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当今社会迅猛的财富增长并未给人们带来幸福感的相应增加,这导致经济学和心理学都开始反思和探讨财富与幸福的关系。对两门学科历史的回顾表明,现代经济学和心理学都背离了学科建立伊始时追求幸福快乐的初衷,而积极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则标志着这两门学科向“快乐”方向的回归。目前,经济学与心理学在对幸福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和对快乐计量指标的开发上都体现出合作和互补,且此趋势正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确立理财目标所依据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利润最大化”的理财目标是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而“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是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低时,“股东财富最大化”与“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是一致的;而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时,“股东财富最大化”将被“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所取代。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理财的目标的确立将仍是依据新制度经济学。因此,“企业市场价值的最大化”仍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但在理财目标的内涵中应包含员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清波 《母婴世界》2010,(11):126-127
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结婚是一次并购重组,离婚则是家庭破产。女性朋友们需知道,在进行理财时,美满的婚姻更利于稳健地积累财富。聪明的理财高手,必须练就幸福理财的功夫,让自己在积累财富时,也能积累幸福。  相似文献   

4.
新制度经济学是当今的主流经济学之一,在其理论框架中,作为经济发展内在变量的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是为了约束在谋求财富或本人效用最大化中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据程序和伦理行为准则。”①制度变迁是指在某种社会环境中,支配人类  相似文献   

5.
快乐经济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生幸福不能仅仅与财富联系在一起,社会群体的幸福感来自一种快乐的心理感受.而当我们沿着快乐经济学的视角去思考幸福教育问题时,我们必须重新定位教育目的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具有感知幸福、获取幸福、创造睾福的能力.因此教育必须努力让学生体验和感知幸福;让教师学会实践幸福.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正在采取措施缩小贫富差距,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从福利最大化视角论述了缩小贫富差距的合理性和路径。庇古认为,财富从富人手里向穷人手里的转移,以牺牲不太强烈的需要去满足穷人更加强烈的需要,有利于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进行财富转移的手段包括:通过税收形式进行的强制转移和通过自愿捐赠进行的自愿转移,并强调在财富转移过程中应不影响经济发展和不导致懒惰浪费。庇古的理论对我国缩小贫富差距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幸福既是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视阈内的理论难题,也是人生实践中充满诱惑而且难解的人生之谜。从学术研究角度看,界定幸福的涵义实非易事,因为幸福难以定性,也难以定量。正确认知幸福有助于人类走出生态危机、道德危机和心理危机。幸福的涵义可界定为:幸福是人的迫切而合理的需要通过正当途径得以实现或部分实现时的积极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8.
快乐是人类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而经济学是分析人类行为及其目的的科学,因此快乐理应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命题。继边沁和斯密之后,近百年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并没有将这一核心命题进行下去,而出现了由幸福到效用的现代转型。但近年来,经济学出现了"回到边沁"的后现代转型,以快乐为研究主题的经济学——快乐经济学融合了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典范。  相似文献   

9.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存在着“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等理论。通过分析各种理论的优缺点,认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比较符合我国股份制企业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为此论述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实现指标。  相似文献   

10.
GDP已经不再能全面反映那些对人类的生活和幸福(包括安全、生活舒适、收入分配及干净的环境)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因素。资本主义之所以不能帮助改善人类的福祉状况,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没有正确理解金钱的本质。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幸福,人活着就是为了快乐。而真正的幸福只需两样东西:高尚的行为和物质的富足。幸福是生活的目的,而美德是幸福的基础。应该建立一种新的幸福经济理论,即通过使用一个核算系统测算出幸福状态,这就是真实财富理论。中国的小康社会概念将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纳入进来,正是践行真实财富理论的尝试。中国正在通过小康社会建设向世界展示一条真正的经济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1.
生活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追求对个人而言的幸福最大化,这不是财富最大化能够替代的。高校教师的"幸福指数"不能直接用他们的收入来准确衡量。本文从自然生命关爱、学术生命关爱、精神生命关爱三个方面讨论高校教师生命关爱的缺失,并从这三个方面分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相混淆是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误区;我们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理论,才能为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幸福教育的目标:内在尺度对外在境遇的超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幸福是环境与人的内在尺度相符合的状态,财富的增加与幸福感的提高没有必然的联系,消费也不是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适应能力推动着人们不断地去追求新的幸福。面对相似的处境,幸福感却不相同,这是心理学关注的焦点。面对确定的环境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的幸福,这是幸福教育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从法哲学的角度来看,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建立符合洛克的财产权劳动理论和知识产权激励理论;从专利权的特征出发,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构建具有合理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构建专利间接侵权制度可使社会资源配置优化,形成无形财富的有效创生机制,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在被称之为“积极心理学时代”的2l世纪,应用积极心理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幸福心理学的理论精髓于写作教学中,探索幸福心理教育在写作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幸福心理学为写作教学的渗透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范式,写作教学为幸福心理学的应用提供了具体可行的途径。在写作教学中渗透与融合幸福心理教育,关键是讲究策略:注重学生内部价值的实现,加强跨学科知识的有机糅合,讲究渗透与融合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是西方经济学说史上互为消长的两大思潮.经济自由主义包括货币主义、供给学派、新自由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的一个共同特点即是相信自由市场的作用,主张放任市场机制去调节经济,反对国家或政府对经济行为的干预.崇尚经济主体的自由放任和市场竞争的力量,并以此为自由的市场经济辩护,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从伦理上反思经济自由主义,发现其经济学研究宗旨的缺陷不在于研究财富增值最大化,而在于离开人生幸福这一最高目标来研究财富最大化.它的自由论利用规则层面的自由权利回避人们在自由方面的事实上的不平等.经济自由主义与当今世界的金融危机虽无直接的关联,但它蕴涵的伦理困境却是造成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值得我们予以深度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一种关于"好"的理论,是"生活得好"和"做得好"的统一,也是内在善与外在善、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的统一。作为幸福指标的物质基础和内在核心,财富和道德同幸福都有密切的关系,这一关系深刻地体现为财福关系和德福关系。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关系问题,亚里士多德和康德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但其中也存在片面性。要扬弃这种片面性,就应"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回到人自身,将幸福看作是最高善和最大自由,使道德与财富共同指向幸福,实现三者的和谐共生,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生活得更加幸福"。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财务理论中,利润最大化目标受到了普遍的批评。股东财富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目前较常采用的财务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伦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都为教育学关涉幸福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素材。从教育学的视角看,幸福可以说是人需要培养和有待发展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通过好的教育特别道德教育来磨砺。道德教育要改变长久以来幸福目的失缺的状况,倡导道德智慧教育,让道德教育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人生幸福为价值追求,提升学生的道德智慧水平及幸福生活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感受、体验和创造幸福。  相似文献   

20.
<正>【活动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中提出“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本节课结合指导纲要的要求,基于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中提出的幸福理论五元素(PERMA)展开内容设计。(一)积极心理学幸福理论积极心理学幸福理论提出,幸福由积极情绪、投入、积极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