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光宪院士是中国稀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于1920年11月7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市。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主修量子化学。回国后从事量子化学、原子簇化学、配位化学、核燃料和稀土萃取化学,以及稀土生物化学与稀土材料化学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重要发现。他提出了萃取机理分类法,络合物平衡的吸附理论以及原子价的新定义。尤其是在稀土科学方面,他探讨了稀土化合物的化学键与电子结构,发展了镧系理论,合成并表征了大量稀土络合物;建立并发展了稀土串级萃取理论与工艺优化设计,为中国稀土工业获取高纯度的单一稀土元素做出巨大贡献,实现了中国稀土产量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大众科技》2011,(6):2-3
在黑夜不用电、不用火也能发光照明?稀土发光材料可以帮助您实现这一“梦想”。5月13日,在中国计量学院举行的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加拿大、新加坡、日本以及中国的270余名稀土发光材料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带来了当前国内外稀土发光材料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的主体方向和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以稀有资源的代表行业——稀土产业及系列政策调整为对象,基于改进的CoVaR方法,选取2010—2020年上证指数及稀土下游行业的日度数据样本,实证分析了稀土政策变动对于稀土行业系统性风险溢出的影响。结果发现:稀土行业对下游行业具有显著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稀土政策的出台增大了稀土行业对部分下游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溢出,但存在滞后效应,时滞6天时政策发挥最大效应;稀土政策方向转变也给相关稀土下游行业带来了负面冲击,而重大贸易事件并没有改变上下游行业的风险结构。  相似文献   

4.
2009年1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徐光宪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中国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旨在表彰这位现年88岁高龄的著名化学家,对于稀土领域奋斗一生的突出贡献。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80%,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态     
正我国首次在东南太平洋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3月31日,从中国大洋协会了解到,我国科考队员近日在东南太平洋海域首次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这一发现刷新了我国和国际上深海稀土资源调查研究的新纪录。科考队员是在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第五航段暨中国大洋46航次第四航段科考作业中获此发现的。本航段,我国科学家首次在东南太平洋约  相似文献   

6.
<正>专家简介:徐光宪,1920年11月出生于浙江上虞。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后改为技术物理系)副主任、稀土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职。2015年4月28日逝世,享年95岁。  相似文献   

7.
董娟  郑明贵  钟昌标 《资源科学》2020,42(8):1551-1565
研究中国稀土产业发展财政支持效应对于完善稀土产业政策理论、优化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和实现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中国稀土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基于SBM-DEA四阶段分析方法的财政支持效率评价模型和基于面板FGLS估计方法的影响因素模型,测算和分析了2010—2019年中国稀土产业财政支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区分稀土产业链前后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稀土产业的财政支持效率年平均值为1.313,财政支持对65%的稀土上市公司具有“激励效应”,整体达到了财政支持政策设计目标,但仍对35%的稀土上市公司存在“挤出效应”;②稀土产业链前端和后端的财政支持效率年平均值分别为1.145和1.377,后端的财政支持“激励效应”显著大于前端,财政支持有利于推动稀土产业链向后端延伸;③稀土产业财政支持效率随时间推移整体呈下降趋势,“激励效应”逐渐转为“挤出效应”,专项政策的出台能够在短期内提升财政支持效率,但长期效果有限;④财政支持强度与稀土产业财政支持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企业规模对稀土产业财政支持效率具有显著正效应。本文深化了财政支持对中国稀土产业发展效应问题的认识,可为中国稀土产业的差异化财政支持政策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并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材料对传统工业等行业有显著的改造和创新。为深层次探析稀土产业中游核心技术的发展情况,本文基于1967-2016年德温特数据库收录的稀土产业中游有关的专利数据,还应用到的方法有统计分析方法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国际稀土产业中游专利技术研发进行分析:对时间趋势分析发现整体趋势呈周期性指数增长,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对区域分布分析发现中、日、美三国是推动稀土产业中游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专利申请人分析发现专利在核心申请人中比较集中,而在边缘申请人中比较分散,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绘制专利申请人合作网络分析后发现,合作团体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并且发现国外的公司与机构之间有密切的合作,〖JP2〗中国对稀土应用材料的研究起步较晚,各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稀疏,且多为大学和研究所;对热点技术领域分析发现,在图谱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有B01J-023/63、B01D-053/94、B01J-023/10、B01J-037/02等技术领域,且密度较大;分析演进路径出现的专利的强度发现并非全部为核心专利。稀土产业中游应加大核心产业的升级,紧随国际前沿发展趋势,保持技术研发优势,强化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从而促进稀土产业中游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稀土资源储量世界第一,然而其稀土产业目前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可持续与高层次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于在中国的地区稀土产业中具有充分代表性的四川省冕宁县的稀土产业发展现状的探讨,对该县的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提出粗浅建议,做出展望,以求以小见大,尝试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地区稀土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马连良 《科学与管理》2013,(6):76-78,87
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理和控制主要通过出口税和出口配额等政策来实施的,这些政策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限制了稀土的出口,提升了稀土的价格,但也招致了西方国家的寎诟。2012年发生的稀土案使得稀土出口的关税和配额政策成为了诉讼的焦点。此次稀土案对中国很不利,应做好关税和配额政策调整改变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供需非均衡问题是影响中国稀土市场良性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延伸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及模型的应用领域,对中国稀土市场的有效供需开展非均衡性分析,并建立双曲线型聚合方程,使用2000—2016年中国稀土市场供需、工业企业和采矿业宏观基本面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长期以来中国稀土市场供需不平衡状况的根本症结。研究表明,中国稀土市场具有的结构分散、买方垄断、价格偏低、黑稀土频现以及政策干预性强等特点,是其呈现非均衡性的重要成因。基于灰色关联诊断得出:稀土价格、生产技术、生产成本、企业收入、企业负债、宏观政策和工业发展状况等是影响稀土有效供需的敏感因素。从非均衡度测算值看,稀土市场供需的非均衡变化趋势大致为:从有效供给过剩转变为有效需求略旺。依据预警线设置,稀土市场较多年份呈现35%以上的供大于求重警状态。本文结论可为促进中国稀土市场均衡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2.
新闻速览     
《今日科苑》2012,(8):5-8
工信部称稀土污染代价触目惊心将继续高压管控"环境治理并不是我们用来提高稀土价格的借口!"面对国外对我国稀土政策提出的种种质疑,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4月8日"稀土协会成立大会"上向记者详细阐述了稀土污染的"巨大黑洞"。他表示,我国稀土开采付出的  相似文献   

