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概况 伊朗是中东的一个伊斯兰国家,人口6000万。该国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阿拉伯字母发明的时候。公元650年,伊朗加入伊斯兰世界,清真寺也就成了教育中心。 1851年,伊朗建立了第一所现代中学;1934年,又建立了第一所现代大学,即德黑兰大学。然而在伊朗人的传统观念中,职业技术教育不像普通教育那样  相似文献   

2.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中东地区出现了新的文明———伊斯兰文明。在该文明中,伊斯兰城市文明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伊斯兰城市文明的诞生是伊斯兰教的基本需要。军事要塞、已存城市的伊斯兰化、哈里发及随后统治者建立首都与行政中心是中东伊斯兰城市的三个重要来源。其中军事要塞不仅是阿拉伯人征服的产物和进一步扩张的跳板,而且其城市布局为后世的伊斯兰城市奠定了基础。伊斯兰城市文明的创设为阿拉伯人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模式,为促进各民族交往、各种文明融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曾一度执世界城市文明之牛耳,是世界城市文明史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3.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统一阿拉伯半岛后向外扩张,成为当时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冲击的一部分.这次冲击与其他几次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在于阿拉伯民族作为游牧民族不仅创立了一种高级宗教--伊斯兰教,而且,阿拉伯人凭借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文明体系,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4.
自12世纪至14世纪的300年间,泉州与阿拉伯世界诸多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阿拉伯伊斯兰教在泉州的遗址和遗物,无可辩驳地证实该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的繁荣,以及泉州与阿拉伯伊斯兰教的友好关系。泉州伊斯兰文化遗存为世界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信仰观念的和谐共处与对话,提供了重要的历史镜鉴。  相似文献   

5.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其产生时间晚,且发展迅速,尤其在当今世界更显现其强劲的发展态势.本文通过伊斯兰教的产生、发展状况及社会现实剖析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发展中的凝聚作用;各种教派矛盾斗争中的调和作用;阿拉伯国家社会前进探索道路上的激励作用.正是这些独特作用,才使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教充满活力,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民族最重要的标志,按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它随着民族的兴衰而兴衰。阿拉伯语在发展过程中曾遭受过惨痛的磨难。阿拉伯帝国屡遭外族入侵和占领,但阿拉伯语没有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特别是伊斯兰教信仰,保护了阿拉伯语,而阿拉伯民族意识使阿拉伯语在各国民族独立后得到了振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伊朗现代伊斯兰共和制政治模式具有鲜明的两重性:既有鲜明的传统主义特征(政教合一),又有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但这一制度的合法性不断遭到西方社会的质疑,也不断受到国外生活方式和普世价值观的冲击,从而带来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制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8.
伊朗伊斯兰革命是当代世界中东地区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而霍梅尼是领导这一事件的风云人物。本文通过叙述霍梅尼的不平凡生平,折射出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历史渊源、现实矛盾和革命过程,说明宗教对当今某些国家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兴起前,阿拉伯国家的妇女地位十分低下,伊斯兰教的创立以及《古兰经》的诞生,使妇女在各个方面享有了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伊斯兰教在向各地传播的过程中,被当地文化吸纳,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妇女观,也使各地妇女地位发生了变化。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受到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礼教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伊斯兰教妇女观。  相似文献   

10.
从民族主义的理论出发,指出现代伊朗存在四种民族主义类型,但伊朗伊斯兰民族主义因其具有巨大的时空优势和强大的群众基础,也因为其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人民性、传统性和时代性,所以它成为伊朗民族主义的主流,成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指导思想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1.
从民族主义的理论出发,指出现代伊朗存在四种民族主义类型,但伊朗伊斯兰民族主义因其具有巨大的时空优势和强大的群众基础,也因为其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人民性、传统性和时代性,所以它成为伊朗民族主义的主流,成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指导思想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2.
阿拔斯王朝时期是阿拉伯帝国的鼎盛期,期间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也达到了辉煌顶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的阿拉伯艺术别具一格,阿拉伯建筑艺术是其典型代表。阿拉伯伊斯兰建筑艺术呈现出伊斯兰教、多元化等特征,具有鲜明的历史特色。  相似文献   

13.
巴扎尔甘是从伊朗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的具有现代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政治家,他的思想是西方文明和伊朗文明历史交往的结晶,体现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他努力使伊朗传统文化现代化,使宗教与科学协调统一,使民族主义者具有国际主义胸怀,使来自西方文明的自由民主平等的种子移植到伊朗的伊斯兰土壤中.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当代伊朗的政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巴扎尔甘是从伊朗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的具有现代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政治家,他的思想是西方文明和伊朗文明历史交往的结晶,体现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他努力使伊朗传统文化现代化,使宗教与科学协调统一,使民族主义者具有国际主义胸怀,使来自西方文明的自由民主平等的种子移植到伊朗的伊斯兰土壤中。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当代伊朗的政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伊朗伊斯兰革命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朗伊斯兰革命由于其独特性和重要性一直备受世人瞩目。西方学界在保持高度关注的同时,对这场伊斯兰革命给予了积极的研究,出版了大量学术论著,对这场革命的根源、指导思想及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我国学者对这场革命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对某些问题认识已经比较深刻,但在专题研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6.
人类在不同的地域创造了不同的文化,构成了不同的文明区域。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基本上是以地域为核心的独立文明。希腊—罗马文明虽然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其他文明的一些成果而发展为欧洲文明的基石,但这是一种有限的综合文明。人类文明第一次真正的大融合是在阿拉伯帝国时期出现,并在融合中发展出一种独特的不是纯宗教和民族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论文对阿拉伯帝国时期人类文明的大交汇大融合作简要阐述,以此凸现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吸收性和包容性,这在文明冲突的今天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教伦理道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它的伦理道德对阿拉伯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气质的塑造 ,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对其伦理道德在伊斯兰教中的地位以及伦理道德的一些基本的学说和规范进行分析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伊斯兰教伦理道德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很多国家都有过蓄奴释奴制度,可是没有一个国家象伊斯兰帝国那样典型。伊斯兰帝国的发详地阿拉伯半岛自然条件恶劣,加之三面临海,北面又为沙漠所隔,犹如孤岛.所以阿拉伯人十分落后.在所谓“蒙昧时期”(指伊斯兰教诞生前),阿拉伯人几乎全是文盲.伊斯兰教初兴,麦加最大,最有影响的古莱西氏族能书写者仅十七人,显然,它影响了伊斯兰教的传播.并且伊斯兰国家的缔造者穆罕默德对其是意识不到的。但阿拉伯民族有着乐善好施、宽容好客的道德传统。加之他们的先知穆罕默德不幸的童年,使他对遭厄运的人们充满同  相似文献   

19.
在中世纪形成的伊斯兰建筑以伊斯兰教为基础,随各个伊斯兰国家历史文化而发展,其丰富多姿、和谐统一的艺术风格,突出地显现出阿拉伯民族性和其他世界性文化艺术融合发展的特征,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据特殊地位,对人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1979年到1998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20年里.伊朗与沙特关系总的特点是从紧张敌对走向缓和合作.呈现出明显的“U”字型结构。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霍梅尼时期、“黑暗时期”和哈梅内伊一拉夫桑贾尼时期.伊朗对沙特阿拉伯的政策经历了从意识形态主导到逐渐注重实效性,从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到更注重国家利益的演变。从两国关系发展的过程看.伊朗始终在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