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历代都有不少学者认为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待访”对象是清朝统治者,并据此认为其有失士人气节。其实,黄宗羲于明清鼎革之际,潜心著就《明夷待访录》一书,其目的是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阐明封建帝王制度的弊端,设计出理想的政治制度。黄宗羲在书中自道“如箕子之见访”,其真实意图是要寻找与他志同道合、追求“天下为公”理想的仁人志士。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第4课主要讲述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大部分历史老师在讲课时都会强调要掌握《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代表作,却很少有老师对“明夷待访录”的含义作解释,可能很多老师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3.
《明夷待访录》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清代朴学“先导大师”之一的黄宗羲(1609—1695年)的重要著作,它集中地反映了黄宗羲以批判极端君主专制为核心的光辉的政治思想。顾炎武在读了此书以后,大加赞赏,以为照此实行,则“百王之敝可以复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还也”。梁启超也说:“我们当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  相似文献   

4.
一、题解:《原君》选自《明夷待访录》。该书写成于一六六三年,是一部反对帝制的著作,其中充满了近代民主主义思想。《原君》是黄宗羲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一篇著作。原,推究事物的根本和开端;原君,推究为君的道理。这篇文章根据古代传说和历史记载,托古砭今,推论了君主制度的起源和君主的职分,发挥了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对我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  相似文献   

5.
“明夷”解     
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一生著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等文集。其文集命名中,“南雷”(为其号)、“宋元”(为朝代名)、“明儒”(指明代儒林)皆意义浅近,一目了然,唯独《明夷待访录》之“明夷”,命名奇特,颇有深意。查各类中等教育的语文教材,大都选有《明夷待访录》之《原君》一文,且其教材注释及相关教参均不深解“明夷”两字。故今特为阐释,以期有助于理解黄宗羲的思想,有助于教学。明夷,乃《易经》之第三十六卦,其卦画为“”,与晋卦“”互为复卦,皆为坤离组合。八卦中“坤”象征地,“离”象征火。  相似文献   

6.
杨勇 《文教资料》2011,(27):105-107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代表作品之一。《原君》和《原臣》两篇为本书之基础前提,《学校》篇亦是在此基础上立论、施论。本文以其中之《学校》篇为中心,对其中思想进行反思。黄宗羲关于学校教育和参政议政的理论体系的很多内容值得借鉴,诸如全民教育.学校引领社会舆论等;但仍有许多不足,失之空想,难以在当时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7.
黄宗羲曾自谓一生“三变”,而我们却可说他一生“二转”,前半生侧重于政治活动,后半生转而倾注于学术活动。这里试就和他后半生厕身于儒林,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密切有关的教育思想,主要是他的论学校,作些初步的探讨,以求正于学术界和教育界的行家。一黄宗羲论列学校和师道的精辟见解、新颖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明夷待访录》的《学校》篇中,也散见于其他单篇文章里。  相似文献   

8.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是明清之际反对封建专制政治思潮的主要代表.怎样评价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不少人认为,黄宗羲已或多或少地具有了“民主主义”或“近代民主主义”思想;有的甚至将《明夷待访录》与卢梭的《民约论》相类比.这是值得商榷的.毫无疑问,黄宗羲的政治思想是当时封建正统思想的异端,后来又成为晚清资产阶级改良派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但是,  相似文献   

9.
《原君》一文,选自《明夷待访录》。作者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学者称为梨洲先生;又固曾筑续钞堂于南雷,人又称他南雷先生。浙江余姚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他的父亲黄遵素是明末“东林党”的重要人物,因参与反对阉党魏忠贤的斗争,被害而死。黄宗羲也曾继续与阉党进行斗争。清兵南下,他曾在浙东一带组织义兵抗清。失败后,隐居著书讲学。清政府一再诱逼他出来做官,他都坚决予以拒绝。他的重要著作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等。  相似文献   

10.
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7题是一道学科内综合题,该题以“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导语,  相似文献   

11.
《新作文》2007,(2)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中指出:从唐朝“租庸调制”、“两税法”、明朝“一条鞭法”到清朝的“摊丁入亩”,历史上每一次“并税”改革,无不是以农民的“减负”始,而催生出另一次“杂派”高潮,导  相似文献   

