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最近,美国积极酝酿推出“大中东计划”。所谓的“大中东”,除了从北非到西亚的22个阿拉伯国家之外,还包括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中亚与高加索地区。这些地区多信奉伊斯  相似文献   

2.
The Middle East     
中东一般泛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西方国家向东方扩张时,开始使用theMiddleEast,以后广泛流行。离西欧较近的东方地区称近东(theNearEast),指土耳其等国;较远的称为中东(theMiddleEast),近东和中东经常混用,没有明确的界限。狭义的中东仅指伊朗和阿富汗。现在普遍指广义的中东,即除伊朗和阿富汗外,还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科威特、卡塔尔、巴林、土耳其、塞浦路斯等近东国家和地区,但也有不把阿富汗包括在中东之内的。中东面积700多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3.
The Middle East     
中东一般泛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西方国家向东方扩张时,开始使用The Middle East这一词语,以后广泛流行。离西欧较近的东方地区称近东(The Near East),指土耳其等国;较远的称为中东(The Middle East),近东和中东经常混用,没有明确的界限。狭义的中东仅指伊朗和阿富汗。现在普遍指广义的中东,即除伊朗和阿富汗外,还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  相似文献   

4.
中东是帝国主义国家瓜分殖民地所“必争之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中东地区属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范围,而构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因素之一,也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德国、和沙皇俄国,为瓜分奥斯曼帝国作为自己的殖民地的斗争。第一次大战告终,英法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重新进行分赃,黎巴嫩和叙利亚由国际联盟“委任”法国统治,英国则不但获得了伊拉克、约旦和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地位,而且它还控制了伊朗、阿富汗、沙特阿拉伯等国。  相似文献   

5.
最近,美国积极酝酿推出“大中东计划”。所谓的“大中东”,除了从北非到西亚的22个阿拉伯国家之外,还包括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中亚与高加索地区。这些地区多信奉伊斯兰教,被视为全球伊斯兰的心脏地带。而“大中东计划”,实质上就是美国图谋对该地区国家进行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全方位改造的计划。其内容包括:政治上,核心是促进民主和人权,推动和帮助自由选举,建立独立的选举委员会。扶持新的独立媒体。增加对民主、人权、媒体和妇女等非政府组织的资助;经济上,推动该地区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发展私营经济,仿照欧洲战后…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阿拉伯民族主义作为摆脱异族压迫和外来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振兴阿拉伯民族的强大社会思潮和运动,长期在中东政治中居支配地位。70年代后,虽然在政治领域,阿拉伯民族主义让位于国家民族主义,但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仍很活跃,它直接影响着中东的未来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两伊战争极大地影响了以色列的战略思想。以色列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考虑与外部环境的压力与影响,适时地调整对交战双方的外交政策。一、初期以色列支持伊朗的外交政策以色列力图建立同中东地区的"外围国家"的友好关系,分担在阿拉伯地区主流世界的恐惧心理,而且这些国家或者地区对西方制度有很强的吸引力并且是许多犹太人所希望移民的地区。外围国家主义政策使以色列同土耳其、伊朗、埃塞俄比亚、摩洛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 伊朗是中东的一个伊斯兰国家,人口6000万。该国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阿拉伯字母发明的时候。公元650年,伊朗加入伊斯兰世界,清真寺也就成了教育中心。 1851年,伊朗建立了第一所现代中学;1934年,又建立了第一所现代大学,即德黑兰大学。然而在伊朗人的传统观念中,职业技术教育不像普通教育那样  相似文献   

9.
不应当被遗忘的民族主义者马赫茂德·塔尔齐(Mahmud Beg Tarzi,1865—1933年),是阿富汗进步的民族主义思想家和政治家,是青年阿富汗派*的主要奠基人。他为阿富汗民族的新觉醒、为1919年阿富汗的独立战争、为阿富汗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为阿富汗的内政改革,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塔尔齐在阿富汗近现代史中所起的作用,同提拉克、甘地之于印度、凯末尔之于土耳其可  相似文献   

