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是世界农业地理上一个十分独特的区域.西藏高原的自然环境使其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稳定完善的生态环境.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维持生态过程和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在分析西藏林业生产现状和条件的基础上,以西藏自治区达孜县都堆乡为例,从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其林业发展的作用予以了初步评估,进而探讨了西藏高原社会林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历史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廖俊国 《资源科学》1997,19(6):42-47
西藏高原的森林资源是西藏林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由于西藏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成过熟林比重过大、计划外的采伐量过多,因而亟待有一个持续发展的主体构思和对策问题。为此,笔者从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在合理利用西藏森林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香荚兰、大规模种植、风险、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敏 《西藏科技》2003,(2):57-62
通过对西藏生态环境、林业发展现状和林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西藏林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以及加快西藏生态林业建设,保障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廖俊国 《资源科学》1995,17(6):68-72
西藏是我国的高寒农业区,也是世界农业地理上一个十分独特的区域。本文分析了西藏农业生产条件,并从西藏农业生产特点出发,通过西藏农业生产的经济管理的可行性分析,以探讨农业生产持续发展中经济管理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西藏林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全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对维护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乃至全球的生态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如何能够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改善和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面对全球森林资源锐减的严峻形势,如何实现西藏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论述社会林业的概念,并从目标、主体、林业模式及利用模式等方面分析了社会林业的特点;其次,通过分析西藏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社会林业参与性、权力分配、森林资源冲突管理和乡土知识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社会林业在本地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中的作用。最后,结合西藏实际情况提出了西藏社会林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西藏是我国天然林资源丰富的省区之一.丰富的森林资源既是西藏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更是高原生态系统的主体,加快西藏林业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是关系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同时对西藏社会的稳定、林业经济的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西藏林业目前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研究,针对西藏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西藏由于人烟稀少,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轻微,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城市化水平低,工业规模小,环境污染相对较轻,主要江河、湖泊的水质均能达标,至今未出现过酸雨和放射性污染,自然环境基本处于原生状态,是目前世界上空气质量保持较好的地区之一。本文根据西藏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利形势和不利形势。谈谈在新世纪初西藏环境保护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伊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重大决策,使西藏280多万各族人民受到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这不仅是西藏几代人的企盼,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青藏铁路通车必将造福于沿线各族人民,造福于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10.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有着极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而且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许多地方迄今仍是人迹罕至的处女地,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级”和“亚洲水塔”之称。西藏不仅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  相似文献   

11.
浅析西藏中部地区土地沙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中部地区是西藏自治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世界了解西藏的窗口。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该地区土地沙漠化情况日益严重,本文阐述了西藏中部地区土地沙化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科技部召开第一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会议之后,湖北省科技厅积极响应科技部的号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怀着支援西藏,建设西藏,发展西藏的神圣使命,把西藏山南地区作为湖北省自己的一个地区,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在湖北科技优势与西藏山南科技需求的结合上做文章,从人才、资金、项目、技术各个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密切了山南与湖北的联系,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推进了西藏山南的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将近几年来湖北有关科技援藏工作的主要做法和体会作一个简要汇报。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认为每个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走农业到工业化到第三产业的发展道路,这种看法从一个大的国家或比较有规模的地区来说比较正确的,但从一个规模较小的国家或一个国家的地方来说这种观点是值得思考。那么西藏作为我国的西部地区之一,在全国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努力下,各项事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西藏的第三产业发展对西藏的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雄厚的实力,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西藏第三产业是符合西藏的实际情况,也是西藏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所在。因此,一必须认识第三产业的内涵;二在西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原由;三在西藏发展第三产业的几点对策。基于跨越式的发展战略的思考,从保证第一产业基础上适当发展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也是一个跨越,因为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中比例占的越多,就表明现代化程度越越高,从西藏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西藏的第三产业,是符合西藏的实际也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西藏必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树是西藏生态建设中主要树种之一,西藏杨树常见病虫害种类有食叶类、钻蛀类害虫和病害,应加强相关防治措施,保护西藏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本文结合我区林业实际提出了可操作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黑颈鹤是在世界上发现的唯一的高山鹤。目前,世界上黑颈鹤的数量仅为6,000只。西藏中部地区拥有4000只,是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栖息地。传统单一的生活方式、宗教戒律不杀黑颈鹤及独特的生态环境为黑颈鹤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栖息地。一直以来成为黑颈鹤在西藏高原能够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随着城镇领域的不断扩展和迅速增长的人口导致黑颈鹤的数量已经急剧下降,黑颈鹤种群已变得极为有限,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16.
西藏的农业慨况,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考察队,科学出版社,1964。 西藏南部地区林业考察报告,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考察队,科学出版社,1964。 西藏综合考察论文集,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考察队,科学出版社,1964。 西藏那曲、日喀则、江孜地区畜牧业考察报告,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考察队,科学出版社,1964。  相似文献   

17.
西藏自治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日趋严重,本土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外来重大危险性有害生物不断出现,严重威胁西藏生态安全。文章对西藏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西藏,被世人称为世界的“第三极”,她独特的地理构造,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西藏成为了令人神往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批批有志西藏气象事业的气象工作者踏上高原,艰苦创业,建立并发展了西藏的气象事业,取得了许多高原气象科学研究成果,为西藏的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在西藏气象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西藏气象部门特色的高原气象文化。  相似文献   

19.
极度濒危的珍贵动物种群—西藏马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由于长时间没有发现西藏马鹿的踪迹,国际上,曾正式宣布西藏马鹿已绝种50年。1995年西藏和国际动物学工作者又重新发现了该物种。珍贵、濒危物种西藏马鹿已是世界上目前仅保留在极小范围的地带——中国西藏自治区桑日县曾期沟内。它的生物学、生态学和现状如何,本文将做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焦育鑫 《百科知识》2009,(14):39-41
中国是世界上高原湿地和冰川最多的国家。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湖泊、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河流湿地共有7.47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分布在西藏和青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