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改革与发展,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同时也是我国历史教材建设的主旋律。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义务教育历史教材为例,谈谈历史教材建设的改革与发展。本文谈三个问题:一、历史教材编写体制的改革;二、历史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更新;三、历史教材新体制与结构的创立。  相似文献   

2.
张平 《教师》2013,(21):90-90
历史课在中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改中对历史教材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尝试,并具有一定的效果。新教材中突破了传统的教材编写和指导思想的束缚,制定了新的编写规则。随着中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学历史教育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本文以初中历史教材(岳麓版)为例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历史教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总结历史课程改革和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实验成果,明确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安徽省教研室、安徽省黄山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编写  相似文献   

4.
一、缘起教材改革是整个普教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中学历史教材的改革,也是历史教改的关键因素之一。1988年全国教材编写会议决定在北京、浙江、上海、四川、广东等地分别编写6套教材,供不同地区使用,打破了一统天下的全国统编教材制度。1992年,6套不同风情的教材陆续出版,令人耳目一新,在历史教学园地上开出了姹紫嫣红的似锦繁花,呈现了中国历史教育一派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万千气象。这是很好的开局,但教材的改革任重而道远,今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版)与上海教育出版社(简称上海版)分别编写的初中中国古代史部分作一比…  相似文献   

5.
尽管历史教学界对历史教材编写的讨论莫衷一是,但毋庸置疑的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代表着历史教材改革的方向。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实验教材,无论在理论观念还是在结构功能方面都较传统教材有较大的突破,笔者暂且将其称之为一种“转型”。目前,实验教材已经投入使用,因此,分析这种“转型”并重建历史课堂教学,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历史课在中学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能帮助学生们了解过去,了解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了解过去所受到过的屈辱,并将之牢记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历史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历史教材进行了重新的编写,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与尝试,并且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效果。新教材的编写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和指导思想,重新制定了新的编辑规则。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对于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还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本文就从新课程改革视角重新审视中学的历史教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一门研究已经逝去的人类活动的科学.现实的社会是历史的继续,社会的进步同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分不开.现实可以借鉴历史,大的方面可以治国平天下,小的方面具体到单项工作,包括教材的编写,也都要以史为鉴.由此可见,历史知识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因此,历史教材的编写应当在原有教材基础上,不断改革、不断丰富,以适应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探究式学习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教材编写和中学教学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课程改革对探究式学习给予了高度重视。本文结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历史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课标历史教材)谈谈有关探究式学习与历史课程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按照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的原则,以五个版本的《成都历史》的编写和修订为例,从一个侧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土历史教材演进的大体过程,深入探讨乡土历史教材的编写原则、内容选取和呈现方式等问题。遵照中共"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精神,依据教育部关于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要求,对改进乡土历史教材编写提出建议: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坚持发展着的唯物史观的指导;重视现当代乡土史;融乡土意识与开放意识于乡土历史教材之中;乡土历史教材应成为"学材";扩大乡土历史教材使用范围的可能性;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学历史教材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脱离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实际,是制约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改革教材,势在必行。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束缚,重新确定编写原则;其次,要降低中学历史教学的教育目标;第三,要调整教材系统和知识结构;第四,要改变由国家包揽编写的局面,鼓励地区或个人编写教材。  相似文献   

11.
姚永朴在民国初年参与编修清史,在北大教授史学课程,后其门人整理形成《史学研究法》一书。在新旧时代交替,政局变换,学制更新的社会背景之下,姚永朴史学实践与史学著作相结合。其在方法论上将刘知几的“史学三长”同姚鼐的“义理、文章、考据”相结合,在具体方法上,一方面继承中国传统史学考史、论史、重视史料的特点。另一方面在构建研究方法写作体系,部分结论的推导过程上也借鉴了归纳、比较和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在编修清史上,对传统正史编写组织形式、体例变动、编修步骤这些问题也都有自己的认识与观点。在历史教科书的编纂上,在形式、内容和方法上也多有创新。  相似文献   

12.
考察我国语文教科书的历史发现,教科书的体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教科书的体系,从总体上主要可以分为合编型和分编型两种。合编型语文教科书体系的发展主要经过了纯粹文选型、单元组合型和模块型三个阶段,分编型语文教科书先后经历了读写与语文知识分编、文言与白话分编、汉语与文学分编、阅读与写作分编等阶段。纵观我国语文教科书体系的演变,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一直都在探索教科书体系的科学化。而要探索教科书体系的科学化,就要处理好教材内容的序列性和综合性、语文知识和选文这两对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国人自著文学史自窦警凡始,对后来文学史著述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北方的林传甲和南方的黄人.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接受了日本( )川种郎的影响,创造性少.黄人在文学史观上有较大的突破,不仅注意到文学发展的量变进程,也注意到文学史进程中的质变和突变,其文学观至今仍有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但他的<中国文学史>因坊间没有印行,仅为东吴大学堂教本,故流传不广.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both the educational design of textbooks and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The author introduces two educational principles for textbook design – instructional alignment and balancing diversity and meaningful guidance for readers – and applies them to writing his own textbook chapter for being interdisciplinary. The two broad conclusions are: textbook design can be a new area of study in higher education, illuminated by curriculum design and reflective practice; and textbooks can provide a useful method of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非历史化、与批评史写作脱节、缺乏学科自我反思意识、缺乏比较文学学科意识、缺乏理论的提炼与升华。这些问题已构成了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瓶颈,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质量的提升,亟待我们外国文学史教材编著界加以关注、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科书应该从不同维度凸显"想象"。在历史叙事方面,教科书可以运用形象推演、虚构性的想象和具有史料性的文学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活动设计方面,教科书可以围绕文献资料、故事和历史剧、反事实想象设计活动,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在图像运用方面,教科书可以运用想象画和文物图像等。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7.
晚清新式历史教科书的编纂,是中西文明不断融合下学术分科和学制变革的产物,经历了由译介到自编、由学习欧美到学习日本的转变过程.历史教科书承载着构建一般民众普遍历史观、世界观和民族观的重任,而新史学以先进的史学理念掌控了国民历史知识的重构权,将以进化史观为理论指导、重视历史解释、强调史学致用、关注民史、反映人类社会全貌和重视史书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等观念贯彻到历史教科书的编纂中.此外,新史学试图通过增强历史文化认同来激发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主张,也在历史教科书的编纂中得到充分体现,直接影响了这一特殊历史载体的书写范式.  相似文献   

18.
陈文高 《高教论坛》2003,(3):72-74,82
新时期以来的二十多年,是现代写作学建设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教材建设与当时正在发展中的写作学科理论形影相随,经历了觉醒——繁荣——整合提高的三个阶段,而且各个阶段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理论风貌。  相似文献   

19.
朝鲜、日本、越南汉语传播的启示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汉语在朝鲜、日本、越南的传播史可以看出,汉语传播跟经济贸易、技术文化交流、教育及选官制度关系密切;传播内容从书面语、方言逐步向标准化口语过渡;教材取向从母语教学向外语教学过渡。新时期的汉语传播,应该考虑外国人的思维特点,重视文化载体、教育渠道、教学模式和教材编写。  相似文献   

20.
《中外历史纲要(下)》,是为普通高中编写的世界史教科书,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不可缺少的载体。这本教科书增加了不少世界史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观点。这些内容往往也是关乎世界史的一些重大问题。教师要注意把握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以帮助学生形成进步的历史观和辩证的历史思维,从而在教科书的层面将唯物史观的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