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夏娃和玛利亚作为《圣经》中典型的宗教女性形象,其背后负载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从二者形象的转变上看,由夏娃到玛利亚经历了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欠缺的女性角色到丰富的女性角色的转变,从宗教对女性的否定态度到宗教对母性的肯定态度的转变。这三种转变一方面体现出宗教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体现着人类共同意识的一步步形成。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期的秦国宗教文化表现出原始低级的发展特征,经三百余年的不懈探索,至战国前期基本确立了以五帝祭祀为主体框架的国家宗教神学系统。秦始皇成就一统霸业,国家宗教神学系统的传承深受其个人的神学偏好的影响,直接导致秦汉之际宗教与神学系统的紊乱繁芜。汉初承秦之敝,国家宗教与神学系统的发展建设同样具有任性随意的倾向,表现为汉初公共信仰的整体缺失与迷茫。这一情况直至汉武帝时期始得到根本性解决,董仲舒运用公羊学理论阐释天地运行之理,成为这一时期重建神学系统的先声。此后,汉武帝借助儒学理论完成了国家宗教与神学系统从多神并行向一元至上神的过渡与嬗变,并最终实现了神权统一。汉代国家宗教祭祀与神学体系的建构几与儒学独尊同步完成,成为西汉中期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标志着汉文化对汉承秦制这一历史窠臼的突破与超越。  相似文献   

3.
先秦女霸主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乱,最后还是由秦国统一了天下。但是秦国为什么能够从战国七雄势均力敌的局面一跃而成为一统天下的秦帝国,这中间最关键的人是谁?有人说,是变法的商鞅;也有人说,是秦始皇。但是,商鞅变法之后,也只能把秦国带上战国七雄的位置,而秦始皇  相似文献   

4.
燕齐方术“仙人”形象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至魏晋,社会上流行的“仙人”形象都是有羽毛有翅膀的人的形象。这种观念来自先秦阴阳家的学说,是燕齐地区的区域宗教文化特征,其起源与东夷人的鸟图崇拜有关。由于秦始皇、汉武帝迷信神仙方术,大力提倡,使这一区域宗教文化特征推广成为秦汉时期的主流宗教文化特征。随着修仙理论为早期道教所吸收、改造,至东晋以后 ,这种“仙人”观就不复存在了。  相似文献   

5.
吕不韦新论     
吕不韦以商人的投机心理涉入秦国政治,帮助子楚取得了秦国王位,并辅助秦国两代国王治理国家,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吕不韦为秦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却遭杀身之祸,并被历代史家所贬低。尽管他在个人生活上存在污点,但他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6.
秦始皇姓名:赢政性别:男民族:汉生卒年: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户口所在地:战国时的秦国出生地:战国时的赵国职业:皇帝职称:政治家、军事家在上古时期的周朝,统治者把全国分成许多小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小国不听中央的命令,相互之间不断打仗争夺,全国陷入了分裂和动乱的状态。在当时的小国中,最强大的国家是秦国,秦国国王赢政经  相似文献   

7.
秦始皇在获得至高无上权力的过程中,也开始了对权力的过度崇拜和迷信。在他看来,权力可以取代道义、蔑视历史、代替法律、超越规律。秦始皇权力万能思想的形成有多种原因,法家路线在秦国的实施、个人的成长经历、战争的环境与统一的成功,都强化了秦始皇权力万能的观念和意识。被秦始皇认定为万能的权力,给秦王朝带来的却是短命而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佛教和道教一直以来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红楼梦》就体现出了佛教的“空无”观念和道教的“崇阴”思想,佛与道建构了《红楼梦》的整个宗教文化。我们通过对《红楼梦》具体情节中所蕴涵的宗教文化的简要分析,揭示出佛、道的对立与统一使小说所表现的宗教思想文化远远超越了其各自所能表达的范畴,也体现了作者最终的宗教导向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秦始皇在位37年,为了完善统一大业,执行法家学术思想,而锐意改革.但是,由于各诸侯国文字异形,语言有碍,故统一文字是第一要务,是重中之重.因此,秦始皇五次出巡,七次立石,最终以小篆为标准文字,第一次实现了文字统一.秦文字的统一促进与发展了秦国的伟大统一,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五四"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愈来愈多,大批的中国文人对西方文化以及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西方文化精神内涵的基督教文化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和研究,在创作上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进入新时期以后,这种影响愈加明显,许多作品中都体现出了强烈的基督教情愫.在王安忆的作品中,就体现出了这样一种宗教情愫.本文试图以王安忆的两部作品--中篇小说<小鲍庄>和长篇小说<长恨歌>为例,分析隐含在小说中的源于基督教的"原罪"和"救赎"这样两个主题.  相似文献   

