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讲座』,是一本浅明通俗的教育理论,全文约十万字,内容包括『人民教师对教育应有的基本认识』、『教学原则』、『教学内容——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怎样做一个人民教师?』、『怎样做一个小学校长?』等。在『人民教师对教育应有的基本认识』中,作者告诉我们,『教育是帮助人类营谋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是阶级斗争的武器』,使我们对教育的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其次,对于教育和政治的关系,也有扼要的说明。至于教育的起源、发展,阶级社会教育的特点,都有充分的说明。同时,对于『教育清高论』、『教育万能论  相似文献   

2.
『作』与『做』音同义近,常有混淆错用的情况,有必要加以分辨。一、作、做两字出现的时代不同『作』字出现早,『做』字出现迟。《诗经》中用『作』的诗句有四五十句,而《诗经》中不见『做』字。东汉问世的《说文解字》收有『作』字,也没有收『做』字。『做』这个字,要到明代梅膺祚编《字彚》时才收入。二、作、做的本义不相同『作』的本义是『起来』,『日出而作』是说太阳出来就起身,『日入而息』是太阳落山就休息。『作』从『起来』引申为『发难』,『兴起』。『做』的基本义是『制造』,如『做作』,也就是『造作』,做圈套就是制造圈套,做手脚就是设置手脚。再说『做』的引申义也就比『作』少得多。  相似文献   

3.
『二』和『两』都是数词,在用法上有相同之处,如,兄弟两人』、『二万三千元』,也可以说成『兄弟二人』、『两万三千元』。但在数数的时候,就不能把『一、二、三……』  相似文献   

4.
《隆中对》中『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一句,有些教学参考资料译成了『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发,…』或『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自秦川出发,…』。将『出于秦川』的『于』字误译成了『从』字或『自』字。『于』字是文言文里应用极为广泛的介词,它所表示的关系也相当复杂。它和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成介宾词组,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后作状语或补语,表示处所、时间、范围等。若表示动作行为的起自时,则可根据文意译作『从』、『自』,而若表示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时,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中学语文教研会,前不久召开语文教学现代化研讨会,交流了在语文教学现代化方面的探索,讨论了教育思想、教材、教法以及教学手段等的现代化问题,着重讨论了本市语文教学的现状及现代化问题。会议认为,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讲,首先是改变课堂上那套窒息学生智慧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打破旧的教学程式,代之以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自嘲》一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二句该怎样解释,我谈谈我的看法。按照律诗的要求,这两句必须讲究对仗《自嘲》一诗,格律严谨,『横眉』、『俯首』二句也是对仗工整的。『孺子牛』既然系『孺子之牛』的省略,是名词性词组,那么『千夫指』也应是名词性词组『千夫所指之人』的省略。此语源出《汉书·王嘉传》:『里颜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千夫所指』,即『千人所指之人』,就是为众人所痛恨指斥的人。所以这一句中,『千夫指』整个作『横眉冷对』(交杂谓语)的对象宾语。如若将它拆成『千夫』与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应注意『七要』『七忌』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笔者认为生物教师应注意“七要”和“七忌”。1.要破难突重,忌面面俱到每一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要求,即该课时的教学目的。是否完成了该...  相似文献   

8.
我们过去的教育学,讲的只是如何『教』,而没有讲如何『做』,其实『做』比『教』更重要,『做』才是根本。因此教师不仅要懂得如何『教人』,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既能做到为人师  相似文献   

9.
也说“见”     
『见』字是虚实同形的常用文言词,在课本中经常出现。作实词,可充当动词、名词、形容词,作虚词,可充当助词、副词、介词。作动词可释为『看见』、『引见』、『会见』、『拜见』、『出现』等。作形容词时,可释为『现成』。作虚词时,用法比较复杂。最常见的用法是作介词,用于被动式中,作『被』解。作助词时,可释为『得』。最有争议的用法是作副词。如『君既若见录』、『府吏见叮咛』(《焦仲卿妻》)、『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很明显,这里的『见』,不能作『被』字解。统编教材释『君既若见录』  相似文献   

10.
读了《中学语文》今年第四期上于幸臣同志的《杏花雨和杨柳风》一文,获益不浅。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该文在引诗时,误将『古木荫中系短篷』中的『系』字写成了『击』字。我查了《千家诗》,上面写的是『繋』(即今日的『系』)字,不是『擊』(即今日的『击』字)。『繋』和『擊』的上半部分相同,下半部分不同,前者从『系』,后者从『手』。我又翻检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学语文教案》,看见一四三页在引用这首诗时也是写的『系』字,而不是『击』字;《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第二九  相似文献   

