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序章已在,开启未来.2015年10月8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问题是,阿列克谢耶维奇是一位女记者,她是以"口述实录"的新闻兼文学的模式,赢得了诺奖殊荣.她把沧海装进杯子,她把历史收进一页;她记录过去,她开启未来. 都说美国记者的崇高理想就是"写着写着变成了作家",而白俄罗斯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则顺利地登上了这个理想之巅.此前,有一批陆续有过记者经历的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超过了迄今获奖者总数112名的十分之一,比如:  相似文献   

2.
新闻真实论──新闻“本质真实论”再质疑何光 一、“历史是过去的新闻,新闻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过去的新闻,新闻是未来的历史”。这话自然不很准确,但它还是把新闻与历史之间的关系表述出来了。1918年,蔡元培为徐宝璜《新闻学大意》作序时曾这样写道:“余惟...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写作》创刊十周年了,而这位良师益友与我的关系却是已有二十几个年头。 是她和她的前身《北京日报通讯》,把我从一个插队知识青年引上新闻道路;又是她二十几年陪伴、引导着我,帮我不断  相似文献   

4.
新闻姓“新”。它为人们提供新情况、新人物、新经验、新问题。它的新,除了事件新、时效快之外,还有角度(立意)新、标题新、写法新等。我采写的《劳模奖章里有她的一半——记全国劳动模范马双田的妻子张春敏》(见《工人日报》1990年1月22日一版头条以下简写《她》)的通讯,虽然已经过去三年,但现在回味起来采写的前前后后,使我对新闻的“新”字有了更深的感  相似文献   

5.
鼓励与希望     
编辑同志: 我是一九八三年开始搞新闻报道的。过去,写东西抓不住中心。从去年开始订阅了《新闻与写作》,有了这位辅导老师,她教给了我许多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写作经验。其中,《通讯讲座》、《消息讲座》、《当好通讯员浅谈》等栏目,办得生动活泼,对我这个初搞通讯报道的生手帮助很大。一九八四年一年我的稿被地区电台用了十四篇、省级电台用了七篇、本团场广播站用了54篇。我取得的这些成绩都是同《新闻与写作》  相似文献   

6.
《新闻知识》是我的启蒙老师,她把我引进新闻大门。我叫崔峰,是个农民,也是个新闻爱好者,种地之余,总想写点东西投给县广播站.但由于不懂新闻知识,写的稿大部分进了废纸篓。1984年秋,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新闻知识》,一读之下,如获至宝,当即订了《新闻知识》,废寝忘食地边学习、边写作,终于我的处女作《真想写稿并不难》,在1985年9月号《新闻知识》上发表。从此,我便与《新闻知识》结下不解之缘,形影不离,年年都订《新闻知识》。投稿面扩大到《陕农报》、《通讯员报》、《老军报》、《农家信使》等报刊,单是1989年1—10月在《陕农报》、《陕西地方志通讯》发表新闻稿就有14篇。  相似文献   

7.
说起我喜欢新闻写作的事,还得从我爸爸订阅的期刊《军事记者》(原《新闻与成才》杂志)开始。她不仅是我爸爸的良师益友,也是教我步上新闻路上的启蒙老师。因为从我记事起就知道,1991年春天爸爸到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人武部当专职新闻报道员的那年起,就一把把这本期刊带回家中并对它爱不释手。入伍前,我从爸爸保存完好而且纸张有点发黄的数十期《新闻与成才》杂志和解放军报社新闻函授结业证书,可以看得出爸爸是1994-1996年解放军报社的新闻函授学员。有一次我与爸爸闲聊时听他说,那些年仅焦作军分区系统每年就有百余名人武、专武干部参加解放…  相似文献   

8.
《新闻爱好者》自1986年创刊以来,到1990年底,已满5周年了。5年,作为呀呀学语的孩童,可能会蹦会笑了;作为一家面向全国广大新闻爱好者公开发行的业务月刊,我感到她确是创建、奋进的5年,崭露头角的5年,培养、辅导通讯员们成才卓有成效的5年! 像她朴实无华的名字,这本期刊没有华丽的图案封面,没有气势凌人、训人斥人的语气口吻,总以其亲近的朋友方式,谈新闻,讲创作;忆报人,话摄影;说长道短,循循善诱,把你引入成才的大  相似文献   

9.
物换星移,时光如梭。屈指算来,我从戎戍边已30年。30年来,我看过许多刊物,大都是断断续续,未能持之以恒,唯独对《新闻与成才》(包括前身《解放军报通讯》及增刊)杂志情有独钟,一直坚持拜读了30年。30年来,许多刊物阅后被我抛弃了,在先后6次搬家过程中清理出去了,唯有对《新闻与成才》,却把她奉若宝贝,装订成册,保留至今。我阅读她,珍惜她,保存她,是因为她给了我新闻知识和写作技巧,给了我搞好新闻工作的信心和力量,给了我组织指导新闻工作的方法和艺术。启蒙的好“老师”1968年3月,我入伍来到叶尔羌河畔军营。1个月后…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的新闻专业刊物中,我为什么单单青睐《新闻前哨》?记得1992年冬我刚入伍不久,营里就让我负责全营的新闻报道工作,以改变新闻报道落后的局面,原因是我入伍前是县中学生文学社社长,又发表了文学稿件.我自信写新闻稿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便满口答应下来,还立了到年终要夺得新闻报道先进单位的“军令状”.谁知3个月过去了,我一篇稿也没见报.望着草稿纸上一篇篇的“四不像”.我急得团团转.这时教导员出差带回来几本《新闻前哨》.望着装帧精美的她,我急忙打开细读.她栏目多,内容丰富,知识性实用  相似文献   

