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工程质量症害不仅影响建筑工程的使用,严重还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除了要求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外,还应该掌握和分析症害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的方法,才能正确处理症害。砌体裂缝又是对建筑物危害程度较大的症害,参与了国内有关预防,处理方法,提出了砌体砌体裂缝产生原因、预防措施、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广泛使用,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的抗震性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用户的一致肯定。但同时,不断出现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质量问题,其中尤以住宅建筑居多,引起了住户和开发商之间纷争不断,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本文就现浇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建筑物地基变形导致砌体结构墙体产生裂缝的分析,并结合砌体结构形式、强度以及施工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设计和施工中防止裂缝产生的一些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建筑物砖砌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办法,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应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且要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是材料或气候因素、施工不当、设计和施工失误、改变使用功能或使用不合理等。通过采取合理选择材料、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合理使用阻锈剂、加强早期养护、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施工等预防措施,完全可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的安全、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当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建筑材料,是工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混凝土材料在使用的过程存在一个较为常见的裂缝问题,这也是建筑工程界所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同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文章就混凝土在原料的选择、设计以及施工等各个方面,根据土木工程建筑的现有特点作出了相应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和总结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合采用设计加强、约束养护、二次浇捣、严格控温等施工措施,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裂缝的出现,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8.
提取建筑物屋顶是建筑物三维重建的一个重要步骤,为了更精确的提取建筑物屋顶,本文融合了高分辨率的光学和SAR图像。利用SAR图像中建筑物的叠掩来确定光学图像中的建筑物,从而在光学图像上确定一个包含建筑物屋顶小窗口,利用ISODATA分类方法对小窗口进行了分类来获取建筑物屋顶类别或屋顶轮廓,最后计算得到屋顶的规则轮廓。从计算结果上看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中建筑物出现的大量倾斜现象,分析了其倾斜的原因。并根据倾斜的原因。介绍了应采取的纠偏方法,以便通过纠偏加固,挽救倾斜的建筑物,从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年的现场观察,对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现场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措施进行等进行阐述。然后,结合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治理,介绍了TK聚合物砂浆的主要性能、使用范围和TK聚合物砂浆施工质量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地下室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室墙体施工质量通病主要是砼渗水和开裂。砼的体积收缩会受到因配筋、基础或结构的整体性等限制而产生的拉应力,当这种应力超过砼承受极限时,砼便产生裂缝。而砼裂缝是砼渗水漏水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对地下室砼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防治作些观察和调查。  相似文献   

12.
对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的轻质墙体材料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介绍,着重对轻质墙体易产生的质量通病——裂缝,从材料、设计、施工、温度应变和沉降变形等方面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设计规范和施工实践提出了解决和克服轻质墙体产生裂缝技术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筑物损毁评估对灾害应急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极化SAR图像蕴含丰富的地物信息,并且记录有目标地物的极化散射矩阵,可用于建筑物的损毁评估。针对完好和损毁建筑物两类目标的散射特征,利用Touzi分解散射角αs1、去定向后Yamaguchi分解二次散射分量和Touzi分解散射对称度|τ2|进行RGB彩色合成,对极化SAR图像进行视觉优化,进而利用单一时相SAR图像快速识别出不同损毁程度的建筑物区域。以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地震为例,利用灾后的ALOS PALSAR全极化数据开展实验分析,并利用汶川地震RADARSAT-2图像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对极化参量的组合不仅可以优化建筑物目标的视觉显示效果,同时可提高不同损毁程度建筑物区域识别度,从而大大降低灾害评估对于数据源的限制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桩基质量取决于勘察、设计、施工等许多因素,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对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是否正确,往往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工程造价及工期,严重的甚至会毁掉整幢建筑物.根据承德地区的地质特性和我近十多年来在现场实践经验,认为造成桩基质量事故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高性能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出发,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组成情况和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它的高强度和高耐久性使其结构寿命长、节约资源消耗和空间,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从而实现在建筑物的形成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应力。本文对温度裂缝现象、温度裂缝的特点和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温度裂缝的可行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水泥砂浆地面常见的三种质量通病———裂缝、空鼓、起砂,从原材料、施工工艺及管理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切实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现代建筑愈来愈多地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因其断面尺寸大、体积大,因而浇注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易出现较多质量问题,尤其是裂缝问题。本文从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选用、砼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浇注过程控制等方面,阐述如何避免大体积砼浇注易出现的常见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9.
准确提取建筑物变化区域对城乡规划、地理国情监测、城市扩张分析有着重要意义。传统遥感变化检测方法难以适应遥感图像复杂场景下的变化检测任务的要求。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深度学习变化检测算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在效率和精度上有明显提升。然而遥感图像上建筑物特征丰富、变化多样,且建筑物变化样本获取难度大,导致现有深度学习模型在建筑物变化检测任务上精度受限。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变化注意力残差孪生网络(CAR-siamese net),增强不同尺度下图像信息的共享交流,充分学习建筑物的变化特征,同时,提出建筑物语义分割样本预训练策略,有效利用现有建筑物分割样本,最终提升了变化检测网络对建筑物变化的解译能力。以北京昌平区影像为底图制作建筑物变化检测数据集,在该数据集和Levir-CD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建筑物变化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某采油厂四矿办公楼墙体的开裂。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墙体的加固方法,从而为一般的房屋工程墙体加固提供了一种方便可行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