12.
《明夷待访录》是明末清初的政治家、思想家黄宗羲晚年所写的一部政治论文集。“明夷”是《易经》上的卦名,郑玄注:“夷,伤也,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明则夷矣,故谓之‘明夷’”。因此后来就以“明夷”比喻君主暗于上,贤人退避的乱世。又,《易·明夷爻》:“箕子之明夷”。意思是说箕子有明德而逢纣之恶,乃以明为暗。宗羲身当易代之际,怀才而不遇,所以用箕子自比,著此书,表面上是总结历史上的经验,吸取晚明覆灭的  相似文献   

13.
经过多年筹划,“浙东文化研究中心”日前在宁波师范学院正式宣告成立。“中心”与有关的黄宗羲研究室,古籍整理研究室,蒋介石研究室、语言文学研究室和近代史研究室将进一步充实完善科研规划,以新的姿态积极展开学术研究活动。各研究室除在全国各报刊发表的数十篇单篇论文之外,已出版发行的专箸有《黄宗羲诗文选》(校注本)、《中华文化要籍导读丛书·明夷待访录》《浙东学术概论》《浙东文化名人研  相似文献   

14.
黄宗羲(1610—1695年)是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伟大地位的杰出人物.这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其博大精深的学养和多方面极为卓越的学术成就等,但首先在于,他作为中国早期启蒙学派之最主要代表,顺应着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大势,提出了一些超迈前人、影响和启迪后者的民主思想.黄宗羲的民主思想,最集中地体现在其不朽著作《明夷待访录》之中.在这部名著中,他直以“起周敬王甲子以至于今”的中国封建社会“皆在一乱之运”,并指斥在这社会中拥有至高无上权威的专制君主是“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  相似文献   

15.
拙著《论〈明夷待访录〉的近代民民主主义思想》(见本学报85年第2期)已经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四个方面,对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的近代民主主义思想进行了一些探索、但还觉得言有未尽,不足以表现宗羲大著的宏博内容和深刻思想,因此,有必要再进一步地挖掘整理,批判继承。下而从置相、取士两个方而再一次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学校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晚年自称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政治论著,里面提出了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改革要求,对君主专制提出了猛烈的抨击,其中《学校》一篇,集中阐述了他对学校的主张。这种力主学校议政、由学校决定是非的要求以及教学民主的思想,在当时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这里刊载的是《学校》的摘要,注和释读参考了中国教师阅读网的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7.
《明夷待访录》是一部具有近代民主思想,并以批判君主专制为理论基础的政论集.诞生于商品经济发展与思想变革的交错时期.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将人性中自私的本质扩大,恰逢明代社会正处于思想变革的时期,无论是对君主“家天下”制度的不满,还是对朱熹理学的质疑,都在这一时期萌生民主改革的幼芽.本文就其所述为帝者的职责,与《明夷待访录》所著的时代背景和明朝帝王统治相结合,从而论述其帝王专制腐朽的三个思想原因.  相似文献   

18.
《原君》是十七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历史学家黄宗羲的政论集《明夷待访录》的开宗明义篇。全书包括《原君》、《原臣》、《原法》等阐发民主、平等思想的篇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君主专制及其理论基础的论著,它鲜明地体现了近代民主思想。作者幻想以“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原臣》),为臣“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也,非为君也“(《原臣》),及建立“为天下之万民”的“天下之法”(《原法》)等政见,得到  相似文献   

19.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他一生著述颇多,其中,《明夷待访录》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是其法律思想的结晶,具有鲜明的启蒙性质和民主色彩,本文试图对其宪政思想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能够对其法律思想能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原君》是我国清初著名哲学家、政治思想家黄宗羲所著《明夷待访录》里的第一篇论文。它以进步的民主思想,大胆地揭露了君主专制的罪恶,谴责了封建帝王的残暴、荒淫和自私,充分表现了黄宗羲这个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初期的时代先驱者的战斗姿态。文章分析透彻、批判集中,采取了托古论今、古今对举的表现手法,鲜明而又深刻。现在,本文仅就《原君》的写作技巧,略作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