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新闻宣传工作要努力破解“四难”,即正面报道难、典型报道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破解新闻宣传“四难”,贵在创新,重在实践。为此,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动员,大力改进文风作风,努力钻研业务,实践新闻创新,集中从“短、深、贴、实”四个方面入手求得突破。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改革政策对中国报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报业也不断调整并创新体制内容与制度建设,始终担当“改革先锋”.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的深化为中国报业改革提供了宽松环境,中国报业积极拓展子报业务,改进印刷技术,成为“朝阳产业”.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业逐渐通过业务合并与制度创新,形成了多家大型报业集团.进入21世纪后,中国报业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开启了报网融合之路,探索在传播渠道、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网络化发展路径,尝试度过“报业寒冬期”,实现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邓晓艳  刘爱萍 《今传媒》2006,(11):14-16
中国报业改革“必须先开渠后放水,如果先放水就会泛滥了。”创新激情在燃烧,报业改革正当时。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首次公布的《全国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围绕“科学发展”和“全面创新”深化我国报业改革,要求用创新的思路,切实推动报业在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王文坚 《传媒》2015,(2):17-19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报业乃至整个传统媒体面临着渠道分流的巨大压力,“机遇与挑战,转型与创新”成为近年来报业发展的关键词,思考这些问题、谋求解决之道,已经成为媒体人面临的“新常态”.笔者认为,传统报业转型与创新的核心是“融合发展”,传统报业只有通过融合新媒体,才有可能寻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和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2008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上,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一举获得4项创新大奖,即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获得“2007年度中国十大创新传媒集团”、中国宁波网获得“中国十大创新新闻网站”、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张秉礼获得“中国十大创新传媒思想人物”、集团副总编辑、中国宁波网总编辑田勇获得“中国十大创新传媒新锐人物”。评委会是这样高度评价他们的:“2007年,宁渡日报报业集团在数字报业的创新与发展、从报业集团向文化传播集团的战略性转型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将深刻影响中国传媒业。”同时,近日在北京召开“2007年度中国十大传媒创新领军人物系列及创新媒体案例”的表彰大会上,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又双双获得大奖,即张秉礼获得“中国十大报业创新领军人物”、集团获得“中国十大创新报业案例”称号。的确,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近年来在时代发展中努力找准自己的战略地位,探索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在发展报业事业、文化产业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尝试,使集团的实力显著增长,两个效益明显提高。2007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广告实到款收入4亿元,利润9320万元。在2008年春节之际,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张秉礼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在与其采访交流中,张秉礼先生道出了这些年来宁波日报报业集曝创新发展奥秘?  相似文献   

6.
吴锋 《新闻前哨》2009,(10):62-64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重庆报业市场就一直硝烟弥漫:先是1995年《华西都市报》携内容优势“强行登陆”,以“敲门发行学”撬动重庆报业发行市场.引发第一轮报业大战。后是2004年《华商报》携巨资入渝创办《重庆时报》,以全新的办报风格和营销手段搅动重庆报业发行市场,引发了新一轮市场博弈。面对一轮又一轮的市场搏击,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为代表的本土报纸不仅经受住了外来媒体的冲击,而且在竞争中实现了创新与超越。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省报业市场一直领全国报业改革风气之先,不断进行内容创新、定位创新以及战略创新,为全国其他地区报业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西方的报纸“消失论”刚刚落寂,金融风暴中欧美报纸倒闭声又起。浅浅的太平洋难挡这些信息与声浪对我国报业的冲击与影响。然而,环球并非同凉热,我国报业当运用科学发展观,正确分析和认识国内外报业形势,科学决策,沉着应对,挡住大洋那边的报业“寒冬”.营造我们自己的报业春天。  相似文献   

9.
西方的报纸“消失论”刚刚落寂,金融风暴中欧美报纸倒闭声又起。浅浅的太平洋难挡这些信息与声浪对我国报业的冲击与影响。然而,环球并非同凉热,我国报业当运用科学发展观正确分析和认识国内外报业形势,科学决策,沉着应对,挡住大洋那边的报业冬天的“寒流”,营造我们自己的报业春天。  相似文献   

