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是在回归生活的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改革,无论是课程标准、教材还是教学都面貌一新,根本的原因在于课程与教学能够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需要。但在这种向上的整体氛围中,始终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如何考试?  相似文献   

2.
从高校文科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共有的理论基础《语言学》入手,借鉴新闻领域"三贴近"的原则,从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专业知识,程序举例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语言贴近学生的日常用语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了如何提高高校文科专业C语言课程教学效果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中政治新课程倡导"三贴近",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品味到理论的精妙,从理论中感受到对生活的指导.本文从教学准备上、教学内客的选择上、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上论述了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充满生活情趣,使学生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当今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生活,赋予历史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成为当前的必然要求.因此,历史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本文主要从历史教学为什么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历史教学怎么样贴近学生生活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佳斌 《教育》2022,(7):21-23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海市教委教研员朱浦老师在其著作《与新课程同行》里说:"英语教学要通过完整的、连续的展开,表现出有序性,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  相似文献   

6.
张薇 《华章》2010,(33)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在"总则"中明确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并进一步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由此可见,回归生活世界已成为职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理念.而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是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让职高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化解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走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但需要指出的是,走近学生的生活并不意味着一味"迁就"学生的认知和"经验",更不意味着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思想品德课程及其教学工作应当以其所处的社会价值来衡量,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增进社会的福利。因此,学校德育工作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德育课程及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具体做法就是要做到"二贴近,一发展"。所谓"二贴近",就是课程"教材"要贴近社会生活;教育教学方法要贴近或"符合"学生的经验和成长规律。所谓"一发  相似文献   

8.
教科书作为课程实验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江苏教育出版社初中生物教材(简称"苏教版")的主要特点和优势就是教学目标明确,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实验选材容易获取,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9.
马勇 《华章》2009,(10)
本文针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改革思路,借以提高本课程的授课质量和效果,使其更加适合、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10.
田嘉庆 《职业技术》2006,(12):119-122
课程设计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改变是突出的特征,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营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等都是课程改革的中心内容和环节。为了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使教学更贴近于工农业生产、更贴近于生活,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化学理论在实际生产中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把本节课程采取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来进行,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旨在对营销人才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适应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市场";通过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课程的内容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以适应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使教学过程与企业业务流程更加贴近,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与就业岗位需要更加贴近.  相似文献   

12.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创新精神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应紧紧围绕"教育创新"这个主题,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具有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会学习、会创造",学以致用。一、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能够主动提出问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要求让学生"动"起来,对此,教师要确立新观念,把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1.动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积极动脑思考、动手写作外,还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增加好奇心和求知欲,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我们在讲<三峡>时,引用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相似文献   

14.
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应具备的几个必要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精彩一课",首先要扎实提高教学基本功.此外,还应有一些必备条件:一是任课教师应有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倡导"主旋律"的自觉意识;二是教学理念要实现向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型;三是教学内容要凸显"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的取向;四是教学形式要充分展示经典文本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生活化教学法,贴近学生生活,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将从"生活化的课程导入方式""生活化的授课方式"和"生活化的课后实践作业"等方面入手,对此展开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在新的物理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从中看出,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对  相似文献   

17.
综合课程必须从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智发展水平出发,开发相应的贴近学生的实际自然生存空间、贴近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氛围的活动课程,这样才能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习技"和"学政",积累和丰富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达到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促进人和社会和谐发展,进而促进个体内在和谐发展的教育大目的.  相似文献   

18.
论地理教学生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理教学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地理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提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这就为教师研究"生活化"教学提供了理论准备。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生活化"教学具备了可能的载体。新一轮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信息课程的内容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一定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在人类活动中的轨迹,贴近学生实际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信息和教科书上的知识的联系,将生活和学科知识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在"大思政"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优势特色,强化中职学生的思政教育,使语文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在教学中,教师须注意理清"语文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突出语文的学科特点,以语文核心素养为主线,贴近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从启发引导、情境创设、自主参与、互补融合、实景体验、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