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造性教学在舞蹈课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舞蹈课教学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之体验舞蹈之韵味,实现舞之美。创造性教学在舞蹈课中的运用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开放武课堂是创造性教学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2.
曹学敏 《学周刊C版》2011,(3):137-137
在教学过程中,巧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和自信心,有利于提高教学素质.创设情境教学可以从创设生活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操作情境;创设变式练习情境;创设悬念情境这几个方面入手.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之成为推动求知的一种强烈的内驱力.善于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使学习数学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舞蹈是人体的艺术,是通过人体的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舞蹈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注重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教学创新是课改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之魂.教师应转变观念,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探究性实验、开设第二课堂等手法,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情境教学可以让数学变得简单、有趣、生活化。在新课程理念下,人们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因此,采用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小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远离机械式的学习,在生活中体验数学之美,感受数学之魅力,逐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代丽丽 《时代教育》2010,(7):193-193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教师通过情感教学,引发个体,激发群体兴趣.在课堂中,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情境有很多种,如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实践情境和问题情境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9.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情境教学作为提高兴趣的催化剂,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活动,获得体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在思维、行为、情感上真正参与,在参与中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挑战,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能力。每节课都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想象空间,让学生展现自我。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广大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不断的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乐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景的引入要简洁,在情境中揭示课题,让学生在情境中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习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依据化学新课程标准,初中化学教学,应舍弃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探究的力度,精心创设活动与探究的情境,以及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把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因此,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分析创设教学情境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入手,并结合教学实践,列举了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多媒体创设情境、游戏创设情境和故事创设情境等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要想让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而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无疑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要想让初中生学好数学,必须培养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初中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由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同,数学学习能力也不同,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视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各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可从师生情感、教学观念、教学情境、授课艺术、联系实际、课堂练习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情境教学通过教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兴趣.本文对情境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几种方式进行简单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学生需要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不同来选择语言反馈,用不同的语言反馈来辅助舞蹈课的教学,提高舞蹈课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动力.通过笔者在舞蹈课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掌握了语言反馈的类型和应用,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语言反馈的实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关键。生活情境的引入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知识无处不在,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继而让学生在生活中逐步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由于生活情境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入生活情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语文作为“基础之基础”,其教学过程不仅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是连续递进、逐步升级的。现代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小学生天性好玩,若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非但不会进入灵活的思维状态,就连最基本的跟学过程也是难以收效的。而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低龄学生产生兴趣,开启智慧之门,逐步养成灵活思维习惯的良好方法之一。笔者在  相似文献   

20.
金海燕 《考试周刊》2013,(60):138-139
在各种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还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用实验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利用故事创设情境、利用教材图片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方面,阐释如何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