10.
丹洛的工作经历,恐怕是云南省所有党报“老总”中最简单不过的,一句话:他于1985年从云南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毕业后就一直在西双版纳报社工作。近二十年来,他矢志不移,投身报业,从一个“山娃”成长为党报总编辑,经历了傣乡党报发展的风雨坎坷,也沐浴了不尽的阳光雨露。他始终站在报业改革和发展的前沿,以创新的视角出谋划策,付诸实践,推动了报业发展和进步,成了自治州声名远扬的“本土记者”。  相似文献   

11.
支英珉 《青年记者》2009,(22):18-19
转企改制,对报业经营者来说无疑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多年来,国内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报业经营水平的提升和经营规模的扩展,但同样伴随着报业的壮大和发展,报业经营者的感受也越来越深刻:在面对做大做强报业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时,不得不面临越来越多报业经营创新拓展的“瓶颈”。如何突破“瓶颈”制约?转企改制恰恰给众多报业经营者提供了创新实践的空间和机遇。  相似文献   

12.
报业运作创新模式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作为一种传统平面媒介,一直走在多形态传媒市场竞争的前列。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报业率先从传媒市场兴起,成长为一支市场性较好的传媒产业。在报业市场竞争的前沿城市——成都,某都市报于1995年创刊,其所策划的一个个开创性的报业运行模式,如“敲门发行”、“特别报道”、“街坊”等等,迅速使该报成为中国报业市场异军突起的“黑马”,打破了原晚报一报独大的市场格局。该报的成功运作,诱使后来者对其直接摹仿和追踪跟进。与此同时,该报运作创新模式迅速在全国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3.
提地方晚报如何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做好主题报道,一直是困扰报人的一个难点。跟得太紧,容易太直、太白、太生硬,缺乏可读性,影响引导力;离得太远,又容易离当地主流有距离,不易产生吸引力。开封日报报业集团《汴梁晚报》“万里寻踪客家路”大型系列报道,为破解这一难题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童杰  章东轶 《传媒》2007,(8):24-26
“多元化”一直是困扰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关报业多元化是“陷阱”还是“馅饼”的争论甚嚣尘上,多元化也成为报业集团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分水岭。支持者认为,单纯以广告为支撑的传统报业经营模式,收入来源结构单一,受宏观经济发展与政策因素影响深重,抗风险能力较差,多元化可以分解报业经营风险与压力;反对者则认为,报业多元化经营分散了报业拥有的核心专业资源,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报业经历创新拼搏,实现稳健发展。但当前报纸行业受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受众危机”愈加显现;同时报业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报业的赢利模式创新和经营方式转换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要求报业组织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以更好地体现党和人民喉舌的功能和作用.报业组织中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其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企业文化建设是报业组织创新能力提高的必要前提、企业文化建设能为报业组织创新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以及“创新”是优质报企文化的基本内核等三个方面深入剖析报业企业文化建设与报业组织创新能力提高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7.
围绕新闻生产而进行的组织沟通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是近年来有关媒体机制改革与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在诸多报纸组建报业集团之后,集团层面的组织沟通问题更为突出。比如,集团组建过程中的“简单化合并”、“集权”与“分权”问题,等等,往往成为许多报社或报业集团的困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被称为“东南亚报业巨无霸”的新加坡报业控股有限公司(SPH)在这一方面所进行的探索,或许能够对我国报业组织沟通机制的创新与效能的提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不断求变 自我更新 《当代生活报》已走过15个年头.而15年来,它一直生活在本集团第一张子报《南国早报》的阴影之下.虽然在广西首府南宁的报业市场上,《当代生活报》排名第二,但由于和《南国早报》的距离相去甚远,所以,生存危机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当代生活报》的每一个人.正是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在有限的空间里“求变”和“创新”一直是这份报纸不变的诉求.  相似文献   

19.
报业经营无疑是我国报业市场化以来最热门研究领域之一。然而,反观10余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可发现,报业经营领域强调最多的核心关键词和主旋律一直是“市场竞争”,众多成果中探讨“市场培育”的文章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初以来。在经历了报业发展的“拐点”时节后,广州报业集体发力。再次掀起新一轮的创新竞争。在内容上“加厚”。在形式上不断“变脸”包装,在策略上重视营销手法的创新,大部分报纸都不失时机酝酿注意力资源的新颖攻略,从而使得相对成熟沉稳的广州报业市场不时波浪迭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