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说到成功,人们有一种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的最终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②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  相似文献   

2.
俞敏洪 《高中生》2010,(3):52-52
我发现成功的人生都有一个特质,就是不安分。我们的父辈中很多成功者,都是放弃了原来的铁饭碗。他们之中也有牺牲者,但他们的生命都在拼搏,都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1.我们都是成功者①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相似文献   

4.
“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如何看待它才是大问题。”这是一句广为传诵的人生格言。的确,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完全是由我们自己的态度决定的;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因此,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驭命运,要么是命运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了谁是坐骑,谁是骑师。而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也正在于他有没有积极的心态。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往往只是:成功的人始终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思考问题,用乐观的精神去面对失败,以进取的态度去支配人生;而失败者恰恰相反,他们消极悲观、犹豫彷徨、患得患失,最终倒在过去失败的阴影里…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读完2004年10月号《中学生时代》高中版,感觉就像吃了一只红通通的水晶富士,甜甜的,酸酸的,脆脆的,还有一点点涩,感觉真的不错——这才是属于我们高中生的杂志!一本杂志能让我们从中学到各种知识,真有“小投入带来大回报”的感觉。“星光灿烂”栏目中,收集了大量成功者的经验,对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成功者的所谓“学习秘笈”看似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学习的真谛。但我建议此类文章应“宁精毋滥”,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如果经验只是一味的重复,很快会失去吸引力;而对于成功者——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不喜欢被当猴子似地参观。”“梦山心…  相似文献   

6.
马云有句名言:"当你成功时,你说的所有话都是真理。"的确,无论古今中外,成功者心灵鸡汤销路一向不错。因为故事主角就是最好的例子,颇像旧时街头卖大力丸的汉子。不过,成功者的心灵鸡汤——即他们的经验体会、成功诀窍、人生感悟、励志名言,却未必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  相似文献   

7.
天津中学在教学楼入口处有一面校训墙,上面题有“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就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要求。教育的要求只有与学生的需求相契合才能被他们所接受。社会是教育学生的大课堂,下岗职工在艰难地谋生,事业的成功者踌躇满志,这些都会促使学生去自觉地思考人生。明天的成功,起步于今天的准备。“准备”积累于每堂课的成功学习,积累于每次活动的积极参与,“准备”是学生每天都要面临的问题。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接受外来信息时,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对知识进行建构的。学生在接受“人生”“成功”“准备”这些信息时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因此,作为校训的话语要适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8.
布鲁克斯在他的《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一书中这样描述“BOBOS”,“在这个时代能够崛起的人就是那些可以把创意和情感转化成产品的人,”他们“一脚踏在创意的波希米亚世界中,一脚则踩在雄心勃勃和追求世俗成功的布尔乔亚王国中。我们称这群精英为布波族”。我以为“新生代教师”就是教育的布波族。 教育的“布波族”首先是教育的成功者,而且多数是体制内的成功者。他们有的是特级教师、名教师、名校长,有的是具有广泛影响的学者型教师,不仅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特殊关爱,而且在教育界甚至社会上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成功具有一种新的意义。过去我们所耳闻目睹的教育成功,总是具有非常强烈的悲剧色彩和宗教色彩,默默无闻工作到死的老黄牛,艰难困顿中顽强支撑的个人英雄,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教育献身者。这样的成功让人感动,让人流泪,让人惋惜,也促人思考和警醒。教育的“布波族”以另一种成功样式区别于他人。他们一般具有更高的学历,读更多的书,参加更多的学术会议,撰写更多的学术论文。当他们的前辈在深夜忍着病痛批改作业时,他们或许正与三五个义气相投的朋友在咖啡馆高谈阔论着某个学术问题,或者正在网上同时与多人进行思  相似文献   

9.
这篇文章是作者为平凡的人写的。是的,在我们中间,有许多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他们每日里默默无闻地工作,默默无闻地生活,但他们生活得很舒畅,很充实,很快乐。这也是一种人生,也是一种生活!路既为成功者铺就,也为平凡的人铺就,关键是你得为自己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你就能享受快乐,就能“为你自己高兴”。刘心武在本文中写的就是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事,这种为他人认真工作,为自己踏实做人的情怀,是当今世道中亟须的品德。作品为我们叙述了残疾人小凌夫妇和电梯工小倪的例子,他们满足于眼前的工作,“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以…  相似文献   

10.
《我与父辈》是乡土题材的自传体散文,记叙了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奋斗史。本文把作品中的人物分为三类。三类不同的人生共同显示了他们努力奋斗、摆脱贫困的足迹。农村出身的作者阎连科是一个背离土地的成功者。他的成功印证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悲剧内涵。三种走向成功的人间三部曲,让我们看到农民走出去的艰难。  相似文献   

