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生产、生活中也给人以美的感受,人教版教科书《几何》第二册介绍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并要求会画简单的对称图形,除会简单的作图外,事实上应用对称的性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会得到一种独特、新颖的很美的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堂“做”数学的课。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双手通过操作和观察来“做”数学。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是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嘶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欣赏世界之美时,会发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处处存在着和谐之美,对称之美,为了更好地去品味这种对称之美,下面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数学中的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以及生活中的轴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例,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识别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概括的能力,渗透分类等数学思想. 3.通过关注生活中的对称,体验对称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2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选择合适的方法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案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正>一、案例背景《图形的对称》是初三中考第一轮总复习中第五单元图形与变换中的一节课,是学生深入生活、审视数学美的数学内容.虽其概念是较抽象的,但应用甚广.在设计此课时,我收集了生活中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在利用图形的对称进行设计中体验数学的美,让学生运用图形的对称思想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巩固运用知识的同时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二、案例主题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6-61页。 教学目标: 1.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2.使学生能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自然界中.大到宇宙星体,小到原子结构,几乎处处都充满了对称.对称不仅给人类和谐的美,而且帮助人类了解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其中.轴对称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对称。在初中数学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复习轴对称这一章吧.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湖北高考试题在整体把握高中数学课程,紧扣《考试说明》的前提下,特别注重了素材背景的文化性和数学美的呈现.兹例说如下.一、对称美所谓对称性,是指组成某一事物或对象的两个部分的对等性.包括数的正负对称,数字排列左右对称,字母的轮换对称,图形的轴对称、中心对称等.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强调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应注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踪影,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从中体验数学的价值。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1)通过  相似文献   

12.
学习《轴对称》后,同学们掌握了:1.轴对称:①轴对称的定义;②轴对称图形;③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关系。2.作轴对称图形及用坐标表示轴对称。3.轴对称图形中的等腰三角形等知识点。学会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下面和同学们一起归纳一下轴对称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轴对称图形》一章是初中数学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的很多知识点都经常出现在中考当中.这章是在小学阶段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对轴对称图形更深层次的学习(内容相对来说更加抽象,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已经从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过渡到了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本文从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以及习题演练三个方面阐述了初中数学轴对称图形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也叫反转对称)、中心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对称现象并不陌生。《美丽的轴对称图形》选自人教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上册。仅限于轴对称和镜面对称,主要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的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直观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因此,结合教材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了解“对称”“对称轴”等概念的含义,能辨认轴对称图形,会找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通过观察、…  相似文献   

15.
对称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小学数学教材讲的对称图形限于轴对称图形。现实生活中的诸多轴对称图形充分展示了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的美学魅力。数学的美学特征,起着陶冶情操,完善思维品质的作用。在“轴对称图形”课终前,我作了这样的课终小  相似文献   

16.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六年级(上)数学教材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对称”既是数学概念,又是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现实生活中,如在建筑、造船等行业和各种商品包装的图案中,常常可以看到对称美,这节课的教学以美为主线,在信息技术等多种工具的强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6页~57页例题想想做做。目标预设: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会识别和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18.
轴对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生活中不仅体现了对称美,同时它往往和勾股定理一起运用可以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最值问题.在近几年的中考和数学竞赛中,常常遇到利用轴对称性质求解几何图形中一些线段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轴对称的作用是  相似文献   

19.
对称性是数学美的重要特征之一,德国数学家魏尔说:“美和对称紧密相连.”在中学数学中常有对称现象,既有几何中的轴对称、中心对称等空间对称,又有代数中的周期节奏和旋律的时间对称.函数与反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z对称,代数式化简时的共轭因子,实系数一元n次方程的虚根成对出现等对称.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参加八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听了一节《轴对称图形》的公开课,对比小学三年级《轴对称图形》的课堂教学,作如下分析思考:1初中课堂回顾(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观察图案,2通过欣赏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实物,创设情境.(2)通过观察蝴蝶剪纸折叠重合案例,引出轴对称图形的相关概念.(3)活动1"找一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2"举一举英文字母及阿拉伯数字中的轴对称图形",3"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