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伏姜 《文教资料》2014,(27):138-139
由于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关于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的研究成为高校内部的研究热点。大学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主体,将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的满意度纳入研究型高校内部教育质量的保障和监控依据实为应有之举,且将其融入高校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中,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的阐述,并结合世界研究型大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经验,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过程进行了反思,核心观点认为大学品质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也是研究型大学的内在规定性,这些品质包括追求卓越、精英教育、和而不同、自由开放.  相似文献   

3.
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调查(Student Experienc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SERU)项目是评价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受教育质量的新方式.调查项目运用了增值评价法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是一种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实然评价.调查结果通过数据库形式保存下来并广泛运用到项目成员学校的科学研究、学校管理、政策制定等活动中.这种教育质量评价方式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教育管理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国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估的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围绕研究型大学的界定和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估等问题,对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分类标准及佛罗里达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开展的"美国最佳研究型大学"评估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提出了其中可供我国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估借鉴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时间与学业任务的调查发现:课堂授课时间过多,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时间较少,尤其低年级本科生的课外学习时间显著少于美国I类研究型大学的同级学生;学业负担的"大小年"情况突出;指定书籍和材料的阅读量均少于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生,课程的课外学习要求与指导不足;长篇论文、报告的写作量大于美国研究型高校学生,短篇论文写作量则远小于美国学生;大学课程重结果性评估、轻形成性评价,缺乏学习过程质量保障机制。我国研究型大学应为本科生创设挑战性与支持性并存的学习体验,以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支撑合理增负,同时为学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国家开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抓住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就抓住了研究型大学推进内涵建设的根本。基于波士顿矩阵对大学学科整体实力进行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有利于对研究型大学学科进行"择需布局"和"实力分层",运用整体观对学科进行全面审视,并选择"加快发展、评估考察、优化调整"三种学科发展战略,协同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的力量,推动研究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社会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新特点,借鉴国内外知名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育方面的经验,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探索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课外学习和发展模式.文中提出通过建立以探索为本的新生年、推广研究型课外学习模式和开展以体验为主的学生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要建立符合研究型大学特点的评估制度,大幅度精简对研究型大学的其他各类检查、评估活动。《意见》强调,研究型大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地,是自主创新的国家队,是培育和发展先进的创新文化的发源地。因此,研究型大学需要建立符合研究型大学特点的评估制度,组织专家对研究型大学进行绩  相似文献   

9.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评估指标、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和2006年,美国教育委员会(ACE)先后两次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现状进行了全国范围的问卷评估。评估内容涉及明确承诺、专业提供、组织架构、外部资金、大学对师资的投入、国际学生和学生项目等六个维度。评估报告总结了高度活跃的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策略选择,为活跃度低的研究型大学的工作改善提供了建议与借鉴。其评估指标具有以下特点:遵循分类指导的原则;内容指向学校的组织策略;体现了品质与绩效兼容并蓄的价值取向及对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改善功能。对我国大学国际化评估指标的构建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应定位于:为高端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基于高端人才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研究型大学在对学生实施"成才"教育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对学生进行"成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2011年,SERU调查被正式引入国内,目前国内有3所高校参与了该项调查。SERU调查专门针对研究型大学,主要目的是通过了解本科生的基本信息和学习经历,为学校制定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依据。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日益关注的问题,通过对SERU调查研究的解析,可以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质量评估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学生创业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创业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意义重大。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创业缺乏资金、创业知识与经验不足、政府支持力度不够、高校创业教育较弱,分析大学生创业流程及影响因素框架,研究认为,大学生、高校、政府和社会等方面共同有效促进大学生创业发展的策略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确引导大学生亚文化积极推进大学生的研究型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学习化社会的发展和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大学生中开展研究型学习已经势在必行。本文首先论证了大学生研究型学习的本质,然后阐述了大学生亚文化将成为推进研究型学习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正确引导大学生亚文化的三点措施,即强化大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营造出学校平等、求实的学习氛围;实现大学生亚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与创造性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音乐美育的以情怡心、以情导善功能,强调音乐的审美体验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为今后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将合作教育作为其办学品牌和最具标志性的特征.经过63年的发展实践,滑铁卢大学的合作教育已经形成自己特有的运行机制,包括职前开展职业发展培训课程,职中学校雇主双重监督指导,职后学生和雇主分别提交工作报告和学生表现评估表,最后学生将反馈经验交给合作学生经验项目组,这些环节环环相扣,共同促进合作教育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增值评价研究的思维方式呈现借鉴与批判并进的样态,即借鉴国外经验且抱有批判意识,同时开展本土化研究。其聚焦内容为增值评价工具与模型;其立论依据一方面来源于社会现实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度诉求,另一方面来源于成果丰硕的大学生发展理论;其新兴趋势导向实证调查和融合发展。国内高校学生增值评价研究需深入探讨理论根基的内在作用机制,构建多要素融合的增值评价模式,结合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加强面对大学生群体的实证调查。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学习危机",大量的教育投入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教育质量提升,学业指导作为大学教育质量的保证理应受到重视。斯坦福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典型,在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和制度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的学业指导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其学业指导体系立足大学新生,以学生手册为平台,以课程指导为核心,以个性化、多元化为特征,贯穿本科教育。研究斯坦福大学学业指导模式为其本科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可从不同角度为我国高校学业指导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念启迪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校公共选修课调查问卷和中国大学生综合素质调查问卷对26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以探讨高校公共选修课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p<0.05);(2)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相对比较均衡,不存在专业差异;(3)高校公共选修课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显著的相关(r=0.382,p<0.01),且高校公共选修课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In the neo-liberal context of a UK university, responding to student feedback in order to raise student satisfaction levels is important in improving National Student Survey (NSS) score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a UK university’s new student feedback questionnaire - for individual modules - which used the NSS questions. The research draws on survey data (N?=?101) to identify lecturers’ views and three student focus groups. The outcomes raised issues relating to performativity, professionalism and ‘provision’, the latter defined as the university’s contract with each student, including the aspects that affect the student learning experience but are beyond the lecturers’ control, for example, class sizes and timetabl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y recognising the impact of provision university managers may be better able to develop systemic improvements to student experience and (in the UK) a corresponding uplift in NSS and Teaching Excellence Framework (TEF) results.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a model linking performativity, professionalism and provision 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university managers, academics and students. This model could enrich understandings of professionalism and performativity, extend the range of issues affecting student experience in SETs and support data analysis in future research studies.  相似文献   

20.
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和操作者,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文献分析与实证研究,可以把握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学生事务管理者成长发展的现状,即"专业化的队伍建设"以及"全面平衡的个体发展"均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实现管理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与专家化,以及管理者的全面、协调、均衡发展,是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成长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