11.
崔永元 :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 ,大家好 !“实话实说”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主持人小崔 (大家都这样称呼我 ) ,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构建人生的支点” ,为此 ,我们特意邀请了大家熟悉的四位嘉宾来和我们一起参加讨论。他们是屈原、李白和鲁迅。掌声有请三位嘉宾。说起做人 ,我想起了当代作家史铁生的一句话 :“人生本不是一方神圣或天生就带有了一职官位。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不平坦的经历。”那么在我们每个人的“不平坦的经历”中 ,应该给自己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支点 ,才能把我们这个“人”支撑起来呢 ?我们先听听嘉宾的看法。屈 原 :长太息…  相似文献   

12.
《中华家教》2020,(3):6-7
青少年时代是人生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孩子充满着对自我、人生、社会和知识的探索精神,是形成人生理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最初社会关系的关键时期。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家长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人生呢?就让我们进入青少年的世界,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更好地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吧!  相似文献   

13.
青年成才与发展的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才与发展是每一个即将步人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漫漫人生路途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长季节.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会造就成功者,研究成功者成才规律以及作用于他们的共同品质,不论对青年自身还是青年工作者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人心的两翼     
喜爱读诗、写诗的大学生多是一些情婉而多思的青年。他们想必也知道,在追求真善美的人文领域,对那些成功者的最高评价,“真”的领域莫过于说一个人做到了哲学家,“美”的领域莫过于说一个人做到了诗人。哲学家用逻辑的思维、说理的语言探索世界的真实,揭示人生的究竟;诗人用形象的思维、想象的语言描写自然的美幻,表达人世的悲欣。唤起我们深沉思维的哲学和激荡我们超越地想象的诗歌,实在可以说是人心的两翼。然而,在我们人类早期的文化活动中,哲学与诗并不能友好和平地共处在一起,相反,它们之间颇有些误会,甚至可以说是仇视,…  相似文献   

15.
俞敏洪 《阅读与鉴赏》2009,(10):10-11,53
我发现成功的人生都有一个特质.就是不安分。我们的父辈很多成功者.都是原来放弃了铁饭碗。这绝对不是什么懂得放弃的精神.而是因为他们不安分.不满足于眼前安稳的现状。虽然他们其中也有牺牲者.但他们的生命都在拼搏。都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失败     
失败与成功是孪生兄弟。 然而,失败者与成功者却常有两种截然相反的际遇:人们往往把鲜艳的花朵和优美的诗篇向登上高峰的成功者抛掷;而给予失败者的常常是“无能与庸才”之类的“雅号”,继之而来的是冷嘲与热讽。总之,只要你是失败者,便是“狗熊”,这实在不公平! 要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在为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常胜将军是没有的,而常败之将却是屡见不鲜。可是,你要是认为这些“败将”是无能的,都不会成为英雄,那不免失之偏颇了,因为有的事情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这些“将军”虽然败了,但是,正是他们的失败而使后来的开…  相似文献   

17.
英国教师联合会(the NationalUnion ofTeachers,NUT)2005年4月21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主题为“为了我们的所有儿童”的第12期官方杂志《英国教师联合会新闻通讯》(NUT News)的主要内容是《2005年大选———对候选人的问题》。英国教师联合会认为,“教师、家长和公众的共同目标是给我们所有的儿童提供尽可能最好的教育”,“我们想要我们的儿童成长并拥有幸福欢乐、发挥潜力和过上富裕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与他们息息相关,我们需要他们成为成功者”;“为确保我们的未来,就需要把我们的税金向他们投资,以给儿童和年轻人提供重要的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18.
每一位老师,也曾经是学生。在他们心里,不论是入学时的第一声“老师好”,还是初为人师时的第一句“上课”,都是人生里最难忘的记忆。在这个九月,这个教师节,让我们听老师讲述他们的学生时代,他们和老师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松下幸之助、李嘉诚、理查德·布兰森、比尔·盖茨、阿布拉莫维奇、陈天桥……他们都是在而立之年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这不是一种巧合,因为他们在30岁之前就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方向。他们的“今天”是我们时代的财富偶像,他们的“昨天”——创业过程被一遍遍传成了商业神话。从这些财富英雄们相同的财富神话中,我们所领略到的是截然不同的智慧与创业人生。  相似文献   

20.
当2005年的第一缕晨曦洒满校园的小路时,《人民教育》“生活”板块将伴随着您掀开生活新的一页。在此,《人民教育》总编室的张新洲、胡久红、程路、刘捷、蔡明等向关爱和支持“生活”板块的广大读者深情地道一声:新年好!生活是奋进者的足迹。“名师人生”栏目,真实地记录了一位位名师的成长历程,他们曾是和您一样的普通教师,却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愿您在其洒满爱与智慧的足迹中,受到启迪,获得前进的力量。生活是成功者的坦言。“名人访谈”栏目,继续访谈在科学、教育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士,请他们畅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