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少年在技能的形成、知识的获得及提高某一运动项目的技能,都存在着差别。这是因为少儿的发育速度是各种各样的。7到12岁的年龄周期是相对静止阶段。13到16岁的少年期与其他所有阶段有截然的区别。在这个周期,机体的整个生理系统急剧变化,心理系统也发生改变,明显地看出个人特点是遗传素质决定的和在儿童发育期所受的外界影响。此外,决定运动成绩的机能系统和器官的训练也有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2.
儿童、少年在技能的形成、知识的获得及提高某一运动项目的技能,都存在着差别,这是因为儿童年的发育速度是各种各样的,7到12岁的年龄同期相对静止阶段,13到16岁的少年期与其他所有阶段有截然的区别。在这个周期、机体的整个生理系统急剧变化,心理和行  相似文献   

3.
根据儿童少年生长发育阶段划分,学龄儿童年龄为7—12岁,在儿童基础训练期间,其训练的中心任务是全面打好基础,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潜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练员必须根据儿童少年身心发育特点和当代足球发展趋势,依据各年龄阶段身心发育特点和足球运动规律进行科学系统训练,使其身体机能获得深刻发展以适应足球项目的特殊要求,为此我们将基础训练划分为如下阶段并提出相应要求。  相似文献   

4.
投掷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可直接影响到器械的出手高度和投掷的角度以及能量的发挥。搞好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工作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捷径。投掷运动员的具体年龄选材分为三个阶段:1初选阶段:1.1对象:一般指年龄在10-13岁左右的儿童,少年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教练员应根据儿童少年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以及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的特点进行系统训练,认真贯彻"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要求,才能达到科学训练的目的.年龄阶段的划分必须以生长发育的规律、形态、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为依据.本文所指的儿童是七岁到十二岁,相当于小学时期;少年是十三到十七岁,相当于中  相似文献   

6.
支撑与平衡能力是构成速滑运动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使一个运动员获得较高的机能和技能水平,必须从小抓起,从基础训练入手。在多年的教学训练实践中体会到,加强9——10岁儿童少年支撑、平衡能力的训练,为进一步学习滑冰技术打下稳定、良好的基础。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将我们在儿童少年速滑运动员(8——10岁)的训练中所采用的训练方法做简要介绍,就正于专家,以便搞好基础训练,为国家多培养和输送速滑人才。  相似文献   

7.
一、力量素质训练儿童、少年力量素质自然增长的特点是,最大力量在7~9岁为第一可训练阶段。女子在10~13岁,力量增长速度很快。三年中最大力量可提高40%左右,13~15岁力量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到20岁左右,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平。男子力量增长速度最快是11~13岁,18~25岁力量增长速度缓慢。25  相似文献   

8.
四、摘要 1.7—10岁间儿童不宜进行时间较长的耐力训练。 2.11岁以后身体的耐力素质有显著的增强,到15岁左右这种增强极为显著,在此时期内的儿童、少年可进行适当的耐力训练。 3.中、小学体育课应结合学生的当前身条件和年龄特征注意个别对待,并在此基础上使所有学生身体素质得以普遍提高。 4.从本文材料看来一般耐力测定后血压值的恢复时间并不长,但在运动实践中尚必须考虑到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及相应年龄内的生理特点而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9.
儿童少年的年龄划分—般是指6~17岁的儿童少年。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与成人相比较,其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功能都有其明显的特点,身体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尚未成熟,特别是青春期,身体变化很大,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不合理的体育运动妨碍身心健康。同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江阴市体校8名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年龄10-14岁)为对象,从身体结构、生理发育特点以及月经周期的生理现象研究少年女子运动员的训练特点,从而寻找符合少年女子生理机制的训练方法,为我国少年女子业余短跑训练作参考依据。1少年女子运动员基础训练的内容1.1发展速率是该训练阶段的核心内容动作速率是运动员首要解决的专项素质,它是影  相似文献   

11.
儿童、少年运动员成人化训练的危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11-15 岁),身体各项形态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快速增加。因此这个阶段训练手段要以全面促进身体健康和发展身体各项素质为主。通过正确、合理的训练手段能够积极地促进身心发展,提高运动能力。实践证明:如果能按照儿童、少年身体生长发育和解剖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而且也不会损害身体。否则一味追求单项成绩,进行成人化训练,过早地出成绩,就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的危害,严重地影响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而成人化训练在我国基层的业余体校训练中却普遍存在,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对儿童、少年运动员成人化训练的危害性认识不足。1998年10月在上海  相似文献   

12.
短跑选手早期训练的依据石朝洪(山东省淄博市体育学校)当前,各团体育工作者都根据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制定了短跑项目的早期训练原则,但这原则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各国只是求大同存小异。那么如何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少年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的生理特点进行短跑早期全...  相似文献   