13.
周炳珍 《今日科苑》2011,(19):79-84
<正> 早在1991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时就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80%左右。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稀土的优势发挥出来"。小平同志的指示是对  相似文献   

14.
《学会》2014,(10):F0003-F0003
<正>10月14日,第四期中国科协学会改革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期论坛的主题是:学会如何开展民营企业技术职称评定中技术水平评价工作。来自中国科协全国所属学会、地方科协及地方民营企业等单位的45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期论坛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中国稀土学会承办。论坛分为主题报告和自由讨论两个环节,由中国稀土学会林东鲁秘书长主持。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秘书长张小红结合腐蚀与防护领域企业人才结构现状,分析了专业领  相似文献   

15.
稀土是支撑高端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原材料,也是国际争夺的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2011年以来,美西方加大稀土供应链及产业链“去中国化”的步伐,世界稀土多元供应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文章立足于全球稀土的全产业链视角,系统开展对稀土全产业链的国际格局现状分析与演变研判,剖析识别稀土在大国博弈中的战略价值,为构建我国稀土全球化发展战略提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稀土是全球竞争最为热点的关键矿产之一。当前,全球稀土的资源和供应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西方国家正在积极构建摆脱中国的供应链。文章从稀土元素视角阐述了中国的供需格局演变,分析了大变局下中国稀土元素的供需错位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稀土元素的平衡利用策略,为推动产业链全球化和保障中国稀土资源安全提供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土以稀为贵     
中东人依靠石油致富,中国人"垄断"着稀土却只把它卖出了"土价钱"。老外们叫嚷着中国把稀土当成新的经济武器,限制其出口,但把稀土制成真正"武器"的方法,中国的掌握却远远落于人后。  相似文献   

18.
日本在稀土方面对中国依赖程度极高。如果能够“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稀土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但目前还没有特效手段。作为稀土的巨大消费国——日本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但付诸现实最少也要花费近1~28。在稀土短缺得不到解决的2011年,日本将要一面应付2010年下半年那样的供应短缺和价格暴涨,一面加紧寻找能够在2012年以后实现好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3月13日,中国收到美国、欧盟、日本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的有关稀土、钨、钼的出口管理措施的磋商请求。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13日就此发表谈话表示,中方政策目标是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无意通过扭曲贸易的方式保护国内产业。  相似文献   

20.
稀土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从长时间尺度分析其进口竞争格局并预测未来潜在的贸易联系可为稀土进出口国制定和调整稀土贸易政策提供参考.以稀土(HS:280530)为研究对象,运用复杂网络方法,构建1990-2018年全球稀土进口竞争网络,分析全球稀土进口竞争格局、演变特征,大洲、国家间竞争特点以及对中国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