,如何运用成绩评价调动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和提高,如何认识<标准>中法规的制定和对学生等级的划分,等等,这此都是值得体育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课题.笔者以为,现行的体育考评有一定的片面性考核不能客观、公正、有效地评价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没有起到促进教学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目的,不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需要,为此,对以"育体"及"达标"为目标的体育考评单维模式提出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听障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手段及促进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冰上课教学中"合作教学法"与听障大学生人格塑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冰上课教学中"合作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对听障大学生SCL-90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因子的影响更显著;对于改善听障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和掩饰倾向性的作用很大.冰上课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教学法,不仅可以改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冰上课教学运用"合作教学法"是听障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张同宽 《体育科技》2007,28(4):85-87
通过分析目前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和困境发生的原因,提出构建高校体育"专项 1"体育教学模式中田径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评价方法等进行研究与实践,使田径运动教学向健身化、娱乐化、趣味化和复合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及推进,"减负"成了各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小学体育也不例外.培养体育兴趣是实现体育教学"减负"的关键举措,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还能够促使老师不断完善、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以此来打造生动的体育课堂,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营造轻松愉快的体育学习及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