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方立法对于完善我国完整的法制体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做好立法预测、立法起草和立法审议制度,本文要求对地方的立法需要做到民主性、不抵触、有特色和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遵循立法的法律标准和实践标准是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必要遵循要素,针对地方实际特点和需求做出适应文化、风俗和传统的地方法规,并且立法的条文形式和精神纲领都必须与国家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完善地方立法质量来完善我国的整体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实行的是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地方行使一定的立法权,是当代中国立法权限划分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和一个显著的进步.当代中国立法权限的划分及地方立法权限的扩展,有其内在的国情根据,也需要加以相应完善.该研究对一般地方立法、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经济特区地方立法的完善作出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完善化建言.  相似文献   

3.
赋予地方立法权,在中央领导下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是我国立法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地方立法分实施性、自主性和民族自治三种立法类型。坚持法制统一,突出地方特色,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民为本、立法为民是地方立法要坚持的四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法制建设特别是经济立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山西省地方经济立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粗放到精细、从激情到理性、从注重速度和数量到速度与质量并重这样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山西省地方经济立法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特点,并对未来山西省地方经济立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近现代以来中国的科技立法经历了较大变迁,逐步适应了全球化进程,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中央到地方均颁布了科技立法。地方科技立法具有区域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我国目前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体系建构尚不完善。在地方科技立法的过程中,选择科学合理的路径,优化地方科技立法,形成法治环境下的地方科技立法应然体系,有益于相关科技立法更加协调,以更好地维护各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多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地方立法是我国环境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因地制宜的指导方针下,地方环境立法将对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唐山市更应当加大地方立法的力度。文章在分析地方立法特点等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唐山经济发展实际探讨了如何完善唐山的地方环境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7.
中央与地方立法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要求我们国家必须调动地方立法的积极性。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地方立法与地方利益关系密切 ,追求地方利益的最大化是地方立法的直接诱因。但是 ,地方立法中也存在着低效率问题 ,为此 ,文章提出了优化地方立法的具体方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如火如荼,地方立法是社会信用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地方信用立法存在过于依赖政府主导,难以打破行政区域的条块分割和立法技术不高等弊端,制约和影响了地方信用立法的质量。有鉴于此,有必要树立科学的地方信用立法理念,做到准确定位地方立法的权限和空间,探索制度创新,剔除本位主义思想和发挥好专业人才的作用,真正实现社会信用立法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创制性地方立法是与实施性地方立法相对称的概念范畴,是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为了填被法律和法规的空白,或为了变通法律和法规的个别规定而进行的立法。创制性地方立法定位、创制笥地立方法要件、创制性地方立法保障是创制适应依法治国要求,具有地方特色,科学规范,合法的地方性法规的重要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0.
所谓地方立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地方立法机关在整个地方立法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明确并坚持地方立法的基本原则,是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关键,地方立法必须同时坚持以下四个基本原则;维护法制统一的原则、民主立法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和科学立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20多年来,我国由中央统一立法的格局逐渐向地方立法分权的格局转变,这对调动地方立法的积极性和填补中央立法的空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立法冲突、重复立法、越权立法和立法权被异化等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配置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为我国新形势下中央与地方立法权的合理配置理出思路,提出对策,以优化中央与地方立法职能,构建科学合理的、富有生机活力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三十多年来出版的一百多部涉及立法语言的著作和中国知网、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附录载录的论文、中国行政法学会法律语言研究会以及中国修辞学会下属中国法律语言研究会历届会议论文两千余篇,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归纳研究,分为十一个方面呈现其成就、特色、问题与不足:(一)立法语言的权威性;(二)立法语言的准确性;(三)立法语言的技术;(四)立法语言的模糊性;(五)立法语言的失范和规范;(六)立法的语体;(七)立法语言特点;(八)立法语言的人文;(九)立法语言进程;(十)比较与翻译;(十一)国外法律语言。也可以从中看出当代中国立法语言研究的科学性、体系化、务实性的方向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语言规范需要有立法保障,需要有标准规范作为参照,还需要有配套的法律解释和权威的学理解释作辅助。语言应用客观上要求在加强语言法律解释的同时,积极启动权威的学理解释,以切实解决语言法律外的应用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地方立法的质量关系到当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前,我国地方立法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地方立法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地方立法程序问题。要努力克服地方立法程序中的各种问题,完善地方立法程序,从而使地方立法程序运作得更加合理、民主、科学。  相似文献   

15.
准确性是立法语言的灵魂与生命,是立法者孜孜以求的主要立法原则之一。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立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运用模糊语言。模糊语言的使用一方面保证了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另一方面也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立法语言中模糊语言的存在理据,以及对法律制度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法律语言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有其独有的特征。法律语言的二维性——精确性和模糊性共同存在法律语言中,但两者并不是无差异地分布在所有法律语言中。精确性的法律语言更广泛地分布在程序法中,而模糊性的法律语言主要体现在实体法中。  相似文献   

17.
立法语言是法律语言中最重要、运用最广泛的分支语言类别,具有显著特点:语篇结构高度程式化,句类选择仅限于陈述句和祈使句,表述风格适度概括并运用模糊语言。  相似文献   

18.
税收授权立法应包括授予地方税收立法权。在我国,授予地方税收立法权是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和适应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需要,并且具有法律上的可行性。在授予地方税收立法权时要维护法制的统一,不得破坏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傅翀 《河南电大》2008,(3):55-56
法律概念具有内涵小外延大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除了必须使用表义明确、具体的立法语言外,还需要表义概括的语言形式。表义概括的名词、行为动词、不定代词和具有名词性的“的”字短语等语言形式可以扩大法律概念的外延,满足法律的需要,是立法语言严谨、周密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立法修正案制度是指对进入立法议程中的法案进行修正而提出的修正案的制度,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普遍采取的立法制度。我国198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简要规定了立法修正案制度,但我国2000年制定的《立法法》及2015年的修改都没有确立立法修正案制度。我国部分地方性法规对这种制度作了规定,实践中也有一定的探索。受《立法法》缺失的影响,该制度在我国确立的价值也受到一定的质疑,但为了扩大立法审议中的民主性、提高审议质量,立法修正案制度必须确立。因此,我国《立法法》应增加立法修正案制度规定的原则性条款,一些地方性法规应对立法修正案的提出主体、提出时机、运作步骤等作出完善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