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脾气·修养     
上帝造了人类之后,就保持沉默了。世间没有任何渠道传来上帝对人的评价,他老人家也许说不过来——人太多,上帝记不住。  相似文献   

2.
脾气·修养     
上帝造了人类之后,就保持沉默了.世间没有任何渠道传来上帝对人的评价,他老人家也许说不过来--人太多,上帝记不住.  相似文献   

3.
“遍 ……遍地的野……野野花……”, 课堂上,口吃的二年级小学生孟楚, 憋得两腮硕红,还是把课文中的一句话读得支离破碎,同学们哄堂大笑。方老师轻轻地走到她的面前, 微笑着说:“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只不过有的苹果格外香甜,上帝就多咬了一口。  相似文献   

4.
在古希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上帝在创造人类时犹豫不决,不知道要创造几种人,他看到邪恶的魔鬼和正义的天使较量,便也决定在人间创造两种人———一种代表正义,另一种代表邪恶。突然一声巨响,天庭微微颤动,魔鬼和天使把宇宙打开一个大洞,怒气冲冲的上帝草率地把两种人结合起来,成为了一种人,这就是我们人类自己,一个躯体,两个灵魂,一个叫正义,另一个叫邪恶。从此就有了这样的说法:“矛盾的上帝在矛盾之时创造了人,人本身也是矛盾的。”是呀,不然怎么会有“意志”、“毅力”、“挑战自我”……的字眼。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的躯体内,正义…  相似文献   

5.
孩子们看星星,说那是一闪一闪的萤火虫,伸手就能摘到。 青年人看星星,说那是亿万颗星球,总有一天被人征服。 老年人看星星,说那是上帝的杰作,神秘不可窥透的宇宙。  相似文献   

6.
托玛斯从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定义出发建构了其人学体系。作为由灵魂和肉体构成的复合实体,人的灵魂通过肉体实现其个体化并在与肉体的结合里得到完满的实现。而灵魂是构成人的形式,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来自于灵魂,因为灵魂具有理智和意志的能力,所以透过灵魂的运作,使得人能够进行思考,做出抉择。进而,托玛斯又通过对人是一个位格的探讨,进一步强调人的尊贵不仅因为现实存在的人都是个别的,而且还来自于人的理性本性,这种理性本性不仅赋予人具有精神追求的能力,而且还引导人的精神追求达到至高善——上帝,并在与上帝的契合中实现其最高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神·鱼·人类     
上帝爱鱼,所以造了许多湖泊和海。人类爱鱼,所以造了许多捕鱼的工具和网。可是,鱼儿们爱谁呢?上帝给予了鱼儿很多,给了它们一个神圣的宫殿,给了它们一个统治者———海王波塞冬。他是一个神,他统治者一切有水的地方。他给予在水中所有的强者一个职责。七名最优秀的鱼儿成为守护七大洋的柱子。让鱼儿们在属于自己的天地下,无忧无虑。上帝真的很爱鱼,给了它们那么多。只是希望它们能够幸福。有一天,上帝又创造了人类。人类看见了那一群群活蹦乱跳的鱼儿,他们爱不释手。他们太爱它们了,因而要将它们据为已有。所以人类用他们的智慧造出了那捕鱼…  相似文献   

8.
关于"人的成长目标",我认为应该有个分类和排序,也就是说,要弄清楚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哪些目标是最重要的,要排第一,哪些目标是其次重要的,要排第二,哪些目标其实并不那么重要,要往后排。这些,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孩子心里都要有数。我曾经对人的成长目标做了一个这样的分类和排序。我认为,最重要、排第一的目标应该是活着(或者叫生存)的目标,包括平安、健康、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技能,还有自信、乐观、阳光等等好的心态。我们都是上帝的作品,上帝赋予了我们  相似文献   

9.
西哲有语云:人类一思考,上帝就要发笑。我倒想说,上帝一发问,人类就变得热闹,因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其实,无论上帝笑不笑,人类总是要思考的,韩愈说过“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困惑如铁锁,“思”乃解惑之钥匙。据说有人问“什么是  相似文献   