13.
所谓年龄特征,即是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发展的共同特点。它包括生理年龄特征和心理年龄特征,是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一般划为二个阶段:一是初中阶段,年龄一般在11、12岁至14、15岁之间。二是高中阶段,年龄一般在14、15岁至17、18岁之间。年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我们无视或不认真考虑这个客观事实,一味强调教育的决定作用,其结果必然违背客观规律,不但不能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结构与机能均具有年龄、性别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中,既要防止教学与训练手段的成人化,又要根据儿童少年的身体特点,采取积极方法,促进其生长发育,达到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水平的目的。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最大特点是,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不均衡。表现在两方面:①各系统、器官本身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生长发育速度;②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有先有后,但都服从整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在足球运动发展到全攻、全守、全面型踢法的今天,“三从一大”是我们运动训练必须遵循的准则。然而,我认为这主要是针对成年队或青年队而言。对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的训练,有其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不是唯一的准绳。少年、儿童时期足球运动员的训练指导思想,应是练好基本功,从培养具有高水平运动技能的人材出发,并结合少年、儿童时期运动员的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快,身体发育不成熟和不均衡等身体和性格的特点,以“长时间、小、中密强度,多接触球,以基本功为重点,打好全面发  相似文献   

16.
李博  刘阳 《体育科学》2022,(4):31-42
目的:儿童基本动作技能(fundamental motor skill,FMS)测量是体育素养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诊断、监控个体动作发展的重要指标。依据经典测量理论和动作发展理论,结合我国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研发基于体育素养评价的我国儿童基本动作技能测试体系,该体系具有简洁高效、操作性强等特点,适用于测量我国儿童的群体情况。方法:应用德尔菲法建构3~5岁和6~9岁2套儿童基本动作技能测试体系;应用测试法对651名中国上海儿童进行测量体系的可行性、信度和效度进行验证。结果:3~5岁阶段分测试项包括:10 m往返跑、双脚连续跳、踢球过障碍物、单手塞硬币、走平衡木、单脚站立;6~9岁阶段分测试项包括:侧向滑步跑、单脚连续跳、踢球过障碍物、原地换手拍球、走平衡木、倒退走直线。可行性验证中各年龄儿童的测试成绩随年龄增加而提升(P<0.05)。重测信度系数分布为0.66~0.94;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66和0.62。结构效度中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2个年龄段的模型均适配良好;同时效度显示不同年龄的分测试项有95.24%的指标与美国粗大动作发展测试(TGMD-3)存在显著相关关...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是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的观察、练习,从而使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和技能,增强自身体质、接受教育的过程,它不同于其他一般的教学活动。儿童身心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莲续过程。在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就有着各自特点而有别于其他阶段,体育教师需掌握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  相似文献   

18.
以苏州市区333名在校普通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JVC9800高速摄像机以100fps的速度及德国SIMI-motion录像解析系统对研究对象纵跳技能运动学参数的年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男生纵跳高度呈现逐渐增大的年龄特征,增长的较快时期在13~14岁、17~18岁年龄段;女生在11~12岁年龄段纵跳高度增长最快,13岁以后逐渐下降.2)儿童少年足长与纵跳高度呈低度相关,而足高、跟腱长、小腿长、下肢长等指标与纵跳高度相关不密切.3)纵跳各阶段所用时间(腾空时间除外)的长短与纵跳高度相关不密切.4)儿童少年纵跳时下肢关节角呈现逐渐增大的年龄特征;儿童少年纵跳时适当深蹲起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在中国游泳界普遍认为竞技游泳属于青少年而不是成年人的运动项目。基于这种认识,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一些决策性偏差,表现在全国少年儿童游泳比赛分龄组中偏重于儿童,致使各级选材年龄相继提前,趋于小龄化。10~12岁儿童男子在一般情况下尚未进入青春发育期,竞赛却设3个组,处在青春期中的13~17岁少年只设2个组。这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发育规律不相协调。11岁和12岁的两个儿童组其运动成绩已接近少年两个组的水平。这种年龄差别大,成绩差距小的现象导致省市专业队选材基本以11岁~12岁的儿童为主,而15~17岁少年选材机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从出生到成人,其运动能力及动作技能的发展和提高,依赖于人的生长发育及对人体机能规律的认识与运用。在人体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中,运动能力及动作技能具有不同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教学训练工作是有积极意义的。一、小学阶段小学阶段人体发育处于学龄儿童期(6,7~11,12岁),感受器已充分发育,应充分发展视力、听力、前庭器官感受器、肌肉和关节本体感受器的机能,鼓励儿童学习广泛的基本运动技能,范围越广泛越好。基本技能应包括走、跑、跳、投、爬、悬垂、摆荡、旋转、平衡等。此阶段不应发展狭窄的专门技能,而是为以后发展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