10.
西亚和北非音乐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大连大学学报》2005,26(6):103-105
从地域的文化特点和音乐的种类上探寻西亚和北非的音乐特点,其中涉及了以阿富汗、伊朗、土耳其、阿拉伯各国和中亚各国的音乐,并从宗教音乐、民俗音乐和古典音乐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西亚和北非音乐的共同性:具有微分音的运用和乐音有条件的带腔性;玛卡姆和达斯特加赫的旋律体系;均分律动与非均分律动同时存在;织体思维方式以横向性为主以及乐器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11.
土耳其的发展道路作为一种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形态:一是凯末尔主义的激进世俗化;二是以世俗民主制度为基础的温和伊斯兰主义。土耳其能够发展出一种模式,首先在于它成功地进行了民族建构(民族主义),它涉及到的问题,是作为传统帝国统治民族的土耳其人如何在后帝国时代建立新的民族认同。对土耳其模式的两个阶段的划分主要是基于对土耳其政教关系(世俗主义)的观察,它涉及到的问题是土耳其如何通过世俗化建设一个现代国家。土耳其政教关系的发展反映的是土耳其模式的动态性。只有综合看待上述内容,才能比较全面地理解土耳其模式。总结和研究土耳其模式对于中东其他国家的发展具有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权力政治论与均势论是国际关系中影响较大的两种理论,对二战后美国中东政策有重要影响。在杜鲁门政府对1946年的伊朗危机,1947年的希、土危机,巴勒斯坦分治及以色列建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处理中,体现了这两大理论在战后初期美国中东政策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埃尔多安就职土耳其总理以来在内政外交政策上做了很大的调整:对内打击军方势力,扩大新兴阶层的影响,调整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对外正发党政府实现了外交的多元化,其外交政策显示出更大的独立性;同时正发党政府以“零问题”外交方针改善了与中东各国的外交关系.中东剧变后,正发党政府适时调整自己的中东政策,巩固了土耳其的地区大国地位,使正发党政府的内外政策得到进一步施展.  相似文献   

14.
土耳其作为中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自18世纪以来在发展道路上具有许多鲜明的特色,它为那些仍在政治动荡中挣扎、在现代化道路上蹒跚前行的中东国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模式。土耳其与中国有着相似的经历,土耳其的现代化转型同样对处于转型期面临诸多挑战的中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18世纪以来土耳其的国家发展历程,然后总结归纳土耳其国家发展道路的特点,最后分析土耳其国家发展道路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伊朗和埃及都是中东乃至伊斯兰世界的文明古国、大国强国,研究两国关系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学术意义。依据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方法,从国家利益、地缘政治战略和意识形态角度梳理两国的关系史,认为1979年前两国关系先是友好,再是冷淡,再变为友好。1979年后双方在对待超级大国、哈马斯、法塔赫、真主党、巴以和平、波斯湾事务和地区安全上分歧很多,因此两国关系日渐疏远敌对。2009年以来伊朗有意与埃及缓和关系,随着穆巴拉克下台,埃及对外政策调整,两国有可能关系缓和,并对中东政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During the transition of capitalism toward imperialism, the suffering and disaster suffered by the colonial peoples of Asia increased in depth and severity. In western Asia, after accelerating invasions by England, Russia, France, and Germany, Turkey sank into semicolonialism. Russia carved out northern Iran as her sphere of influence, while England carved out southern Iran as her sphere of influence. In central and southwest Asia, England took control of Afghanistan and swallowed up Burma; France invaded and occupied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entered the ranks of the colonialist powers. The former occupied the Philippines while the latter swallowed up Korea. During the process of invading the Asian nations, the capitalist nations collaborated with the various feudal authorities of those nations, deepening the suffering of the people of those nations and inhibi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sian economics and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7.
1996年6月,以埃尔巴甘为首的伊斯兰政党在土耳其上台执政,引起了美国的极大关注。关于土耳其存在伊斯兰威胁的声音不仅来自西欧和美国,也来自中东和土耳其,但繁荣党执政期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耳其的传统外交路线,而是与美国保持了一种正常的外交关系。另一方面,美国对土耳其军方迫使繁荣党下台一事基本上是赞同的。就土耳其的情况而言,所谓“伊斯兰威胁”可以说是一种神话而不是现实。  相似文献   

18.
中东北非发生动乱,显示霸权机器正在把人类“真理”降低为权力等价物;西方国家创造性的权力聚合,使非西方国家卷入西方政治大探险的漩涡。国际关系进程中身份与对外政策紧密相扣的态势愈演愈烈,国际政治史不再是一质性”的延续,更不再是“强硬”赢家和‘欺弱”输家之间“零和游戏的象征”,而是霸权国家凌驾于弱国的流水线权力能量和欲望发酵的产物。中东北非政局变化,难以说明是代表“反动者”摈除专制政治的革命性标签;它们传统的国际政治舞台最终可能坍塌,也难说明就是先于人类生命存在的自然选择过程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战争改变了海湾乃至中东地区的宗教政治格局,为伊朗在海湾乃至中东的崛起提供了机遇,但对伊朗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伊朗如何把握机遇和化解挑战将考验着伊朗领导人的智慧和魄力。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和阿拉伯人代表候赛因以通信的形式相互保证:阿拉伯人支持英国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而大英政府则支持除叙利亚西部及其他少数地区外的阿拉伯世界的独立和统一。与此同时,英国又与法国暗中签订了瓜分阿拉伯世界的《赛克斯—皮克协定》,阿拉伯人依靠英国实现独立的梦想最终成为泡影。《麦克马洪—候赛因通信》在阿拉伯世界播下了分裂和动荡的火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