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建国以来有关文学本质论的研究,大致可以以80年代初为界,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认识文学本质论一家独尊为标志,后期则以对认识文学本质论的反思为标志,形成了文学本质论多家争鸣的局面,先后有主体论文学本质论、象征论文学本质论、生产论文学本质论、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本质论。展望21世纪,文学本质论的研究应当摆脱狭隘的简单否定、简单建构的做法,加强古今文学本质论、中外文学本质论、本质论与现象论研究的对话,以使文学本质论的研究更为切近文学实际。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要求,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着重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理论模型设计,从而使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本质论达到辩证统一,以便更好地指导竞技体育运动实践,使我国竞技体育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以唯物辩证法为视角,从社会主义本质论形成过程的辩证法、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方法上的辩证法、社会主义本质论内容概括上的辩证法等三个方面,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进行了辩证的思考,揭示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文章认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辩证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是邓小平在十几年间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理论升华,是我们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认识飞跃的结晶。  相似文献   

4.
以唯物辩证法为视角,从社会主义本质论形成过程的辩证法、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方法上的辩证法、社会主义本质论内容概括上的辩证法等三个方面,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进行了辩证的思考,揭示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章认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辩证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是邓小平在十几年间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理论升华,是我们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认识飞跃的结晶。  相似文献   

5.
余海燕  朱向阳 《教师》2019,(14):97-99
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对幼儿园体育活动形式的一种补充,它促进幼儿愉快、充实、健康、自主成长,体现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湖南省军区幼儿园以“深入打造园所文化”“浓烈彰显园所特色”“巧妙利用社区资源”为出发点,尝试了以军事为主题、以军事游戏为载体的体育游戏大开放活动,摸索总结出了以园所现有环境条件为依托,将单纯的幼儿园体育大开放活动特色化、角色化、游戏化的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主题化的体育活动是指:以幼儿园课程中的主题(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为背景,以幼儿的整体发展为目标,以体育集体活动和体育游戏为活动开展形式,依据主题目标,有目的地开展的与主题相关联的体育锻炼活动。在研究和实践中我园注重经验的积累,总结了主题化体育活动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大学生为主要活动对象、以高校校园为活动空间、以各种校园体育活动为基本活动方式、以课外体育活动为基本内容的精神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高校体育工作开展的现状调查,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并进行策略分析,最后提出建议。希望能为安徽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至关重要,如何开展大学生课外体育教学活动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支持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为切入点,在概述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构建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支持体系的策略,旨在说明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9.
马丁 《时代教育》2012,(20):65-66
"阳光体育"运行机制以社会体育为依托、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体、以家庭健身为辅助手段。在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法等方法的基础上,对郑州市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进行研究。调查发现当前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阳光体育活动模式,为阳光体育活动的更好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河南郑州市在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确立了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为基本点的原则,坚持将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与体育课、学校大课间活动、学校校本课程、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社团组织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活动相结合,破解了中小学体育工作重成绩轻体质、重形式轻内容等难题。  相似文献   

11.
黄建 《宜宾学院学报》2005,5(6):118-120
终身体育这一新的体育思想,已成共识。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对终身体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和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应怎样改革才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之与社会体育、终身体育相接轨。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思潮,是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素质教育中终身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主线,我们必须树立新观念,创立课程新体系,以实现学校体育从应试教育的旧体育向素质教育的终身体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Viewed in the light of benchmarks for professional quality, the generally weak commitment to teaching clearly becomes the main problem with current physical education. The ideological legacy of the profession—the two conventional idea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s training of the physical”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s education through the physical”—is a main cause of confusion as well as the source for the growing lack of public support for physical education as an integral school subject.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theory of the self-reproducing fail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as an hypothesis to explain this continuing plummet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ospects for change are dependent on (a) creating conceptual clarity and cohesiveness amo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ors, (b) recruiting carefully, (c) maintaining “learning to reflect” as the leitmotiv of th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and (d) developing an agreement of concepts among student teaching supervisors.  相似文献   

14.
终身体育被视为新世纪的体育思想,它所倡导的"要培养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的思想为我们展示了新的教育理念。本文从终身体育锻炼的概念出发,讨论了终身体育观念对人体的重要影响,提出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思想的具体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行的教学体制在许多方面 ,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 .根据高校体育现状 ,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终身体育理念下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智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5):170-170,174
作为现代学校体育教育追求的长远目标,终身体育深刻地影响了学校体育的改革。在终身体育教育中,学校体育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这一环节却依然遭受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导思想的旧的体育教育模式思想的束缚。  相似文献   

18.
基于职业性与师范性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要凸显职业性与师范性的双重特征。这就需要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准确定位体育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积极倡导"学园结合"的体育课程模式,继续优化体育课程内容,构建以职业性与师范性为导向的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体育道德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1世纪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将使体育发展具有科技含量增大、商业化倾向加重、体育人口增加等五个特点。针对这些新特点,体育道德将面临商业化与体育的“善”的背离,国际化与爱国主义的矛盾、高科技所带来的道德问题,兴奋剂愈演愈烈等六大问题。加强伦理道德教育、体育法律建设和体育机构改革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鹏 《辽宁高职学报》2004,6(2):157-158
从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青少年的责任感和教育目标出发,探讨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优势、目标和内容.应该把体育教学作为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做到心育与体育并重、健身与健心共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