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作中国的民族音乐.本文比较了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的不同,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别,提出了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治疗中的作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研究者正不断完善着新的治疗理论,探索着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本文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治疗中的历史与作用,提出了应进一步重视、挖掘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治疗中的功用,提高其在音乐治疗中的地位,使其不断发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3.
艺术歌曲在西方音乐文化中的概念有着特定的含义与内涵。在中国音乐文化中,"艺术歌曲"则泛指那些艺术性很高且思想深刻的"歌曲",因而相较于西方音乐中的"艺术歌曲",这个概念在中国音乐语境中其含义本身就富有很大的包容性和不确定性,一般人们讲到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艺术歌曲",则特指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受外来音乐文化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影响,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为中心的学院派作曲家创作的声乐作品。艺术歌曲,在新文化中不仅是某些特殊气质的歌曲类型,而且在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中起着文化认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音乐与民俗的关系看中国传统音乐的民俗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与民俗,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总是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的,文章通过简要地分析音乐与民俗的关系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具体表现,进而简要地阐述中国传统音乐的民俗本质。  相似文献   

5.
音乐世界     
《音乐世界》2021,(1):96-96
《音乐世界》是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音乐类专业期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宗旨,以推出音乐人才、音乐作品,展示音乐理论、表演成果为己任,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原创、守正创新,团结广大音乐家、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音乐世界》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音乐精华,关注国际国内音乐热点,积极开展音乐...  相似文献   

6.
有 8 0 0 0年历史的中国音乐是人类音乐文化史中光辉灿烂的一页 ,但整个二十世纪 ,她却被笼罩在“欧洲音乐中心论”的阴影中。建立有强烈民族色彩和风格的“中国音乐体系” ,让中国音乐回归到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正常序列中去 ,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音乐在长期的文化积累与审美追求中,形成了以线性形态为根本特征的音乐表现形式,这种横向的线性形态基于深厚的文化基础与音律基础,显示出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民族精神和审美习惯。线性形态的音乐语言具体表现在调式调性转换和旋律发展多个方面。把握传统音乐的线性特征,是深刻解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涵、完善中国传统音乐保护工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我国音乐研究具有本体属性研究的主观性、文化属性研究狭隘性、社会属性研究的政治性等特征,而西方音乐史学从古希腊时期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今天,在其本体、文化、社会等维度均趋于成熟,与相对单调的我国音乐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章分析了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的特征,阐述了中国音乐研究现状,指出了西方音乐史学对中国音乐研究的启示,旨在为音乐研究学术界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唐朝经济发达、文化多元,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朝代。它的高度文明吸引着当时许多国家慕名前来学习、交流,并对其影响至深。音乐文化便是其中之一,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国家与之交流尤为密切。因此,研究这些国家的音乐对完善唐朝的音乐研究有很大帮助,笔者以日本音乐为例,通过阅读日本音乐学者和中国音乐学者的相关著作及文献,来阐述研究日本音乐对研究中国古代唐朝音乐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的音乐艺术管理专业在高等教育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开设这个学科的高校不多,这对于音乐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中国应当加大学科的投入,加强音乐产业基础理论的研究,积极探寻音乐产业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培养应用型人才,占领人才战略的制高点,使中国的音乐产业能够迅速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通过中西音乐比较、传统音乐的发展、音乐改革与人本主义等方面对中国音乐的走向作出理性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音乐运动与音乐组织,音乐创作与音乐作品,音乐理论与音乐思想三个不同的方面客观地分析了抗战时期的中国音乐,褒扬了抗日救亡的主旋律,鞭挞了助纣为虐的反动音乐.  相似文献   

13.
1949年10月,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方兴未艾的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得到了发展。先后成立了多所专业的音乐院校,并在师范类的综合院校建立了多所音乐专业的本、专科院、系,并且,以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为龙头的音乐表演及音乐教育体系逐渐地建立并完善和成熟。与世界各国的不断交流。使我国音乐教育不断取得丰硕的成果。使中国人和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赵宋光先生是当代中国音乐学界里一位少之又少的"百科全书式"的音乐宗师,其所涉猎的领域不仅包括音乐理论,还有教育学、哲学、美学、数学、自然科学等学科。赵先生站在人类学本体论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立美"这一概念,通过立美的实践活动,调和真与善的对峙冲突,从而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这一终极目标。本文将具体阐述赵宋光先生立美概念在音乐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延伸,系统介绍他构建的综合幼儿音乐教学法,并着重探讨其教学法对幼儿音乐教育的本土化、民族化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将"新史学"与音乐人类学的方法结合运用于中国本土化的音乐美学学科建设中不失为补充应对中国音乐美学不断出现的学科自身困境与外部其他各种学说的挑战.面对中国音乐美学学科自身发展的出路问题,本文在梳理学科的基础上,将最开始出现于历史领域的'新史学'研究方法与音乐人类学方法引入与借鉴到中国音乐美学的学科发展中,不仅有利于学科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启发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联系与交流,从而实现学科互融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王志芳 《文教资料》2010,(22):94-96
自西方音乐传入中国之日起,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认识经历了"猎奇"、"求知"和"认同"三个阶段。这一递进过程与中国社会状况的巨大变化密切相关,正是社会实际的改变为西洋音乐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文化与社会环境。西方先进文化的传播不仅促进了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中国的音乐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音乐流行论     
论述音乐流行的概念、分类与特征以及音乐流行的激发、条件与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非洲人对音乐的观念,即音乐是自发的,应该融入生活的音乐生活观来反观中国音乐教育,指出现今主导中国音乐教育的音乐观念是学科知识观,并分析在这一观念引导下国内音乐教育方式和内容存在的不足和隐惠,希冀借鉴非洲音乐观来改善我国音乐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9.
孙凡 《文教资料》2012,(5):63-64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文化和习俗上存在的巨大差异,世界上不同地域、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对于中国听众来说,要领会西方音乐的内涵自然存在很大的难度,毕竟我们生活在与西方人迥然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文化传统和音乐生活氛围中,对西方音乐的体验和领悟还存在一些差距。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教育出现了断裂现象:音乐课程设置与传统断裂,一味揣摩西方音乐规范渐失自我传统音乐的主体性,受西方音乐教育及价值观影响,音乐发展的评判标准近似西方。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中国音乐工作者和教育者要继承和发扬五千年灿烂的文化,重视中国音乐体系的价值,促进本土音乐与世界的对话,加强中国音乐课程的设计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