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的单调、抽象使大多数学生厌恶上数学课.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一把抓住学生,数学课的导入至关重要,笔者从数学课的导入方面谈了些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目前一些工科高职院校在开展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中轻视和放弃数学课的现象提出了质疑,认为数学课地位的确定要适当,数学课作用的认定要适度,数学课与专业技能课的相关性要适合,数学课的内容选择性要适用。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都认为小学语文课、英语课上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小学数学课则是无关紧要的。其实,这正是数学课的“软肋”。正是缺少了这些训练,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尤其是“家常”的数学课总给人以抽象甚至呆板的感觉。因此,在数学课上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是最简单而...  相似文献   

4.
华东 《文教资料》2005,(31):86-87
让数学课活起来,让数学课堂充满快乐,富有人文气息,不仅能使数学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起到人格教化的作用,而且也能为数学课融入一份和谐、一分愉悦。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1,(18):55-56
微课是信息技术普及和教育快速发展的产物,微课在初中数学课中的有效应用,可激发初中生积极参与数学课的兴趣,可活跃数学课的教学氛围,调动初中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效提升数学课的教学效率与质量。文章从初中数学课的教学实践出发探究了微课的应用策略,旨在有效提升初中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及数学课的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都认为小学语文课、英语课上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小学数学课则是无关紧要的.其实,这正是数学课的"软肋".正是缺少了这些训练,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尤其是"家常"的数学课总给人以抽象甚至呆板的感觉.因此,在数学课上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是最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改理念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求知,让数学课“兴趣化”;生生互动,交流合作,让数学课“实践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数学课“思维化”;运用生活,学习数学,让数学课“生活化”;学习数学,渗透思想,让数学课“情感化”  相似文献   

8.
目前,职业中学,怎样上好数学课,怎样使数学课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是急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根据职业中学的培养目标,正确认识数学课的工具性、应用性、服务性,才能使数学课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  相似文献   

9.
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为中文、新闻、政治学等纯文科院系的学生开设了高等数学课.然而,对几乎全部的非数学专业学生开设高等数学课,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都有很大的困难.通过对比中、美、俄3国的高等数学课在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差异,可以为我国高等数学课提供一个粗略的教学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既是一门重要的文化课,又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必不可少的基础课和基本工具,数学课应为专业课服务。如何处理数学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之间的关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徐州市职业教育中心机电、汽修、经贸艺术、计算机、旅游等五个系的部分专业课与数学课之间关系的调查分析,有助于探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徐友新 《辽宁教育》2005,(11):38-39
用“热闹”二字来形容当前的某些数学课堂教学是不为过的。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某些数学课,数学的“味儿”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何谓数学课的“味儿”?如何在保持现有课堂特色的同时增加数学课的数学味儿?不妨借用饮食烹调中的概念来作一比喻。一、数学课的五“味”之首——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的五味之首,当然非“思考”莫属。一节缺少思考量的数学课,一节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专数学课堂教学非常重要 ,教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分析、认识数学课的主要工作、数学课的类型和结构牲 ,怎样上好一堂中专数学课。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上听数学;数学课上看数学;数学课上想数学;数学课上算数学:数学课上说数学。  相似文献   

14.
用“热闹”二字来形容当前的一些数学课堂教学是不为过的。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数学课,数学的“味儿”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何谓数学课的“味儿”?如何在保持现有课堂特色的同时增加数学课的数学味儿?下面,不妨借用饮食烹调中的概念来作一比喻。一、数学课的五“味”之首——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的五味之首,当然非“思考”莫属。一节缺少思考量的数学课,一节问…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生厌学、怕学、被动学习以及不会学习数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数学课没有兴趣,害怕上数学课,数学课上不能主动接受知识,老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有教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呢?下面,谈一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高职数学课教学、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大学专业课与数学课联系,对数学课内容整合探讨实验,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应用意识、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数学体验。笔者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从渗透数学思想,让数学课具有数学味;关注学生认知,让数学课具有人情味;回归学生生活,让数学课具有生活味;鼓励学生验证,让数学课具存挑战味;重视学生实践,让数学课具有体验味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数学课不能有精彩的结尾?为什么数学课总是在单一的师生总结中匆忙结束?何不把链式教学也融入数学课的结尾之中,让结尾也能同样精彩。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化工学院公共数学课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几种激发学生学习公共数学课兴趣的方法,并结合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的案例和心得,阐述了如何提高公共数学课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数学课文化点缺失与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文化是数学教育现代化的32大主要支柱之一,在大学数学课中开展数学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从数学学科自身的起源点、胶着点、发展点、审美点及与其它学科的共通点、交融点等角度可以弥补大学数学课文化点的缺失,重构大学数学课文化点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