10.
人·社会     
“人”字现代的写法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因此人可以说是由两条腿支撑起来的。人是干什么的呢?享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上帝就该称人为口——一个无底的垃圾箱,只出不进,这也许再合适不过了。其实,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就在于它不仅要支撑起自身,更要支撑起整个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1.
托尔斯泰说:"少数人需要一个上帝,因为他们除了上帝什么都有了;多数人也需要一个上帝,因为他们除了上帝什么都没有。"少数人和多数人,指富人和穷人。此话的意思是:上帝对  相似文献   

12.
上帝造驴子,给它50年生命。驴子嫌长,求上帝减掉30年的生命。上帝答应了。上帝造狗,给它25年生命。狗同样嫌长,请求上帝给它不超过10年的生命,上帝应允了。上帝造猴子,给它20年生命。猴子依然嫌长,请求上帝给它减少10年生命,上帝也答应了。上帝造人时,尽管造的人有理性、有智慧、会思考、会生活,但是上帝很吝啬,仅仅给人20年的生命,于是人主动请求上帝把驴子拒绝的30年生命、狗拒绝的15年生命、猴子拒绝的10年生命给人。上帝料到人具有动物所有的优点,就爽快地答应了。于是人就多拥有了55年的生命,在20岁开始成家立业,开始拼命工作,不辞劳苦…  相似文献   

13.
正【主持人按语】近代科学冲击神学的努力,韦伯谓之祛魅,祛魅的近代化就是世俗化。现代科学发现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之后,就表现为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存在主义的兴起等后现代努力。结果发现只有人间世才是人类最后的归宿。人的存在天人合一,与道为一又与世俗处的生存方式是人类唯一的方式,上帝是无所事事(霍金)的。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龙在上,凤在下,上帝给男子的那盘砝码加得特别重。这曾经让还不懂事的我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男孩。可当我知晓了孝庄太后栽培康熙  相似文献   

15.
杨军 《天中学刊》1998,13(3):19-24
上帝是犹太教的核心观念。上帝与人的自由意志经常发生冲突,但又包容了人的自由意志。塔木德时期拉比们事实上悬置了圣经,人的自由意志得到了发展。上帝影响着人们的道德选择、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指导他们明智的运用意志。在犹太教中,上帝与自由意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6.
包曙光 《考试周刊》2015,(30):18-19
上帝是西方世界最为人所熟知的形象之一。他的出现与基督教在欧洲国家的传播关系密切。从基督教在西方确立地位以来,上帝在西方文化中一直是一个重要形象。这种形象渗透进了每一个西方人的脑海中。兴起于罗马帝国晚期,全盛于中世纪的基督教使得西方人对上帝的崇拜达到了深入骨髓的程度。主要体现于《圣经》经文中的上帝的神威和如人一般的行为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的生活方式。从对《圣经》的研究和对西方人生活和历史的探究中看,上帝在方方面面扮演了一个西方人精神支柱的角色。即使在科技发达的现代,上帝也依然存在于西方人的精神世界里,而非被他们完全摒弃。  相似文献   

17.
冯老师十分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把学生学习积极性称作我们教学工作中的“上帝”,对这位“上帝”不敢有半点冒犯、伤害和亵渎。这种虔诚的态度在他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一次去学校,正赶上冯老师带着班里的同学搞数学竞赛。他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十人,一组一张试卷,每卷十题。象接力赛跑一样,每人依次做一题,然后以全组成绩为准,排出比赛名次。冯老师的目的很明确,无非是用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家大部分人想信有上帝存在,以至于有些人竟然异想天开地决定给上帝写信。那么,寄给上帝的信都到哪里去了呢?  相似文献   

19.
狄金森对宗教的态度极为矛盾。她不怀疑上帝的存在,却又对上帝极尽嘲讽;她拒绝皈依基督教,却又为自己冒犯上帝而具有一种负罪感。对于宗教,狄金森在信与不信之间徘徊,经过苦苦探索,最终形成了独有的个人信仰一人间即是天堂。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人的观念里,人都是有原罪的,这种罪是由人类始祖亚当夏娃"遗传"而来,他们罪孽深重,所以他们的后代也就理所当然继承了这种罪。既然有罪就应当向上帝忏悔,奥古斯丁是向上帝忏悔并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的第一人,他用《忏悔录》向上帝进行忏悔,也提出问题并试着自己解答。我们要找寻上帝,找寻让上帝降临我们自身的方法,达到对上帝的信仰,使身体与灵魂都成为上帝的宜居之所,实现个人的精神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