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菜名属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但中国菜名丰富的文化涵义,往往给外语翻译工作者们带来很大的尴尬及困惑,翻译后的中国菜名大部分已经失去原有的文化底蕴。文章就这一文化缺失现象进行探讨,从奈达动态翻译观提出了直译和意译加注的翻译方法,更好地宣传中国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2.
含有丰富文化涵义的中国菜名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给译者翻译时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推广中国文化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菜名翻译在兼顾目的语读者接受度的同时,要尽量渗透中国文化。文中提出了四种翻译方法来应对菜名英译时文化缺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张兵兵 《英语广场》2020,(13):30-32
在20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在此背景下,翻译研究从语言层面扩展到了文化层面。五花八门的中式菜名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华饮食文化。译者在翻译中式菜名时,应增强自身文化素养,结合翻译目的灵活运用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勇于探索新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达到最佳翻译效果,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  相似文献   

4.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的中国菜名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将这些信息传递到目的语文化中去是翻译的重要使命。文章着重论述了中国菜名的文化性及将其传译到西方文化的后殖民意义,提出异化翻译是翻译中国菜名的最重要原则,此翻译策略能有效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对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中餐,中餐菜单中菜名的英译成为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必要手段。以中餐菜单菜名的命名方法为基础,运用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探讨中餐菜单中菜名英译的各种方法,达到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李莹 《文教资料》2009,(36):66-68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尤其重要。作为贯穿于悠久饮食文化的一条线索,中国菜名生动地反映了林林总总的原料名称、烹制方法、莱肴的色香味形.而且菜肴的创始人或发源地、吉祥语等也大量出现在菜名中。在现今这个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将中式菜名翻译成准确、优美、同时传递中国文化的译文.对于促进不同国家的人民之间的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和中国菜名中体现的文化历史,谈谈中式莱名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白薇 《考试周刊》2007,(10):30-31
东西方饮食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菜名文化蕴含丰富,这给菜单的英译带来较大困难。基于此,菜名的翻译要跨越中西方语言和文化上的双重障碍。想要让英美人理解并接受中国菜名,翻译时必须遵循一些相关的原则。本文并提出一些翻译技巧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廖维 《考试周刊》2010,(18):50-51
由于中英饮食文化的差异.口译中餐菜名时往往难以找到对应的英文单词,这就造成了翻译的不准确。中餐菜名分两类,一种带有烹饪法,一种含有中国文化元素。中式菜肴烹调方法分类细致,中国文化有其独特之处,英语中没有相应的概念,因此口译中餐菜名必然有一定的文化缺失。  相似文献   

9.
乔秀全 《考试周刊》2015,(10):19-20
<正>作为独特的饮食文化风景,中国菜本身就十分丰富有趣,充满了各种地域的、气候的、材料的、制作方式的特征,甚至充满了典故,是文化的积淀。中国的菜名文化广博深远,悦耳动听,富含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中华菜名如诗如画,打造出中华饮食文化卓尔不群的艺术品位。因此,如何有效翻译中菜名,关系到能否有效传递饮食文化信息和传播华夏文明的大计。正是这种文化的积淀,使得中国菜的译名成为了一个难题,却又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菜名特别是川菜菜名中不乏历史典故、优美传说,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要准确翻译这些菜名绝非易事.本文在分析川菜菜名一些典型的误译例子之后,提出应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坚持文化适应性原则,运用直译、意译和音译的具体方法来翻译菜名,使外宾能一目了然菜名文化含义,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