11.
读者之声     
山东省平度市档案局刘保国:1993年,我用12元续聘了新闻辅导老师——《新闻与写作》。我订阅《新闻与写作》刚两年多,但已十分喜爱她。她一年为我辅导12次“课程”;她设有我特别喜欢的“讲座”如:“新闻采访系列谈”、“新闻来稿评析”、“新闻标题写作”、“视听之友”、“当好通讯员浅  相似文献   

12.
姐妹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2012年7-8月号本期的《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以传媒业的女性从业者为主题,评选出过去40年来深刻影响传媒业的40位女性,向她们致敬。过去40年来深刻影响传媒业的女性包括:第一位坐上纽约时报执行主编职务的吉尔·艾布拉姆森;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勇往直前的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安·阿曼普尔;蒂娜·布朗,她曾拯救濒临破产的《名利场》,改版《纽约客》,如今成为《新闻周刊》的一姐;吉尔·柯林斯,纽约时报首位署名评论版主编;曾经校园种族隔离  相似文献   

13.
一年一度的报刊杂志发行、征订工作,目前正在全国上下展开了。此时此刻,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新闻知识》杂志。 我是1983年起走上业余通讯员生涯的,那时,尽管每年都给新闻单位投去数10篇稿件,可收获甚微。自打1987年我自费订阅了《新闻知识》后,才逐渐迈上了学写新闻的轨道。 在我坚持自费订阅《新闻知识》的7年间,是她伴随我经历了坎坎坷坷之路和饱尝了酸甜苦辣之味;是她同我一起迎来了希望和力量,并共享了收获后的甘甜之美,是她鼓励我坚持习作,笔耕不止,让我写稿的兴趣越来越浓,上稿率越来越高。仅1991年1月至1993年10月中旬,我共向中央和省、地、市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伴我度过休闲时光最多的,总是放在案头的那一摞《新闻爱好者》。1998年认识《新闻爱好者》至今,她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暇闲之余,我特别喜欢到“通讯员园地”中畅游,从中汲取新闻写作的营养。《巧找素材》、《琐言琐事好新闻》教我学会新闻写作的素材收集与整理;《等来由头好作文》、《巧选角度写好稿》、《打开思路的ABCDE》送给我开启新闻写作思路的金钥匙;看了《一篇通讯拟了80个标题》一文,让我懂得“标题新颖、文章升华”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多上稿、标题请制好”。几年来,经过这位不开口老师的指点,我的业…  相似文献   

15.
“未来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必须从学校学习时开始抓起。”对卢惠民等同志在其《把提高政治素质摆在新闻教育的首位(载1989年第11期《新闻知识》)中所提出的这个观点,我深表赞同。在大学新闻专业中,我是搞采访、写作教学的。实践中,我痛切感到: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及早抓好在校学生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6.
读者之声     
四川省涪陵师专宣传部记者站刘均泽:199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了《新闻与写作》。时值记者站刚成立不久,我便把《新闻与写作》推荐给记者们,大家也同时爱上了她。校党委宣传部连续两年给记者站订了两份《新闻与写作》杂  相似文献   

17.
今生有缘     
认识《新闻爱好者》已经有六年时间了,1989年我还在西北某部政治处当文书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她,从此便爱不释手,无论走到哪里她都成了我最忠实的伴侣,厚厚的一大撂,随我转战南北,历尽艰辛,我把她从西北部队带回到南方老家,又从南方带到东北。几年来,我从《新闻爱好者》中收集了大量的资  相似文献   

18.
安东 《传媒》2017,(22)
2010年,万维网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就曾经对新闻业的未来发展作出预言:"未来属于数据新闻."而当时,数据新闻还处于初兴阶段.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数据新闻已经成为新闻实践活动最为引人注目的发展方向之一.不仅《纽约时报》、《卫报》、BBC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闻机构专设部门创作数据新闻,还有许多小型机构乃至个人从事数据新闻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19.
飘逸的长发,浅浅的笑容,穿着秀气娃娃装的吴妮民,整个人就像春天一样轻柔,连说话都轻声细语,让人很难把她跟她的职业——救死扶伤的医生联想在一起.这位任职成大医院的女医师,同时也是刚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私房药》的医生作家. 31岁的吴妮民过去是文学奖常胜军,《私房药》收录她大学以来的作品,写作时间横跨10年.她在书中坦承学医是被父母所逼,对于人生突然转个弯成为了作家,她淡定地说:"这本书像是跟过去的一个道别,我会继续写下去,开启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高长力 《传媒》2018,(10):8-10
过去的2017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年,也是中国动画精神饱满、创作繁荣、稳步发展的一年.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下简称"总局")扶持引导下,全行业凝心聚力,精心创作了《梦娃》《翻开这一页(三)》等 "迎接十九大"动画片,受到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由总局牵头组织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深入开展,国内重点动漫机构和国内外专家积极参与,精心创作出《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中国神话故事》等一批深刻反映民族精神的动漫作品.总局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了第二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全国70余所高校动画专业师生和60余家动画企业创作人才参与创作,创作出《美在心灵》《圆梦》《文明以礼》《蒲公英的细语》等100多部展现真善美、充满感染力的优秀创意和作品,青年动画人才队伍表现出可喜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