11.
《辞海》『您』字注;『「你」的敬称。用于多下,略显迟疑后才继续读完后面的四个字。刚读出『祝』字时,似乎被后面的字『刺』了一『祝您们长寿』五个不小的字。一位男主持人是月饼还是蛋糕我没辨清,可这『饼』上有会』节目时,由两人扶住一个大型『饼』状物,去年秋天上海某电视台在播放『中秋晚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的『三』是个非常奇妙的数字,它的意思十分丰富。单说由『三』组成的常用词语就多得一大串:『三思』思考成熟了;『三味』概括事物要义;『三人成虎』是说谣言的险恶;孟母『三迁』而后定居,刘备『三顾茅庐』而得诸葛亮,周喻『三气后气绝身亡;岁寒有『三友』,君子有『三戒』,狡兔有『三窟』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汉字,在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过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那就是武则天改『国』字。武则天坐皇位执政后,她的谋臣告诉她:『國家』的『國』中的『或』通『惑』,为迷乱之意。『國家迷乱』,这还了得!于是,则天一声令下,变『或』为『武』,『國』字成了『(囗武)』字。意为用武力治国。哪想到多嘴的谋臣又跑来了,禀告说:『(囗武)』中的『武』与武则天的『武』相同,一变  相似文献   

14.
《音乐世界》2010,(13):16-16
备受瞩目的2010“『雪碧』名师高徒”活动近日在南京正式拉并帷幕。由『雪碧』品牌与江苏卫视强强联手斥资千万打造的“『雪碧』名师高徒”,今年首推“玩音乐 炫灵感”主题,为热爱音乐的年轻人搭设了一方炫动音乐灵感的舞台。  相似文献   

15.
◇『e-learning大讲堂』概况 『e-learning大讲堂』是由“北京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联谊会” 联合“上海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联谊会”,在“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于2004年初组织成立的,旨在建设一个教育技术学术界与IT业内人士以及一线教师进行互  相似文献   

16.
新教材高一册第16课《触龙说赵太后》第65页注(13)『[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我脚有毛病,竟不能快跑……疾,快;走,跑。』但以此代入,似与下文『不得见久矣』语意连不上,因为能不能相见,与能不能跑得快无关。况且,脚有病,恐怕『疾步(走)』都困难,更谈何『疾走(跑)』呢!据《辞海》『走』注释的第③义项,注为:『前往。』引《仪礼·士相见礼》:『某将走见』即『我将前往见你』。以『前往』义代入课文,就讲得通了:『我因脚有病,竟不能很快前去(拜见)您,因而很久没能见到您了。『这样才合乎情理。  相似文献   

17.
成语的语源按形态可分为三类:定形源、雏形源和意形源。现将源于《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成语分类简述如下: 定形源:指这一成语一出现就是这个样子。如『完璧归赵』、『刎颈之交』。这类成语,有的也有变式或简略形式。如『完璧归赵』又作『完璧还国』,省作『归赵』、『璧赵』、『奉赵』、『奉璧』、『璧还』。尽管如此多变,其主要形式仍旧一直被人们使用着。雏形源:指在古文词句中有了这个成语中的几个字,但还没有凝聚在一起;或是初步具备了成语形态,但没有最后形成。如『怒发上冲冠』(怒发冲冠)、『胶柱而鼓瑟』(胶柱鼓瑟)、『奉公如法』(奉公守法)。有的认为『胶柱鼓  相似文献   

18.
我这里所说的乱用『兴奋剂』,不是体育竞赛中的乱用『兴奋剂』,而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对中小学生乱用『兴奋剂』。此言怎讲?在体育竞赛中尚且严禁使用『兴奋剂』,对中小学生的教学活动怎么能乱用『兴奋剂』呢?不是危言耸听,问题确实存在,让我细细道来。在教学活动中,有一样东西叫『分数』,老师和学生都颇感兴趣,十分重视。我们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分数』这个概念是这样  相似文献   

19.
“推敲辨”     
大家都熟悉的推敲典故出自唐朝贾岛《题李凝幽居》,全首诗是:『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一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其中『敲』字,是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从『月下』、『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可知写的是夜到友人家,因为是夜  相似文献   

20.
“差生”也能写出好作文湖南曾宇红怎样提高后进生的写作水平,这是小学语文教师探讨的一个课题,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教师善于鼓励,『差生』也能写出好作文.被视为『差生』的,实际智商并不低于普通的学生.有不少心理学家做过智力测试证明,智商在10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