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唐宋时期是芭蕉意象形成的关键与固化时期,出现了"雨打芭蕉""展蕉""败蕉"等特殊意象,其中"雨打芭蕉"多用于抒发流寓之人或女性的思念之情,成为客居他乡者常常借此怀念中原繁华的载体,这也是数百年来文学写作中最主要的芭蕉意象。芭蕉意象体现了古代人们基于植物的世界观,也明显地呈现为阴性和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
《西厢记》中有许多重要的场景,如"长亭别宴"、"简""、花"等,通过这些场景来论述其意象,以期对意象的基本原理做一定的阐释,并通过对场景意象的分析来说明意象的关键部分在情感阐发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即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所罗门之歌》中"飞翔"意象一直备受评论界和读者的关注。然而除了"飞翔"意象之外,作者托尼·莫里森构建了磅礴的意象体系,尤为"花""树"为甚,这些意象揭示了女性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和艰辛命运,透视出很强的女性化话语。  相似文献   

4.
浅析恐怖小说中的意象及其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恐怖小说中,作家经常会反复地使用某些特殊的意象,用以推进情节、增强刺激、营造气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恐怖小说摆脱了通篇"群魔乱舞"的俗套,开始发掘日常事物背后的禁忌、隐喻、并灌注恐怖感,从而生成了新的意象。本文将通过恐怖小说中最典型的"超自然意象"和"动物意象",对其意象系统作一个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贾平凹先生的长篇小说《极花》是一部饱含批判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品,通过象征主义手法的使用,将"高跟鞋""极花""剪花花"等多种意象集中于小说女主人公胡蝶一身,表达了贾平凹先生对于乡村女性命运的关注以及中国贫苦农村发展现状的担忧。  相似文献   

6.
苏轼作品高频出现"水"意象.包括"水"及其水的各种变态如"雨""霎""雪""波""江""河""湖""海""溪""泉""流"等在内,"水"意象在苏轼作品中出现竟达29000多次.苏轼对水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同时,他对水也有独特的理解.在他的"水"世界里,透着他的思辨光芒.  相似文献   

7.
埃德加·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在颓废、怪诞和阴郁中透出幻觉般深邃的美,引起了世人瞩目。这种恐怖效果的实现,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大量恐怖意象的使用。这些意象与爱伦·坡自身的经历、个性气质以及当时的文坛主流有关,但郝经过了爱伦·坡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众多恐怖意象中,场景意象群、关女意象群、动物意象群占据了主要位置,对这三者的研究可以今读者深刻了解其恐怖小说的内涵和魅力。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柳意象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20多年来,研究者们关于柳意象的研究集中体现在柳意象频繁出现的原因,柳意象的情感内涵,个体诗人和不同时期诗词中柳意象的探讨。对柳意象这一专题研究作一简要的回顾和梳理有助于下一步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相似文献   

9.
[引言]眼下,一种被称为"恐怖文化"的现象正悄悄地在一些校园流行。一些学生爱看封面上充满"尸""鬼"的恐怖书籍,有的学生还看恐怖电影,打恐怖游戏,听恐怖故事。这种"恐怖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另类时尚",非常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成长,值得全社会警惕。  相似文献   

10.
人教2004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在安排了第一、第二单元的中国古典诗词的集中学习后,于单元后综合性学习板块要求学生以"解意象、品诗歌"为主题,从"认识意象""意象归类""评论意象"等几项活动中任选一项或几项,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评论意象是从微观入手进行诗歌评论,可以说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评价能力的切实有效的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