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维定势在学习迁移中具有双重作用,是一柄教学的"双刃剑",教学中合理地利用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思维定势的正迁移,又能够避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提高教学效率。一、有机利用,促进正迁移1.因势利导,唤醒旧知。数学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后续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先前学习的概括或延伸。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努力挖掘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新旧知识的共同特征启发思维,引导学生将旧知识  相似文献   

2.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思维定势亦如此。数学教学既要发挥思维定势正迁移的作用,又要培养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怎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势的正迁移和怎样克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呢?对此,谈点粗浅的做法与体会。一、培养思维定势,发挥正迁移作用思维定势的作用,表现在合适的条件下,能迅速地联想旧知识和技能,以解决面临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3.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定势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一、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常常表现为在收集信息或处理信息的环节上按照一定的思路进行思考,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因此教学中常常  相似文献   

4.
物理教学中的思维定势表现为学生思维的一种趋向性与专注性。以教育心理学而论,“定势”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技能时既定心理的准备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按照一定的习惯思路去考虑和认识问题。正确利用这一思维规律,有助于学生运用记忆中储存的知识信息促进正迁移,缩短知识的更新周期产生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思维定势的形成常伴随着思维的惰性和“功能僵化”,形成负迁移,造成“定势错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是把"双刃剑",如能合理利用,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巧妙利用思维定势,促进正迁移;适时运用思维定势,避免负迁移。  相似文献   

6.
在平几的复习中,教师持变换思想,对课本上的典型题进行合理演变:变动位置,增减题设或结论,就能把一些常见的题凝聚成题链。既可使学生窥视到一类题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掌握一串题的证明方法,开阔视野,促进思维定势的正迁移,克服其负迁移。  相似文献   

7.
思维定势具有二重性,当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相一致时,就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当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相悖时,往往形成负迁移,使思路囿于某种固定的“框架”。因此,对于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定势,应分别情况,慎重处置,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8.
以往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就学生所学的新知识,授之以一定的解题模式,常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指导教学,无论在讲解例题或习题时,习惯于单纯地就题讲题。学生做作业时,也往往习惯于就题做题,忽视非智力因素。这往往使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心理,照题照搬,进而形成定势思维,造成思维的呆板和僵化,从而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题若按常规解法往往复杂而费时,甚至无法解出。这就要求在解题过程中,要根据题目的具体特点,从整体上分析,善于打破常规意识,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能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尽可能寻求妙思巧解,使自己的解题能力得到升华。现举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9.
变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为一堂课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师应精心设计变式题,以达到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品质,防止定势思维的目的。变换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如基本题:4+2=□,5-2=□。变式题:□+2=6,□-3=2。经常设计这种练习,不仅能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变换叙述形式。如基本题:24的约数有( )。变式题:24能被( )整除,( )能整除24,24是( )的倍数。这种变式题虽然变换了叙述形式,但约数的本质始终恒在。通过解答,学生对约数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变换所求问题。如基本题…  相似文献   

10.
何先万 《湖南教育》2002,(15):26-26
思维转换能力是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解题教学中,我们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转变思维模式。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要依据一定的模式。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掘出题目的内涵,引导他们通过联想、追忆以往接触过的模式,研究出不同模式解题的特点,比较其优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克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思维定势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表现了一种趋向性和专注性,当习惯性思路与解题途径吻合时,它就会起积极作用,促进正迁移产生;另一方面,它产生一种惰性和呆板性,使人们囿于习惯性思维而陷入困…  相似文献   

11.
思维定势在心理学上是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表现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倾向性。当一种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对解决另一种问题有促进和帮助的时候,则可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的正迁移;这便是思维定势在学习中的正面作用。而当一种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阻碍或干扰了对另一种问题解决的时候,则妨碍了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的负迁移;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这便是思维定势在学习中的负面作用。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消除这种负面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复习课的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讲了不少题,学生也做了不少题,但一遇到新题,往往还是不会。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应变能力,怎样才能帮助同学们提高应变能力呢?我们认为在复习课的教学中,采用一题多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此法即是由基本题出发,通过纵横的变型,将基本题变成较复杂的问题,帮助同学们把握题目的结构特征,了解复杂问题的来龙去脉,掌握解题的思维方法。这样做有利于同学们开阔视野,提高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3.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思维定势也叫学习定势。思维定势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有其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教师在教学中,辩证地认识思维定势,努力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不断防止和克服它的消极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而且有利于思维水平乃至整个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一、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常常表现为收集信息或处理信息的环节上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进行思考,促…  相似文献   

14.
思维定势在心理学上是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表现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倾向性。当一种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对解决另一种问题有促进和帮助的时候,则可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的正迁移,这便是思维定势在学习中的正面作用。反之则形成知识的负迁移,这便是思维定势在学习中的负面作用。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消除这种负面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教学效果呢?本文就此作粗浅的探讨。一、审析定务干扰,克服单一化思维所谓单一化思维,就是从事物的某个方面片面来观察事物,并把事物全归纳到…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技能时仍存在一定的准备状态,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定势",定势决定了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一种趋向性,即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考虑问题.当这种习惯思路和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一致时,就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相悖或不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这时就会酿成解题的错误.因此,在课改不断深入的发展阶段,更要重视思维定势的处理,才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笔者认为,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思维定势,应采取细致的态度,分析情况,慎重地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16.
利用过去已有的经验,按照某种固定的思想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一种既定心理倾向,称为思维定势。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假若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思维定势的规律,可以促使新的学习情境转化为旧的学习情境,扩大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应用范围,使学生在条件不变时,能更迅速地感知对象并做出合理的反应,从而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思维定势就容易使学生盲目运用已有经验,依样画葫芦,妨碍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从而造成错误判断,有时还会使学生形成知识的负迁移。曾经有位教师问学生:哪两个连续的月…  相似文献   

17.
思维定势在心理学上是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它表现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倾向性。当解决一种问题的知识经验对解决另一种问题有促进和帮助作用时,可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的正迁移,这便是思维定势在学习中的正面作用。而当一种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阻碍或干扰了对另一种问题的解决时,会妨碍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的负迁移,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这便是思维定势在学习中的负面作用。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消除这种负面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教学效果呢?一、审…  相似文献   

18.
梁丽勤 《广东教育》2005,(12):58-58
利用过去已有的经验,按照某种固定的思想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一种既定心理倾向,称为思维定势。,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假若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思维定势的规律,可以促使新的学习情境转化为旧的学习情境,扩大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应用范围,使学生在奈件不变时,能更迅速地感知对象并做出合理的反应,从而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当环境奈件发生变化时,思维定势就容易使学生盲目运用已有经验,依样画葫芦,妨碍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从而造成错误判断,有时还会使学生形成知识的负迁移。曾经有位教师问学生。  相似文献   

19.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挖掘教材,精选试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注重实验,巧妙设计,激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突破定势,一题多解,开拓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类比迁移,启发联想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等方法和途径,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中“一题多解”现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同一数学问题,往往会因学生观察思维的切入点、形成迁移能力的知识原型、对题型内涵的理解以及解题思维的定势习惯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解答方法。在教学中经常巧妙地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开挖学生的思维潜能,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