11.
阿拉伯文化作为中世纪时期欧洲的古代传统文明被人们永久记载在历史长河之中。阿拉伯文化中的自然科学、艺术学深受宗教的影响,同时在宗教思想、自然科学、文化艺术、哲学思想等若干方面均体现出了阿拉伯文化中深深的世俗性特质。  相似文献   

12.
李幼卿任滁州刺史,助建琅琊寺,这与中国宗教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琅琊寺内,同时祀奉着释迦牟尼佛祖和玉皇大帝,这是佛、道宗教文化在滁州的汇集,体现出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的特征。琅琊寺依山抱水,风景秀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23):15-16
芈月,2015年度古装巨制《芈月传》的女主角,原型为秦宣太后,由孙俪饰演。楚国公主,早年为楚威王最宠爱的小公主,楚威王死后,受制于楚威后,跟随姐姐芈姝作为陪嫁嫁入秦国,秦王驾崩后被贬至燕国,相遇义渠王翟骊并成为其王妃,最终重回秦国辅佐儿子嬴稷登基,以太后之尊临朝。这个人物实际上对于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做了前期一个打基础的工作,又是中国的第一个女政治家。作为秦始皇的高祖母,芈月从楚国庶出公主到称霸六国的大秦铁血太后,执掌秦国41年,坚持商鞅变法,主张国家统一,让秦国走出内乱。本文就其电视剧中的一些形象进行总体客观的分析,希望对这个角色有更多认识。  相似文献   

14.
宗教文化符号与传统声乐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与艺术在把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比其他意识形态更多的一致性,历史上曾占有统治性地位的宗教意识形态,必然影响人类文化艺术理念乃至声乐艺术思维。阴阳太极图体现出的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正是中国声乐艺术形式多元化发展的传统文化及民族意识基础;而基督教十字架折射出西方传统思想文化的开放性与单一性,进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西方的传统文化理念与声乐艺术形态。可见,宗教文化左右着社会礼教观念和民族心理意识,宗教音乐影响了中外歌唱艺术的形态与声乐理论的内涵。中西方不同宗教理念的典型文化符号,对中西文化艺术思维和声乐艺术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篆书的演变     
金文发展到战国时代形成三大流派:西面秦国浑厚开张,东南面楚国婀娜流美,东北面齐国劲挺遒美。其中,秦国书风较多地保留了西周的传统,齐和楚则具有较重的地域性的民族文化特色,都偏向秀美的一面。那么,总的来说,战国时代的书风就成了东面六国与西面秦国相互对峙的格局。于是,汉代以后的专家学者便把战国文字中秦系书风的文字称为籀书,把六  相似文献   

16.
中日两国都属于多神教信仰的国家,无论是中国的佛、道、儒三教,还是日本的佛、神、儒三教,都在社会中和谐地发展着。宗教的发展会对民族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宗教思想也会在民族语言中有所体现。谚语中往往蕴含丰富的文化含义,通过对中日谚语的分析,可以从中窥探出两国宗教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郡县制是由春秋战国时的秦国创始,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完成的。这一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秦都咸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心灵史》为标志,张承志的小说创作从文化寻根进入到血缘寻根阶段。《心灵史》的杰出之处在于它对20世纪中国小说宗教母题叙事的发展,一方面,它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从文化比较中体现宗教价值取向的理念,使伊斯兰宗教文化第一次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获得诗性的阐释与定位,另一方面,作者在叙述中的激情投入不仅体现了现代文学宗教母题叙事模式的扩张,而且体现了当代知识者对宗教价值取向自由言说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汕尾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现存汕尾文物古迹主要包括古人类文化遗址、古道遗址、宗教文化遗址、海防遗址、石刻冢墓遗址和红色文化遗址,体现出当地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连贯东西的交通环境、镇海卫疆的军政地位、多教共融的宗教文化、表忠彰义与红色革命的优良传统。考略汕尾文物古迹既是保护这些文物古迹之需,也是促进汕尾旅游事业发展之需。  相似文献   

20.
秦始皇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盛。秦始皇(羸政)亲政后,从公元前230年至221年,用了十年时间,消灭了韩、赵、魏、齐、楚、燕六国,统一了中国。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