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粉砂浆外保温系统是由干粉、保温板(EPS板、XPS板)、耐碱玻纤网格布和饰面涂层组成的集墙体保温和装饰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墙体外保温构造系统,主要适用于需要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承重或非承重墙。该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民用建筑设施的能耗,是当今建筑节能墙体中最具竞争力的体系,且非常适合我国建筑节能需要,经过一定数量的试点工程后,获得了较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干粉砂浆外保温系统是由干粉、保温板(EPS板、XPS板)、耐碱玻纤网格布和饰面涂层组成的集墙体保温和装饰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墙体外保温构造系统,主要适用于需要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承重或非承重墙。  相似文献   

3.
由于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及大量新型的外保温建筑材料被应用到新建建筑中,与此同时由外保温材料引起的火灾事故也频频发生,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受到了惨重的损失。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着眼于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应用现状,分析了当前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消防安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进行外保温工程试点,对于外保温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烧结砖外贴苯板技术温在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舒适等方面中能有效的消除热桥、保温效率高、热稳定性能好、增大使用面积、节能效率高等优点而成为目前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主导的节能型墙体,非常适合于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新建节能建筑和现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的墙体保温,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外保温技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实施,对节能与保护认识不断加深,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技术也在日益加强,建筑节能方面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外墙外保温由于相对于外墙内保温不占用室内空间,同时可保护建筑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被广泛的应用,外保温施工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建筑节能技术,广泛应用于不同结构的工程,逐渐成为外墙保温施工技术的主流。然而,在不同的墙体保温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本文意在通过对外墙外保温施工工艺方法的浅述及外保温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外墙外保温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起到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进行外保温工程试点,对于外保温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烧结砖外贴苯板技术温在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舒适等方面中能有效的消除热桥、保温效率高、热稳定性能好、增大使用面积、节能效率高等优点而成为目前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主导的节能型墙体,非常适合于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新建节能建筑和现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的墙体保温,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外保温技术。  相似文献   

7.
姚希军  方晓丽 《今日科苑》2009,(16):110-111
建筑节能作为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将有大的利好。外墙保温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方法。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的建筑保温技术为外墙外保温,外保温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容易出现墙体裂纹。本文从材料的选择和新技术的运用方面探讨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中存在着外保温系统的脱落、冬季内墙面返霜结露、保温板的空鼓虚贴、面层的空鼓开裂等问题.主要外墙外保温技术措施是:应用于膨胀聚苯乙烯板加薄层抹灰并用玻璃纤维加强的方法,采用挤塑聚苯乙烯为外保温材料的墙体,采用单面钢耸网架聚苯板的外墙升保温,保温膏料用于外墙外保温.  相似文献   

9.
外墙体保温工作的发展应立足于资源综合利用,实实在在做好节能工作。其次,国内大多数建筑结构主要是以内浇外砌、框架结构和全现浇结构为主,建筑节能墙体保温技术的研制开发应多样化地发展,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要;再者,必须加强加大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解决好墙面裂缝和墙面防水这一制约外保温的技术瓶颈问题,促进墙体保温技术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城市建设规模的迅速发展和住宅商品化的深入,人们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建筑节能和建筑环保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出现了不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建筑结构围护保温(即建筑外墙的保温)便是其中之一.外墙苯板外保温饰面系统的墙体,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试点到现在全国基本上全面开花.在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情况,我国制定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按照此规程进行设计与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促使EPS外保温墙体建筑更加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1.
随城市建设规模的迅速发展和住宅商品化的深入,人们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建筑节能和建筑环保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出现了不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建筑结构围护保温(即建筑外墙的保温)便是其中之一。外墙苯板外保温饰面系统的墙体,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试点到现在全国基本上全面开花。在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情况,我国制定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ⅪGJ144—2004,按照此规程进行设计与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促使EPS外保温墙体建筑更加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PG板外保温复合墙体的特点及其优越性。着重介绍了PG板外保温的工艺流程、施工要点和经济效益。对今后PG板成为理想的保温、隔热、隔音材料的广泛应用,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节能政策的贯彻及人们对室内热环境、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外墙外保温系统在建筑节能中被广泛采用.墙体外保温是将一些轻型的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等)置于建筑物外墙外侧,不占用室内空间的一种保温方法.由于其具有消除冷热桥、防水性能好、保护结构、增加面积、稳定内部环境、降低供热费用等众多优点,该做法越来越受到外墙保温工程设计的青睐,是我国目前寒冷及高寒地区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建筑保温技术.墙体、地面的保温在建筑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想能高质量完成好墙体、地面等的保温隔热,这就要求有一套成熟的施工技术.通过对青藏铁路的站房建设过程中多年的施工经验,总结出一套符合高寒地区的挤塑板外墙外保温材料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等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外墙EPS板外保温隔热是节能建筑的主要措施之一,一旦保温层、保护层发生开裂,墙体保温性能就会发生很大改变,非但满足不了设计的节能要求,甚至会危及墙体的安全.针对EPS板外墙保温体系面层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外墙外保温是我国建筑节能的主要方式,但是随着国家节能目标的逐步提高和高效有机保温材料的广泛应用,外墙外保温的防火安全性问题确越来越突出。本文分析了外墙保温工程火灾发生的三个阶段和外墙外保温防火现状,并且通过对不同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防火性能等优缺点的比较和几种外墙外保温工程,外保温系统消防安全性能的分析,提出了外墙外保温防火的途径和未来外墙外保温防火需要研究的工作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节能政策的贯彻及人们对室内热环境、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外墙外保温系统在建筑节能中被广泛采用。墙体外保温是将一些轻型的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等)置于建筑物外墙外侧,不占用室内空间的一种保温方法。由于其具有消除冷热桥、防水性能好、保护结构、增加面积、稳定内部环境、降低供热费用等众多优点,该做法越来越受到外墙保温工程设计的青睐,是我国目前寒冷及高寒地区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建筑保温技术。墙体、地面的保温在建筑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想能高质量完成好墙体、地面等的保温隔热,这就要求有一套成熟的施工技术。通过对青藏铁路的站房建设过程中多年的施工经验,总结出一套符合高寒地区的挤塑板外墙外保温材料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等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7.
合理的墙体保温技术对于建筑节能的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外墙外保温的发展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结合国外成熟的产品和体系在国内推广,使国内的外保温技术更加成熟,对于国内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和市场的规范繁荣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墙体材料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且各地粘土砖限制或禁止使用,作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加气混凝土,是由硅质材料和钙质材料,加入适量调节剂、发气剂制成的,具有质轻、隔热、保温等多种优良特性,是一种新型节能型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可制成建筑砌块或条板,作为结构材料和保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内、外墙体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墙体材料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且各地粘土砖限制或禁止使用,作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加气混凝土,是由硅质材料和钙质材料,加入适量调节剂、发气剂制成的,具有质轻、隔热、保温等多种优良特性,是一种新型节能型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可制成建筑砌块或条板,作为结构材料和保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内、外墙体中。  相似文献   

20.
外墙外保温墙体(下称墙体)的质量问题是节能墙体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建筑界各方人士都非常重视。墙体的保温及饰面在外露的情况下,其耐久性人人都较担心,因此,要严格按《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下称《规程》)控制质量。1,墙体基本要求墙体长期处在外界自然力和气候反复作用下,外保温及饰面系统仍然保持正常状态,不受损害,保证使用寿命不少于25年。因此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1自身应有保温隔热和防裂防潮性能;1.2在结构正常变形和自重情况下,不产生有害变形与开裂;1.3在长期反复的气候、风力及地震等因素作用下,不破坏,不脱落。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